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狠夸新能源,至少还有3倍增长空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今日市场震荡走高,沪指上涨0.6%,创业板涨1.2%。两市成交8100亿元,与昨日基本持平,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0亿元;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900股上涨,赚钱效应较好。

最新基金更新,上周五赚4700米。

今日大A股市跟随外围市场一同上涨。受利好消息刺激,国企改革概念大爆发,板块内超50股涨停,有种梦回2015年改革牛时的场景。此外,随着疫情数据持续好转,各地促消费措施不断发布,大消费板块走势强劲,酒水饮料、酒店、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与之相对的,此前疫情受益股则纷纷出现下跌。我持有的主动基金今天净值红多绿少,不少消费类基金涨了2个多点,仅有一支金融地产基金出现下跌,估摸着今天回不少血,收益也能再次转正。

白酒今天放量大涨3个多点,技术上再次站上60日均线,目前回到5月20日时的高度。形态上各均线逐渐交汇,出现拐头向上的趋势。消息上,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出台多种方式促消费,消费股自然明显受益,特别是白酒,很多商务合同都是在酒桌上谈下来的。从行业自身来看,端午节日渐临近,一般白酒3~7月份是淡季,但端午节算是这其中的一个“小旺季”,占全年比重大约为10%~15%。从估值上看,2年前,2020年5月29日中证白酒估值是35.11倍,如今是34.91倍,2年时间估值从从35倍涨到70倍,再从70倍腰斩到35倍,刚好一个轮回。

不过,虽然估值重新跌回到起始的位置,但指数从8916点涨到14251点,涨幅超过了60%,也就是说,这两年买白酒的投资者赚了个业绩增长的钱。长期看,白酒确实符合称重机角色。

从跌幅上看,白酒是最早开始调整的板块之一,也是大消费板块被锤得最惨的子板块。从21年2月18日大盘见顶后整体一直跌至现在,中证白酒指数最大回撤近40%。不过,最早调整的板块或许也是提前见底的板块,白酒指数在3月28日见底后,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再创出新低,这比大盘4月27日见底2863点要早了一个月。

医药今天跟随反弹,小涨1个点。技术上重新站上了5日均线,不过反弹至20日受阻,也没有突破昨日盘中高点,整体还是在底部区间内震荡的走势。自去年7月份以来,中证医疗指数跌幅已经超过了47%

而在最近市场开启的一波反弹中,不论是相比新能源、军工还是白酒,医药表现都是比较弱的。

不过从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ETF上看,上周获得净申购资金超过5.88亿,表明还是有投资者持续看好医药。

从估值上看,经过此前市场行情的不断调整,中证医疗指数市盈率水平已经回落至最新的32倍,历史分位数2.58%,估值水平低于历史上97%的时间,甚至低于2018年大熊市末期的估值水平。


如果单从估值上说,确实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了。不过市场先生比较有意思,在之前医药暴涨,估值超过100倍的时候,大家伙儿一个劲儿的往里猛冲,而现在比之前便宜了三分之二,却变的畏畏缩缩。大部分人都喜欢凑热闹,在高估时买入,因为那样来钱速度太快了,每天自己的账户钱越来越多,但那也就离泡沫破灭不远了。像现在,在这时候买入,是要做冷板凳,有时候买了第二天就出现亏损,这过程及其煎熬。但投资是逆人性的,要懂得延迟享乐,只要耐心等待市场价值回归,终将绽放时间的玫瑰。

新能源上涨2个多点,技术上站上60日均线,不过没有收复周五留下的上影线。估值上,经过此前近半年时间的下跌回调,新能源车估值已从去年最高点时的170倍回调至51倍左右,目前处于近两年的历史低位。

消息上,在周末举办的某车展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做了个演讲,里面提到传统燃油车时代会迅速结束,如果大家今天还买燃油车,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买诺基亚那样的功能机。我们先不说这个观点如何,至少说明新能源车发展前景不错。最近即将展开新一轮汽车下乡活动,根据券商估计,新能源车在二三线城市以及乡村市场还有广阔空间。2021年我国下沉市场乘用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为66.4%,而新能源车下沉市场占比仅为51.6%,此番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加速下沉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目前国内的电动车渗透率不到30%,如果放到全球来看渗透率还更低。如果未来大部分车都采用电动的形式,那整个市场未来10年还有3-4倍的提升空间。

近几年来,我们在新能源领域大有“弯道超车”的意味,不久前,某推T用户发布了一份“全球风电装机量前15名榜单”,榜单显示,我们以328973兆瓦高居榜首,而排在第二名的老米为132738兆瓦,还不到我们的一半。这吸引到了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注意,在文章底下留言称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世界,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事实。

周五美股反弹上涨,原因是通胀数据下降,联储态度“转鸽”,后面重心可能会转移到提振股市上来。互联网也跟随反弹,净值上涨了2个点。从技术面看,上方还是受到趋势线的压制,如果能有效突破前高1.058,那技术面将完全走好。从基本面上看,近期披露的互联网大厂业绩普遍都超出市场预期,其实大家伙儿心里也都明白,互联网中的某些亏损业务想盈利也是很容易的,就看想不想。毕竟利润表中可以调整的项目太多了,如果吃相难看一点的话,减少点研发、多cai几个人利润就出来了。不过业绩最好还是不要掺水。

02 历史上 A股都是如何走出底部的?

在近20年中,A股历史上共有5次大底部,分别是在2005年6月、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5年8月和2019年1月。

其中,2005年6月之前的市场下跌,核心问题是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因此方案通过之后市场便开启上涨;2015年8月之前的市场下跌主要是由去杠杆导致的,当风险充分释放之后,市场便开始企稳。

除此之外,A股市场的另外三次大幅调整都与当时经济下行压力有关,与本轮市场下跌有相似之处,我们看一下这三次下跌后都是如何走出底部的。

2008年市场走出底部,最核心的因素是11月份提出刺激经济的“四万亿”计划。这一措施强力提振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市场逐步开始上涨。

2012年12月这次,向上动能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企稳。此前在经历连续两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负后,同比增速开始转正。

2018年的大跌,市场底要先于盈利底出现。2019年4月份才从数据层面确认了盈利改善,而市场底在 2019 年1月3日便出现。原因在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强烈的信号,比如央妈全面降zhun,增强了市场对于基本面改善的信心。


从以上可以看出,基本面实质转好或预期转好是市场底走出来的核心推动力,市场底通常领先于盈利底出现。

PS:

播报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