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突然发声,房地产税将至?!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58喜欢:16

原创 刘晓博 

今天(3月26日),多家媒体转发了前财政部长楼继伟的一个重要观点:

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楼继伟是在《比较》发表《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中,表达上述观点的。

他的原话是:

这是在投石问路吗?房地产税试点的脚步真的近了?

房地产的立法是由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牵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予以配合。

看起来,财政部只是“配合”的地位,但事实上它的作用非常大,达到无可替代。

比如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第二年,也就是2022年3月16日,由于房地产市场异常低迷,财政部宣布:试点推迟。(下图)

作为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当然熟悉房地产税立法的来龙去脉,面临的困难、争议在哪里。

当他建议“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时,信号意义是不能忽略的。

事实上,早在2022年12月28日我在“刘晓博说财经”公众号发表的“关于2023年的23个预测”中,就建议早点让房地产税试点落地。

我的理由是:房地产税悬剑效应对楼市伤害太大,早日发布一个理性的、温和的房地税试点方案,有利于楼市走稳。

楼继伟建议“尽快开展试点”,则是从解决地方财政压力、降低负债率角度考虑的,这当然也是重要理由。

由于房地产低迷,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减少了2.02万亿(下图):

财政部官员近日曾表态,“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约2万亿元匡算,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3000亿元。”

但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表面上看,去年卖地少了2万亿,实际出让金收入6.69万亿。但其中40%以上是地方国企或者融资平台接盘,相当于地方政府左手卖右手。

如果地方融资平台不托市,则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可能只有3.5万亿左右,那对经济的影响就大了!

下图是截至2021年末,各省市政府的“债务率”(债务÷地方年度财政总收入)和“负债率”(债务÷当地GDP)。其中广义部分,包括了城投债;非广义部分,没有包括城投债(只是普通地方债+专项债)。

可以看出,各地的广义债务率和负债率都已经比较高了,就连北京、天津这样的中心城市都不例外。

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经济落后、人口流失地区的运转,中央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了创纪录的9.71万亿元,增长17.1%。

很显然,地方政府需要找到一个张稳定的“长期饭票”,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

在美国,地方政府的长期饭票就是房地产税。

比如美国县级政府的花销中,接近80%来自房地产税。我曾看到过一个数据:按照 2012 年的数据:全美县级政府的财政总收入为 5850 亿美元,房地产税为 4608 亿美元,占比为 78.9%!

那么:中国2023年有没有可能启动房地产税试点(换一种说法是“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因为重庆、上海已经在试点了)?

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算小。

原因就是上面说的两个:第一,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急需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第二,早点公布一个温和的方案,让“靴子落地”,反而有利于楼市的稳定。

至于楼继伟在文章里说的部分房产估值困难,我觉得换一个思路是不存在的。

所谓估值困难,是说军产房、集资房、小产权房、违法建筑等,无法流通、交易,所以很难估值。既然很难估值,就很难征税。

其实,这是思路没有打开而已。

全球房地产税征收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式的,按照房屋的估值征收。比如1套房子市场价是100万美元,政府打7折给出征税评估价,按照70万美元来征收。如果税率是1%,每年房地产税就是7000美元。

另外一种是新加坡式的,是按照房屋出租能获得的租金来征收。只不过人家新加坡比较仁慈,无论你是四个卧室的住房,还是2个卧室的住房,都按照对外出租1个卧室来计算“租值”,按照1个卧室每月出租的价格来计算房地产税。

如果用“租值法”征收,就不存在估值困难的问题。

比如:甲的房子是高档商品房,3个卧室,对外出租每月1万元、每年12万元。如果按照10%的税率,每年就是1.2万元的房地产税。

乙的房子是城中村、农民房,每月市场租金是1500元,每年是1.8万元。按照税率10%计算,每年房地产税是1800元。当然,鉴于这种房子没有缴纳过土地使用金,可以设置较高税率,比如15%来征收。

征收房地产税,一定要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在美国,平均每套房的房地产税,低于这套房子同期的水电费。(下图)

不同地方的税率差异非常大。比如在美国,税率最低的是夏威夷州,税率只有0.28%。最高的新泽西州达到了2.49%(以上均为2021年数据)。

未来中国房地产税率也会千差万别。

衡量房地产税率是否适当,关键看两点:首先看老百姓是否能负担得起,其次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否够用。

由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都日渐式微,未来政府也需要精兵简政,不能再让那么多人吃财政饭了。

城市和城市之间,省和省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比如,如果广州的房地产税率偏高,企业、个人一定会流向深圳;反之,亦然。

人口流失、经济衰退地区如果开征房地产税,一定会让更多的人用脚投票,卖房走人,最后人财两空。而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不用征收多少房地产税就可以维持正常运转。这恐怕才是比较麻烦的事。

另外,会不会有累进制、惩罚性的税率,以惩罚房子多的人,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未来有必要这样做的城市,恐怕不超过10个。绝大多数城市,鼓励买房来来不及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为房地产税试点、开征而担心什么。

记住一点:房地产税是地方政府的长期饭票,没有人会砸自己的饭碗。

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地方的房价,会因为开征房地产税而下跌。房价被通胀推着涨,才是一个基本趋势。

全部讨论

既然北京天津那么困难,需要长期饭票。建议,房地产税在北京和天津先行推行。

2023-03-26 20:14

地是集体的,地上的房子是花几百万租的70年,然后租的房子还要加租金!

美国的房地产税大部分都是投入本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是让你转移支付的,这是一个本质区别

2023-03-27 06:56

他说的管用吗 一惊一乍 目前首要任务 先让房地产活过来

2023-03-26 21:29

房地产税这么大的事,一定要讲道理,不能不清不楚,不能蛮干。第一,土地使用权征税这个事是绕不过去的;第二,一定要收这钱,可以不叫税,叫土地出让金分期付款,新老划断,老的不管,新的土地出让,出让时,地产商付一半,余下一半分69年付清,房子交付前地产商付,交付后小业主付,这个理就讲得通了;第三,也可以给老的土地出让金退还相应剩余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再按年收取土地出让金。这样做道理才通。不要以为现在没人反对,就蛮干,真干了,真实的民意你就看到了,这种现象是现在舆论环境造成的,医改就是这样,干之前,听不到啥反对声音,干之后,你看到了。

2023-03-26 19:26

被征房产税的预期会导致居民购房意愿下滑,进一步抑制卖地收入,卖地收入下滑会加大房产税征收预期,是一个加强房产税征收的正循环,同时压制房价上涨预期。如果大面积征收房产税,大量囤房的卖盘会第一时间出笼,一方面是利润丰厚,一方面持有成本太高。然而如果手里有钱而又不想继续囤房的这波人有两个选择去抗通胀,一个是进股市买股票,一个是买专业理财,比如基金。

2023-03-27 10:40

有识之时在十年前房地产旺盛就明确指出了房产税要及时推出及地方财政自行负责的方向,可惜利益集团的顽固,利用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愿望绑架了政府、制造了历史上最强泡沫

2023-03-26 18:44

退休老干部

房地产税要征到必须全部人一视同仁,不要搞什么一套免征之类的鬼扯的东西,一句话,有房必征,一视同仁。也不搞什么二套三套提高税率这一套,直接按照房产证面积征税,别墅则乘以一定倍率,征税标准参考当地房屋租金标准,以租金50%或者低于50%为宜。举例说明,一线城市100平米🌧️租金8000,一年9.6万,那么房产税以一年3-4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