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新能源车代表企业:比亚迪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两会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被列为政府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其中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风云变幻的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必须突破部分国家对我们采取的技术“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安全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而科技创新的目的最后还是要向市场和产业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落脚地就是要实现产业的升级。

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只有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生产过程的实践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才能实现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在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升级中,我国的新能源车行业无疑是其中的代表行业。而笔者认为从技术创新、全球化、产业链话语权这三个角度看,比亚迪是新能源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

“人才鱼池”:助力技术创新,不断实现从0到1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自己的第一大发展战略。

在比亚迪总部的大楼内,有一面由密密麻麻相框组成的专利墙,每一个相框内都是一项专利技术证书。在上千份专利证书中间的标语,是那句比亚迪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比亚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395.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而拉长时间来看,比亚迪20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这样的投入力度,为公司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带来深厚的资金保障。

对于比亚迪的长期研发战略,王传福曾用“养鱼理论”来打比方 :“比亚迪有技术‘鱼池’,芯片、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都是‘鱼池’里的大鱼。”

除了技术鱼池外,打造“人才鱼池”,比亚迪同样不遗余力。2017 年比亚迪获批设立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 14 个学科 16 个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2023年年报显示,比亚迪拥有超10万名研发人员。

(图片来源:比亚迪2023年报)

通过人才与研发持续赋能,比亚迪牢牢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在此情况下,比亚迪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颠覆性技术的自研及应用,比亚迪形成了庞大的“技术和人才鱼池”。

志在四方:出海进程不断加快

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比亚迪销量不断走高。2023年全年,比亚迪旗下车型销量达3024417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目标。

增势迅猛的比亚迪,不仅一举夺得中国汽车市场年度销冠,也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超过300万的年销量不仅创下中国汽车的最高纪录,也助力比亚迪成为首家进入世界年度销量前十的中国汽车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产业和市场密切交织,国际经济循环和国内经济循环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才能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才能增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汽协数据也显示,2024年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其中乘用车出口111万辆,同比增长34.3%。大势所趋下,自主品牌为保持销量高速增长,出海俨然成为必经之路。

而纵观比亚迪进军的海外市场,不乏汽车工业强国,因此想要撬开海外市场的口子,其难度不言而喻。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在强敌林立的海外市场上扎根,离不开“技术鱼池”、“人才鱼池”的助力。

“得核心技术者得天下”是车企之间的共识,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这对以电池产业起家的比亚迪而言,有着天然的优势。

早在2021年5月,比亚迪便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历经近3年发展,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的足迹已经遍布日本、德国、巴西、阿联酋等80多个国家及地区。

结合比亚迪4月销量数据来看,“出口41011辆”、“同比增长176.6%”两个数字极为抢眼,不仅刷新了比亚迪自身的出口纪录,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品牌在全球新能源出口市场的占比。

与过去更多地以价格换市场、先打品牌后谈收益的车企出海模式不同,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出海不再“以价换量”,而是凭借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核心竞争力更自信地站上世界舞台。

换道超车:助力中国车企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最后面对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自主可控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畅通,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关键抓手。

比亚迪不仅在电池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还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整合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汽车制造商等资源,比亚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这种产业链整合能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过去,中国汽车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深度参与其中,实现了产销规模的领先,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在燃油车技术上,中国品牌一直在跟随和追赶。

如今,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中国汽车品牌正从追随者发展成为电动化转型和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的引领者,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规模化、体系化和代际化的换道先发优势。

作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比亚迪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销量数字上,更体现在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上。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技术优势,抢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通过持续创新和突破,比亚迪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了标杆,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比亚迪这个以"Build Your Dreams"(构建你的梦想)为座右铭的中国汽车品牌,不仅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缩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比亚迪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助力中国车企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电池技术到整车制造,比亚迪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比亚迪的成功,同样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自信和实力,也展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勇气。

正所谓路虽远,行则必达,相信在比亚迪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工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与国际接轨,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