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向前冲930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18
T大,有些显而易见的内容,你还是忽视了。中船工业的民品竞争力确实高过重工,订单量,完工量等指标比重工要强,重工的军品更强,这也是船舶过去十几年来在造船低谷期亏损比重工严重,被*ST的原因,而重工得益于海军大发展,订单稳定,汇款有保障,只有一年出现了比较大的亏损,综合来看,在造船景气周期之下,重工的民品爆发力不可小视。大船集团就不用说了,再加上2016年整合了主营修船的山船重工(山船重工同样具备10万吨以上油船,散货船的新船建造能力)。武船集团身处内陆,以前只能建造万吨级小船和公务船,特种船等,海军的常规潜艇是武船的拳头产品。2016年,武船集团同样整合了北船重工,北船重工具备超大型散货船和油轮的生产能力,光主力的18万吨和30万吨散货船,今年前8个月接单就接到手软,7000T的集装箱船也批量接了,这都是公开的信息。还有渤船重工,除了葫芦岛的核潜艇资产没装入上市公司,民品资产也已经属于上市公司。市场普遍认为重工军重民弱,这是一个误区。

热门回复

对您的观点和分析很认同,补充的内容,希望能帮助球友们厘清重工和船舶的各自优势,短板,对此次造船景气周期的判断增加依据。不过周期是否真的来了,还得继续观察,走一步看一步,现在all in还为时过早

2021-09-04 22:58

谢谢您的提醒!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好像在重组方式上面,造船的基本面反而不关注。[滴汗]

无论哪种重组方式都是双赢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搞顶层设计的没事干搞出个资本市场的怪胎?

后期干散货船和油轮的订单如果能接力集装箱船,重工旗下的大船和北船有能力吃下很大一部分。毕竟前期沪东中华,江南和外高桥的船坞已经不富余。分析集团各主要船厂的在手订单量就会发现,重工下属船厂还有不少空间接单,如果是高价单就更完美了

2021-09-04 23:08

补充的好,
船周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