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投资的崛起,由博时标普500ETF说开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4

如大家所知,自2021年初以来至今的这近三年中,国内权益市场可以说是投资难度极大,不过如果从公募基金的整体来看,在A股市场之外,全球视角下倒是也有一些亮点,其中之一便是传说中的QDII基金(可以简单理解为专门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

比如上图的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人民币)便是这样的QDII基金。

从收益的角度来看,截至2023年12月20日,这只产品累计收益率为287.60%,折合年化收益率为12.48%;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三年中,尽管也曾在2022年录得-11.85%的负收益,但其2021年取得22.89%的年度收益,特别是今年以来(截至2023年12月20日)取得22.87%的收益,于无声中创出了净值的历史新高。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自2012年6月14日以来,除了在2020年初全球疫情突发之初创出-31.17%的区间历史最大回撤之外,其余年份的最大回撤均不超过20%,特别是今年以来,其在创出净值历史新高的前提下,年内最大回撤甚至不超过10%(最大回撤仅为-9.24%)。

正好昨天下午有一场由博时基金、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以及中国基金报的《对话•全球财经人物》联合直播,嘉宾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万琼与标普道琼斯指数全球美股指数主管Hamish Preston,他们结合近期美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美股市场表现,解读被动投资趋势,分享当前最新的全球资产配置思路,听下来颇有收获,这里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所得。

首先,我们来简单看下美股代表指数——标普500的投资特点。

还是以上述的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人民币)(对于身处A股市场的我们而言,最终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才是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为例,我们来简单看个其与沪深300指数的对比: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近十年多来,博时标普500ETF联接的收益更为“稳定”,年度收益的波动则明显较小,年度收益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另一方面,博时标普500ETF联接取得年度正收益的概率也更高,即便是仅有的取得负收益的两年,其负收益率也相对可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博时标普500ETF联接屡创新高的能力也很强。

从近11年多的历史数据来看,其一个月内创出新高的概率就高达94.01%,三个月内创出新高的概率高达98.31%,半年内创出新高的概率更是高达99.63%,上述历史区间内最长一次创出历史新高的时间为524天(自然日),也就是一年半不到一点。

这种屡创新高的能力放在A股市场几乎可以打败大多数主动基金,就更不用说波动更大的被动基金了。

这也就难怪身处美股市场的“股神”巴菲特会极力推崇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了,试问有几个普通投资者能通过投资获得这么稳定且能屡创新高的收益率?

其次,普通人到底要如何投资QDII基金?

就这一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组数据:

上面我大致选择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大类资产类型,包含中债、中股、美股、港股、黄金和石油。

从20多年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来看,这些大类资产类型之间的相关性都较低,典型的比如黄金和中债,两者和其他资产之间几乎都是弱相关性,中债甚至体现出明显的负弱相关性。即便是同为权益类,美股代表标普500指数和A股代表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也仅为0.12。

这就为我们投资QDII产品提供了一条“明路”,那就是资产配置,即:通过分散配置相关性较低的各种资产类型,获得一个风险收益比较佳的组合。

我认为这是QDII产品最为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

另外,从前文跟踪标普500指数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人民币)来看,尽管其是指数基金,但其长期所体现出来的“慢牛快熊”走势,也使得其可以成为配置底仓的一部分,或者更精细一点的操作来说,可以逢低布局,长期持有,而对于具备一些技术分析能力的小伙伴甚至还可以逢高做些右侧止盈操作。

至于具体的投资标的,场外可以选择国内公募基金市场首只跟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产品,成立于2012年6月14日的博时标普500ETF联接(人民币份额,A类050025,C类006075),场内则可以选择标普500ETF(513500)

两者成立以来紧密跟踪标普500这只美股旗舰指数,前者截至2023年中报其持有人户数更是达到31.98万人,是一只广受基金投资者欢迎的QDII产品。

第三,标普500指数的加强版——纳斯达克100指数

如果说标普500指数是美股市场的基础版指数的话,那么纳斯达克100指数可以说是美股市场的加强版指数,有图为证:

从上图10多年的历史数据对比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之于标普500指数就是一个走势趋于一致,但弹性明显更大的加强版或者成长版指数。

举个例子来说:

2022年,纳斯达克100指数-32.97%的年度收益显著低于标普500指数-19.44%的年度收益;但2023年至今(截至2023年12月20日),纳斯达克100指数51.32%的收益率又显著地高于标普500指数同期23.63%的收益率。

这里额外插播一个问题:标普500指数2022年的年度收益明明是-19.44%,为什么跟踪标普500指数的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人民币)2022年的年度收益为明显更好的-11.85%呢(我认为这也是投资QDII产品所需要的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从指数特性来看,相较于走势更为平稳的标普500指数,波动更大的纳斯克100指数或许是更适合用定投来把握的一个指数。

QDII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博时旗下也有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产品:场内的纳指100ETF(513390),场外则有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人民币份额,A类016055,C类016057)

第四,以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博时旗下指数产品为例,我们来简单看下国内公募市场的指数基金类型。

上述我们提到的QDII产品一般被称为跨境指数,博时基金旗下跨境指数产品除了覆盖美股市场的两大标准宽基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100),还有行业主题类的博时恒生科技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博时标普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精选行业指数以及策略类的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

这其中的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513360)所覆盖的教育板块(隶属于申万一级行业社会服务)虽然是个小众的细分行业板块,但我认为其颇具特色和稀缺性(主要是我个人一直在找能覆盖教育板块的产品),就好比,谁能想到这个近几年遭受过毁灭性打击的板块在2022年和2023年至今(截至2023/12/21)竟然分别取得了14.36%和16.25%的正收益。

除了跨境指数之外,博时基金经过近些年来的紧密布局,构建了较为齐全的指数产品矩阵,包括:齐全的主流核心宽基指数,赛道鲜明的行业主题指数,主流风格策略指数,增强型指数,黄金等商品类特色指数,以及证金债、可转债等债券类指数。

这其中:

主流宽基类指数覆盖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国证2000创业板科创50科创100、双创50、北证50等几乎绝大部分核心宽基指数。

其中在科创赛道布局的产品广受市场关注,科创100ETF(5880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857,C类019858)在产品募集及成立后市场热度颇高。

行业主题类指数不仅有银行、证券、医药、有色、新能源车、光伏、新材料、生物技术等覆盖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行业指数产品,也有机器人、智能消费、金融科技等主题类指数产品,更有央企创新驱动、央企结构调整、央企现代能源成渝经济圈、湖北新旧动能转换等特色主题指数产品。其中的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更是近期“国家队”(国新投资)直接加仓的两大标的之一。

风格策略类指数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覆盖了中证红利、中证红利低波动100、可持续发展100(也就是ESG)等最典型的几大策略指数。

而作为国内首只“触网ETF”,商品类指数产品博时黄金ETF(159937)及其联接基金(A类002610,C类002611)不仅在黄金品类产品中规模靠前,在近两年国内权益市场表现不佳的前提下帮助众多投资者抓住了黄金投资的机遇,其2022年全年和2023年至今(截至2023/12/21)分别取得了9.21%和16.05%的正收益

限于篇幅,指数增强类(包括场内指增策略ETF和场外指增产品)和债券类指数产品我就不具体展开了。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

众所周知,近10多年来被动投资崛起是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国内同类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来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产品规模增长非常迅速,投资者也越来越意识到被动指数产品这个投资工具的重要性,对这个工具也都越来越熟悉。而像博时基金这样指数产品线齐全但又不乏特色指数产品的基金公司自然就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和研究。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博时海外投 @博时基金

全部讨论

01-16 10:33

根据最新规模显示,$标普500ETF(SH513500)$ 及其联接基金$博时标普500ETF联接(F050025)$ 的规模已经突破95亿元,规模全市场同类第一,并且目前产品还没有限购哦~@标普500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