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4
光学光电子行业:超10倍空间的MINI LED
2021-09-01 陈杭 ·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 倍空间从何而来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MiniLED市场规模在16 亿元左右,2020 年MiniLED 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8 亿元,同比增长140%。前瞻产业研究院以此测算2026 年中国MiniLED 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 亿元,增长空间超过10 倍。通过对下游五大终端应用场景的梳理,我们认为此预测仍较为保守。

从五大终端应用来看:

TV:在大屏化趋势下,TV 是Mini LED 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各大屏厂均在积极布局,相继有相应的终端产品问世。根据Omdia 的数据显示,2020 年Mini LED TV 出货量约50 万台,预计2025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约2500 万台,占整个市场的10%。

IT:根据Omdia 的预测,2021 年Mini LED 背光IT(平板+笔电+显示器)产品出货量将突破200 万台,2025 年将达到1270 万台。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平板和笔电。

车载: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汽车的电子化应用趋势将带动车载屏的面积增长需求。根据市调机构MRFR 的统计数据,预计未来到2027 年,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至397 亿美元,2021-2027 复合增长率达到13%。以特斯拉为例,大屏化、多屏化趋势下,显示器面板是特斯拉的“触觉”。中控显示屏平均达17 寸,高于燃油车8 寸的平均尺寸,为市场平均应用尺寸面积的4 倍以上。一方面,车用LCD 面板结合Mini LED 背光的方案解决了车用光源环境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OLED 使用的有机材料的特性,使得其在车载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及使用寿命有待提升,再加上车载显示屏对于高亮度、高对比度的要求,因此车载Mini LED 有望成为Mini LED 中成长最快且最大的单一应用领域之一。根据Yole 预测,到2023 年,Mini LED汽车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3570 万部。

商显:根据集邦咨询预测,2024 年Mini LED 背光在IT、电视及平板应用的渗透率,分别有机会成长至20%、15%及10%。由 于OLED 在小尺寸应用抢占先机,但在大尺寸应用中由于尺寸放大而良率面临下降问题,成本优势较小尺寸而言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假设,TV 大尺寸化趋势下,Mini LED 在商显领域的渗透率与TV 相似,约10%。根据《2020 年中国商用显示产业发展白皮书》,商显市场2024 年将达到1106 亿元的规模。若按照10%的渗透率估算,预计2024 年Mini LED 商显将达到110 亿元的市场规模。

AR/VR:虚拟(增强)现实行业是对屏的需求增量巨大的领域。

根据微软的预测,2020 年全球AR/VR 市场规模为61 亿美元,并将在2025 年增长到343 亿美元。以VR 头显设备为例,随着《Half life:Aylx》等现象级VR 游戏的发布以及5G 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VR 头显设备在2020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全球出货达到670 万台,同比增长71.79%,预计2026 年将达到4000 万台。而在VR 头显的成本结构中,显示屏则占到大部分的价值量。根据IHS 对于热门VR 头显产品Oculus Rift的拆机报告和产业链调研,显示屏成本约69 美元,占总成本的49.80%,是成本占比最大的零部件。而排名第二的机械器件的成本仅24 美元。在屏幕的选择中,随着成本的下降,凭借着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Mini LED 方案开始成为各大厂的选择,Facebook、BOE、JDI、AUO 等均有搭载Mini LED 的VR 设备问世。我们认为VR 设备及应用的爆发将进一步带动Mini LED 的需求增长,相关产业链将显著受益。

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当前时点重点关注Mini LED 产业链,后续潜在的催化剂可能有两点:

1.市场可能存在的风格切换需求。从短期战术角度来看,部分板块由于前期涨幅巨大,与上证指数的估值比价历史分位数处于历史天花板附近,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而消费电子在经过一轮调整后,估值得到了一定消化。若后续市场出现风格切换,则是科技领域相对“低洼”的地带。

2.事件驱动叠加产业爆发。2021 年苹果秋季发布会将于9 月14日正式召开,消费电子板块可能迎来事件驱动的刺激。从消费电子各细分领域来看,同时符合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已具备大规模商用量产条件且相关公司估值尚处合理区间三大条件的赛道非Mini LED 莫属。当前产业正处于Mini LED 背光技术加速应用推广、Micro LED 量产技术攻关的关键时期。相比于其他新型显示应用,Mini LED 技术更加成熟,良品率更高,并且寿命更长。我们认为苹果、华为、三星等大厂的蜂拥入局将迅速刷新产业对于Mini LED 的认知,带动产业链的需求增长。

目前产业处于放量初期,我们认为处于产业链前中端,已经具备成熟的技术实力和先发优势同时拥有充足的产能储备和在手订单的芯片、设备、封测厂商以及掌握全球面板产能定价权及技术趋势的龙头屏厂将最先受益。
$利亚德(SZ300296)$ $新益昌(SH688383)$ $华兴源创(SH68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