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的白领们一顿午餐花多少钱--日本外卖大王玉子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商业模式是在思考和实践中产生的

玉子屋是日本的一家外卖企业,成立于1965年,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众多的餐饮企业里突围而出,成为日本的外卖大王,每天卖出外卖便当13万份,一年销售额达到90亿日元(约5.4亿人民币)。

年销售额,5个亿,好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从商业上来看,很难说玉子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独特之处还是让人大开眼界:

1、每天只提供一种外卖套餐。

2、只接受不少于10人份的订单。

3、价格低廉,但菜品丰富。

4、没有销售

5、不打广告

6、自己配送

7、回收餐盒

这些独特之处,围绕着是“以客户为核心”,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并且环环相扣,背后的支撑系统也做的非常扎实。

闭上眼睛想想,从我们身边看,一般的餐饮企业,即使一个小小的快餐店,为了迎合客户的不同口味,会制作多种不同的菜单。玉子屋是不是非常不同。

玉子屋的创始人菅原勇一郎之前在日本富士银行(现瑞穗银行)工作,对白领午餐吃不好深刻体会,菅原勇一郎产生了专门做一家针对白领午餐外卖公司的想法,生产和销售“好吃又便宜”的便当。

玉子屋的目标客户:都市白领。主要是东京。价格大约500日元(经过几十年慢慢从450日元涨到5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5元左右。在北上广深的朋友是否觉得便宜?这个价格在日本算得上便宜了。菅原勇一郎接受采访时说,每盒1000日元的价格,会有无数竞争对手,但每盒450日元的价格,并没有明显的仿效者。

背后还有很多独特之处:

比如用人之道:

玉子屋的用人哲学也有点另类。菅原勇一郎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员工,而是喜欢敢于挑战,甚至敢于挑战上司的员工。

他说,“我们员工队伍里绝大多数都是‘臭小子’。但是一旦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那种爆发力简直无法想象。”

他嘴里的“臭小子”,大多是高中及大学的辍学者,在常人眼里,是没有前途的人。为何这些“臭小子”能发挥出异于常人的力量呢?

菅原勇一郎用“饲养鱼”与“野生鱼”打了精彩比方。“饲养鱼”是被喂养的,如果从人群来看,就是那种按照父母及老师设定的路线,以得到他们认可与支持为荣的“好孩子、好学生”。可是,这种循规蹈矩的人,自己身上的“能量”很弱小。

问题:

外卖界的平均废弃率是2%,也就是说,当天生产100盒便当,有2盒是多余卖不出去的。而玉子屋的废弃率却只有0.1%,凭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