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1
理解企业的不容易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此降低预期,我以为是投资的第一步。
从企业经营角度,6年前的时代背景是,人口红利正当时,城市化进程加速,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普及,在蜜月期的中美关系、便宜的美元和双创政策鼓励之下,超级繁荣的互联网新消费创业周期开启,分众传媒刚好卡住了3亿大城市人口的线下流量唯一入口,生意想不火都难。
而到18年贸易战和20年的疫情之后,形势完全反转,之前普遍看好的内生动力不再,外部环境甚至到了恶化的程度,加上之前太赚钱的名声引来了百度京东一再加持的竞争对手,分众的日子不好过是自然的。
反过来想,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在外部环境完全反转的情况下,积极应对新趋势,实施新策略,寻找新客户,调整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一点点恢复到之前巅峰期的收入规模和利润,那么这家企业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虽然明知启发式思维在投资中是有害的,但我总忍不住把当下的电梯媒体类比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纸媒,而分众相比新潮、城市纵横以及其他竞争对手,就是华盛顿邮报和奥马哈太阳报的关系。我需要提醒自己的是,老巴买入华盛顿邮报的价格是8.5倍市盈率。
引用:
2024-05-01 03:02
闲话不说,直接聊数据吧: 2017年总计点位为182万个,2024年为307万个,均含加盟和外购部分,于6年多点位总计增长70%左右。公开数据如下:
根据计算得出(年营收÷总点位数量)。
2017年。单点均营收:6593元/年。
2023年。单点均营收:3876元/年。
2024年3月末,创收能力相比1...

全部讨论

05-01 12:27

有道理,我们和巴老那时候的情况并不一样,如果低于12pe买,基本上机会可能10来年轮动一次

05-01 16:51

是的,有些红利就是一次性的,移动互联网这么大的toC经济爆发是很久才会发生一次的。
分众作为投资来讲,主要问题还是不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