来看看A股顶级投资者都买了什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基金年报披露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得空好好梳理一下。我主要关注持有人信息,从中可以看到一些专业投资者的配置思路。

进入前10名持有人的门槛很高,其中投资者分三大类:国内机构、外资机构、牛散。

01
机构

国内机构种类繁多,最有看点的我认为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以绝对收益为导向,相对公募与外资的策略更加灵活,相对牛散规模更大,团队配置齐全专业化程度更高,所以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私募基金为了追求超额收益,必然以交易个股为主。不过随着近两年ETF市场的快速发展,配置ETF产品的规模也在快速上升。

2022年私募作为前十大持有人上榜的产品有260多个,持有总规模210亿左右。到了2023年已经变成410多个产品,近900亿规模了!

从这点就能看出,私募基金的交易思路也在从主动管理往被动配置逐渐转变。

这900亿中权益产品规模约85亿,其中跨境ETF规模40亿左右,A股ETF规模35亿左右。

从持仓规模前10能看出港股是真的受欢迎,低位+低估让很多私募重仓配置。就像持仓规模第一的凡益资产,总规模不到10亿,一个产品就投了3亿配置恒生互联网ETF

如果看跟踪指数的规模总量,恒生互联网科技5.48亿只能排第三,前两名分别是纳斯达克100日经225

纳斯达克100作为去年全球宽基指数的龙头,号召力果然非同凡响。

其中但斌的东方港湾投资美股产品,近一年收益率超过了30%,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超过50%。

在2023年3月31日到2024年3月29日这段时间内,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6.34%,标普500指数上涨29.71%。

但总靠着重仓纳斯达克100标普500,获得了非常亮眼的业绩,也为传统价值投资者打开了新的思路。

日经去年可以算是龙二吧,百亿私募永安国富与敦和资产都出动了集团军大举进攻日经225

从重仓配置海外ETF能看出,大型私募基金对去年宏观环境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境内产品上榜规模在35亿左右,配置方向基本都是宽基与策略,中证1000虽然总持仓规模第一,但是有一家独大的情况。第二的科创100相对均衡,更能体现出私募的偏好度。

国内市场私募配置以宽基与策略为主,很少买行业,因为通常会精选个股追求更高的α。

不过我还真发现一个接近百亿规模的北京诚旸投资有限公司,上了军工ETF养殖ETF医药ETF恒生生物科技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看得出这个私募喜欢配置成长型行业,比较有自己的想法。

从行业表现看,去年军工、养殖是涨的,医药跌了不少,可惜没能查到历史业绩,不知道整体收益怎么样。

桥水虽然是外资机构,但产品是境内募集的,也算在私募类。

桥水思路非常清晰,大多数产品集中持有规模前3的黄金ETF,看得出用的还是之前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虽然黄金这两年表现牛气冲天,但桥水还真不是追热点进来的,我看几个黄金ETF22年的定期报告中就出现了桥水的身影。

这几天还有个热议的事,就是招银理财也买了不少黄金ETF。这波黄金行情的鱼身桥水吃到大头,招银理财吃到小头,其他机构可能连汤都没怎么喝到,两家基金的投资者应该是挺开心的。

02
外资

外资作为A股第二大力量,资金来源也是五花八门,像是科威特政府投资局都不远万里来做多中国。

借道ETF投资中国市场的主力军有巴克莱银行、瑞银、新加坡政府投资这几家。

其中大哥非巴克莱银行莫属,旗舰席位BARCLAYS BANK PLC持有占比不是第一也必须是第二,有一个第三就算输。

根据2023年基金年报显示,巴克莱进入前十大持有人的ETF产品共125个,按4月8日规模测算,其中超百亿规模的产品有12个,整体持仓215亿左右,资金实力属于独一档的存在了。

配置方向以港股与海外市场为主,如果不算货币基金,跨境ETF持仓占比接近96%,几乎把所有跨境产品铺了一遍。其中大头在港股市场,港股与海外的比例大概是4:1。

A股这边配置较少,以新能源、教育、科技行业为主。

从管理人合作情况看,持有华夏的产品比例接近30%,易方达、广发、华宝、华泰柏瑞各家在10%左右。

瑞银上榜产品虽然有21只,但是持仓金额只有15亿左右。投资方向非常广泛,配置比例大概率33%的海外+30%港股互联网与科技指数+25%的A股核心资产+10%的红利+少量A股弹性行业。

看到这可能有人感觉不太对劲,怎么外资跑到中国来投资,却买了不少海外资产,直接在外国买不行吗?

我个人理解,全球投资由于外汇限制,肯定要在不同区域设置独立公司或者办事处,不同区域的投资业绩也是独立核算的。

来中国是投资人民币计价资产,但不一定是中国资产。这两年海外市场表现确实不错,多配置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巴克莱银行与瑞银都是分散配置,而新加坡政府投资恰好相反,喜欢单吊一枝。

新加坡政府投资只出现在了两个科创50ETF的持有人名单上,可能配置方向就是主要经济体的核心科技资产。

03
牛散

在A股既喜欢投资基金,又有一定体量,那绝对属于一线专业投资者了。

我剔除了规模较小的产品后,发现在机构主导的ETF市场内,海外ETF中牛散进入前十大持有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向。

最夸张的就是嘉实纳斯达克指数ETF了,除去联接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了8个!

这也是30多亿规模的产品,不是随便买买就能上榜的,第一的肖持仓金额1500万左右,第九的李也有500万左右。像其他海外产品,很多个人投资者在前十大持有者中也是占了4、5个。

造成这个现象,不光牛散买的多,我认为还有机构买的少造成的。

国内机构不是不看好海外市场更不是被限制买入,而是相对个人投资者有更多效率更高的投资渠道。比如通过QDII直投海外,这样可以减少时差等因素的影响。

牛散扎堆就很好解释了,看好呗。

不要听一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就必须与众不同。

在大β面前,随大流顺势而为才是最好的选择。

看了一圈下来,专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还是以为大类资产多元化配置为主,相比风格轮动、行业均衡配置这种复杂的策略,其实更适合普通投资者。不过大类资产学习门槛稍高,需要一定的宏观知识。

可对于一天学习一个黑科技,一周掌握全部元素周期表,在A股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投资者来说,或许根本不叫事。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