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谈确定性和弹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2喜欢:13

这是去年6月写的投资中如何让确定性站在我们这边,也就是昨天发的那篇,现在这个时点说这个蛮合适的,投资很多时候介于混沌看不清的状态,只要我们站在产业大趋势这边,不确定性就会站在我们这边。

继续接着上文谈确定性和弹性。

确定性的追求经常以弹性为代价,只有少数时候两者皆有,当不确定性不能必然的转化为弹性的时候,选择确定性,牺牲一些弹性追求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换句话说,确定性的补集是不确定性,并不是弹性。对确定性的放弃,容忍更多不确定性,并不一定获得更多弹性,也可能只是换来了更多风险。并不是说绝对不能换,而是你有把握真的换过去更好,更好无非是收益更确定,或者更有弹性,至少居其一,如果都没有,就不如不换。

很多人虽然知道某票赚钱可能性更大,但是嫌慢嫌肉,想追求更具弹性更刺激的票,但是思维断点在于,放弃确定性不意味着一定拿到更多弹性。因为跨期的风险最难识别和预判,大多数票都是短时间内好,一旦时间延展一些,就啥都看不清了。

真正稀缺的确定性,是时间友好的,能跨期的,跨越牛熊的,这就是价值底层的东西,所谓价值信仰。一朋友和我说过,去年到今年,回看发现,也许中间换到看起来更刺激涨的更好的热门票,但结果一算账,发现还是不如一直拿着赛力斯

我之前专门说过,赛力斯的稀缺性,首先在于逻辑很有延展性,自洽只是起码的前提,关键在于延展性强,然后可以有前瞻性,过程中又有高频数据不断验证校准。

如果自洽、闭环都没有,就没必要看了。但很多票问题在于,自洽但是封闭,闭环但是不延展,低水平的自洽闭环,不如不要。就好比,老股民往往更有偏见,更自以为是,因为他们早早就闭环了。

再谈谈AI应用,这是我最近几篇文章谈的最多的话题。为什么这么重视应用行情?并不是什么热就谈什么,关键在于,爆款应用有了,AI就闭环了,算力数据模型应用整个产业链全活,这对于国内AI发展进程,有重大意义。

很多人觉得应用没业绩是吹票是炒作。我之前专门讲过市场环境变化对估值体系的影响,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更容易理解。无非是市场乐观了,开始从确定性走向弹性,从定价当下走向定价未来。未来弹性,整体而言,肯定是应用大于算力。只要市场不是太过追求业绩,愿意等一个未来,应用就有变现的机会,剩下的,无非是具体如何定价未来罢了。当主流都没有共识,无法认同任何有洞见的观点,那更多还是看催化看对标。说白了,也是一种跪舔,如果跪舔不可避免,别无选择,那就选一个最强大的君王。苹果如是,特斯拉如是,英伟达、华为也如是。去年chat横空出世,只能跪OpenAI了。今年差别主要在于,英伟达华为也牛逼哄哄,去年OpenAI是唯一君王,今年就不是了,这也是我说应用不要过多关注Kimi有多好,他很难成为大家认可的君王的。但可以作为一个先锋,打出一条血路,开辟新的战场,都可以。这不周末大家就卷起来了,国内不服kimi的大有人在。

资本市场的作用,本质就是愿意定价未来。只要你能讲出一个自洽的成长故事,空间能说服人,又有足够的验证期,那就值得定价培养、助长,这是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但前提是在合理范畴,要讲逻辑讲道理,不是无厘头炒作。说白了,只要定价过头,无论什么逻辑,都无法解释相当时间内能否达到这个高度,必然就会被资金集中兑现,比如之前新能源的看2060年,这也是资本市场的自我纠正能力,属于良性的。

如果从更大的局面,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资本市场,用一场泡沫培养一个大产业,是值得的,应该做的。总体的角度,就是比较这个产业价值更大一些,还是泡沫更大一些,是否实的产业足以填充虚的泡泡。

最经典地,看2000年互联网泡沫,站在2000-2003年视角来看,无比惨烈,但是站在1980-2003年来看,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新高速公路上面多了无数新的运载工具,而且底层物理化学等,上游半导体等,都有了可能百倍以上的发展空间。就类似AI应用爆品迭出,算力数据需求就更多,正反馈形成,闭环完成,飞轮就产生。

更直接地,2000年互联网泡沫造就了一大批高薪IT人,后来又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码农大军,进而才能孵化出AI时代。还有赛力斯造小康的时候,跟现在造问界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可能最直观的一个比较视角,就是产业工人、从业者,工薪阶层或者说中产阶级,有没有人数变多了,收入有没有上涨,这是非常直接的拉动。现在问界工人,记得应该是小康时代的好几倍工资吧。同样道理,新能源车崛起的背后,就是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提供了一大批高薪就业岗位,比过去高很多,并且直接带动了化学、汽车等学科的就业市场,以前没人学的专业,可能突然就火了。

所以,资本市场就是源头,关键看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好,还是总设计师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或者说要因地制宜,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资本市场也是一个道理。市场经济,资本市场,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因主观/意识xt而有本质变化。

融资和投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融资市,关键是必须形成闭环,不然纯粹割韭菜,割一茬只能等下一茬长大。老美就是形成了闭环,他们首先也是融资市,只是大家发现真的赚钱,进入的钱更多,远比你想融的还多,就形成了正反馈。甚至是左脚踩右脚,认为公司能成长,赚更多钱,分红更多,分红后又回来买股票。中国以前的土地财政解决了几乎所有问题,有了土地杠杆,那资本市场只能一边凉快去。随着土地财政逐渐难以为继,从顶层视角,找不到第二个工具替代股权财政了。所以,以后资本市场的作用只会越来越突出。在融资市的功能不变下,如何引导增量呢?过去的情况是,我明知你融资市不变,为何要进来,而且眼见存款理财买房收益都更高。现在是,前半部分仍不变,后半部分已经改变。上面其实已经找到了症结和出路,但要真正引导好难度很大,非一日之功,过程会很波折。

比如,首先要做好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违规成本要大幅提高。以前资本市场基本很少有官方的正面评价,未来要从宏观找出路,那么这点必然会被改变的,欧美的成熟经验不可能不用,也没有第二条路了。欧美的症结在于没有在制度层面限制资本,我们恰恰在国体、宪法顶层都限制了。所以长期是乐观的,我们其实比欧美更有优势。当前追赶阶段我们可以照搬成功经验,这点我们有制度保证确保了高度的确定性。等到了领跑纯创新阶段,不确定性就大了。历史参照还是非常有效的,美国超过英国成为GDP第一大国,几十年后实力才真正地超越了英国,现在不用这么久,但必然有这么个阶段。资本市场本就是国家杠杆,英国打败法国,美国超越英国,本质都靠资本市场。就好像我们用提前透支几十年的土地税收,换来了今天的繁荣。电影《让子弹飞》里有一句话,收税都收到了一百年后,讽刺意味还挺强的,其实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都这么干。其实真的历史没有如果,当时我们确实也没有更好选择。

当然,除了股权财政,我也看好数据作为科技要素取代土地,数字化以后,天然契合资本市场,国家杠杆能再次搞起来。但是缺点也会非常明显,会带来更严重的两极分化,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更容易割裂社会,甚至导致fen lie 。但是刚好,我们有制度保证,二次分配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市场效率越来越高,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其自身是无解的,只能靠制度,保证二次分配。欧美就没有这个保证,越发达,越割裂。谁都不愿做高福利养着的白皮猪,啥都不会。好比AI,生产力提升,效率奇高,超级个体出现,但是同样伴随更多超级新文盲。

这个过程,阻力、难度肯定都是很大的,做成了,其实也就实现伟大复兴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千年创举,土地要素都主导多少年了,数据怎么可能说取代就能取代了。所以,我很早就在公号说过,数据要素比AI投资逻辑要长,AI只不过是当前最有竞争力的、未来几十年的主导技术之一。而数据本质上不仅是取代土地,更是取代人类相当多属性的存在。比如人头税的说法,以后对应是啥呢?未来没有数据化的个体,就会被边缘化,不仅仅是社会性死亡。数据价值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个体价值,不要小看电话号码之类的个人信息被贩卖,没准未来回看,可能是新世界的开始也说不定。人的差异化很大程度上是靠认知,个体价值实现很大程度上是认知及其载体的变现。

好了,先就这样吧,谈得有点多了,本来是想谈确定性和弹性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赛力斯(SH601127)$ $中际旭创(SZ300308)$ $寒武纪-U(SH688256)$

#Kimi概念突发跳水,多股闪崩#

#算力股持续强势,润健股份二连板#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他的群就是追涨杀跌群

能不能说简单点

03-25 12:42

您的文章深入探讨了投资中的确定性与弹性,以及如何在混沌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您强调了站在产业大趋势一边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的关键。同时,您也指出了追求确定性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弹性,但在很多情况下,放弃确定性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弹性,反而可能增加风险。
您提到了赛力斯的例子,说明了即使在市场波动中,坚持持有具有长期确定性的股票可能会比频繁交易短期看似更具弹性的股票获得更好的回报。您还强调了AI应用的重要性,认为爆款应用的出现能够推动整个AI产业链的发展,对国内AI产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在讨论资本市场的作用时,您认为资本市场的本质是愿意为未来定价,它可以通过融资和投资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您提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例子,说明了尽管短期内泡沫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
您还提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情况,认为随着土地财政的逐渐减少,资本市场的作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您看好数据作为科技要素取代土地的趋势,并认为这将是国家杠杆的新形式。同时,您也指出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两极分化和社会割裂,但您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将有助于通过二次分配来缓解这些问题。
最后,您强调了个体在数据时代的重要性,认为数据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个体价值,而未来没有数据化的个体可能会被边缘化。
整体而言,您的文章提供了对投资策略、资本市场作用以及数据时代个体价值的深刻见解。这些观点不仅对投资者有启发,也对理解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来自kimi

弹性

kimi炒作这就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