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64喜欢:2
顺便说个反常识的事情——长期来看,中国中免在国内免税的垄断是在不断加强的,而这是政策和市场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中免并非最早的免税店,作为联通港澳的深圳珠海,借着改开的东风,珠免深免起步其实比中免更早,深免80年成立,中免84年才成立。
2、中免长期也并非国内最大的免税店,日上免税行一度占据国内超过50%的份额。日上这个事情说来话长,首先他是个外资,其次他也不是由国务院批准的,甚至,在国务院发文禁止外资办免税后,他的资格还被延续了10年到2019,最后在17和18年,才不得不低价卖身中免,这个低价,日上中国好像是3倍左右pe……
3、这期间还有几个新玩家和老玩家,大都过得不太好。海免供应链被dfs控制,卖身中免。中出服连续亏损3年,卖身中免(想20年,889的中出服免税店进去还要排队的,现在……)。海旅免,海南免税老二,卖身海汽,因为经营不善还要打个折。王府井的免税业务,似乎还没赚过钱(市内免税出来之前,这公司跟免税其实关系不大,虽然他有目前唯二的全国性牌照)。
btw,海旅免和王府井的大股东,分别是海旅和首旅,中免是国旅,背后嘛……所以百联为啥一直拿不到免税牌照?
未来,免税行业会“适度竞争”,这种竞争跟互联网的不一样,更多会是叠加央地博弈的一种平衡,而不是你死我活拼刺刀。
引用:
2024-05-07 23:56
其实很多观点之前在雪球跟很多人交流过,算是一个整理:
一、市内免税政策的难产
首先,市内免税政策短时间大约确实是难产了。
疫情中,顺应当时局势,写在十四五规划,国办发文,大热的市内免税,在22年放开之后,似乎就沉寂了。
随便比较几份相关的政府政策文件,23年之后基本不...

全部讨论

中免还真不如日上免税行这个外资经营的好。跟中免签了合同后,改两次。免税市场缺乏鲶鱼。

05-11 16:58

但是3月中免买了中出服49%股份,感觉不像是难产了啊,一季度上海退税销售4.2个亿,感觉现在出市内免税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