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大”志的自言自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直在看段永平@大道无形我有型 在雪球与网友的互动并收集整理,很多时候,觉得比看小说,看美剧有意思多了,没有紧张刺激,没有神器魔法,却如同嚼甘蔗,越嚼越甜。

一、“胸无大志”的出处

胸无大志的出现于2007年7月25日的网易博文《有所不为》,大道将“毕业近30年的体会总结了自认为最重要的3点。

博文中把这3点简化如下(这里摘录第一点):

1.胸无大志:大概就是踏踏实实的态度。 我们文化里有很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东西,胸无大志的“大”就是好“大”喜功的“大”。

之后找了演讲原文:

第一,做个胸无“大”志的人 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大”是好大喜功的大。所谓胸无“大”字,指的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我们要胸无“大”字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还要努力去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我觉得,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才能激发自己最大的潜力,所以每个人首先要花很大精力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我也要强调后面一点,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大学刚毕业就马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时候,当我们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后,会慢慢找到很多乐趣,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渐渐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所以,努力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胸无“大”字,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二、胸无“大”志和成语中胸无大志是否相同

胸无大志,在普通人中的理解中含有一点不贬义,在网上稍微搜索了一下摘录2行:

胸无大志,汉语成语,拼音是xiōnɡ wú dà zhì,意思是心里没有远大志向。出自《李自成》。

一般指男子没有志气、没有主意、 一般用来贬义。

是啊,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为什么把胸无“大”志,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期间,看了些巴菲特和乔布斯的东西,慢慢的觉得这个胸无“大”志和乔布斯在斯坦佛大学演讲,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演讲都在讲同一个东西:热爱的事。

可以把“志”,看成“别人眼中的社会成就”。

乔布斯: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上书写课。我学了 serif 与sanserif 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字印刷伟大的地方。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我觉得这很迷人。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

巴菲特: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1, 000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同学们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三、他们都在说一个事,无功利热爱

他们都在说一件事“无功利热爱”。能想到的都是名人,而且他们的热爱产生的结果,被社会认为是成功者,在传播上更容易被知晓。

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偶然又有出现在历史故事中的,庄子里的捕蝉者算一个:“就算拿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来跟我换那对知了翅膀,我也不会跟你换。”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可能也算一个。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志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陈涉,胸有大志的李自成,都未成大志。

大道、乔布斯、巴菲特异曲同工,只是不同的经历、不会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表达的方式不同。

有的人很早就发现自己的热爱,大多数一生没有找到热爱。

在道德经中,也有这样的论述,老子三宝中的“慈”,只是被大多人误解了,这里慈就是慈的本意,母亲无条件无功利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慈祥、善良的意思。严父慈母,父亲的爱通常带有目的性。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按普通人的观点,早就可以退休。一般人退休后,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对于喜欢做寿司的人,退休后还是做寿司,所以一直没退休。

巴菲特因此也一直没退休,90多岁了,开5,6个小时股东大会,真是精神啊。马斯克吐槽股神巴菲特:工作超级无聊 没人想干。“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认可巴菲特在干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对于马斯克的吐槽,正好用上接下去的话“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中国人很难理解美国人的橄榄球之乐,美国很难理解中国人的麻将之乐。

股神和寿司之神,都是一直热爱不变。

热爱是不是不会变?会的。巴菲特也说: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时间久了你的喜好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四、找到热爱的办法

两种途径:美国人更多的说:找到你的热爱。日本人更多的说:爱上你的工作。前者偏重于选择,后者偏重于承受。两者之间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日本的工匠达人多,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当然相反的社畜这个词也是日本人搞出来的)。

中村修二,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个非典型科学家。出身普通渔民家庭,中村修二的文化课不好,考试能力也平平,但是却对物理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擅长,并且擅长于一些物理实验的制作,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德岛大学竟然没有物理学。中村修二产生了一种想要退学重新考试的念头,他将这一想法告诉自己的父母,母亲说“我们的家庭情况你也了解,多上一年学就意味着我们要多为你支付一年学费,我和你父亲都老了,不如你在学校自学物理学吧”。于是他开始在学校自学物理知识

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学物理,竟然是靠自学的,这是多么的热爱啊。毕竟自学嘛,又没有成绩,对于毕业也没有任何好处。

五、热爱与回报

做自己热爱的事,是不是就会有回报?会的,但这种回报,不一定是社会认可的。

歌词“付出总有回报”,大道觉得“老觉得有点功利,但也说不出大毛病。

比如医院里的两个医生:一个由于热爱,一个由于想要巨大成功,从给病人开出的诊断和药里是看不出区别的。

六、好像相关的点滴

1、杰克韦尔奇的书名《winning》(《赢》),从书名而言,好像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乔布斯说的不那么功利,“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两人都不喜欢输,但感觉又不同。

2、“小而美”,小与大相反,但和大志好像一样,都是从结果往前推。大小是市场说了算,可口可乐是一家非常大的小公司?

3、库里怎么就成了NBA巨星?在竞技体育中,天赋是非常重要的,乔丹、奥尼尔、科比、詹姆斯都是身体天赋很好的,也包括罗德曼。库里的天赋并不出色,身高也只有188cm,库里高中毕业后,曾参加杜克大学篮球训练营,希望加入这所篮球名校,但是当时杜克大学教练团队认为库里太过瘦弱矮小,不会适应NCAA的强度,因而放弃将其招致麾下。曾和库里同在勇士打过球的林书豪采访时说:“我一直知道他会很棒。但我不知道他会成为传奇的、革命性的人物,改变整个篮球运动,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4、马云说“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创立了阿里巴巴”,到底他想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