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访谈转发:2回复:2喜欢:0
@ETF大神@研评阁@cowgirlMMQ@拾三圆 说:还有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部讨论

2022-03-01 18:30

现在这个时间点,互联网公司确实有点尴尬。
1. 国内海外的流量红利都在成熟,国内前几年就到了成熟期,所以腾讯才在18年开始转向2B和云计算(但实际上这块业务在国内,规模化也没那么好),电商才会越来越激烈(头部流量平台都在做电商变现)。
2. 海外也有这样的迹象,facebook用户遍布全球,一些还没有渗透到的地区 亚太等 还能够渗透,但几个现有的成熟地区,用户增长空间都有限。

未来互联网的几个机会:1. 云和2B还有机会,可以再观察下阿里22年季度的情况。2. 出海跨境。3. 深度挖掘下沉市场。4. 深度变现。

2022-03-01 18:10

从发展趋势来看:
竞争格局从高度集中到多极竞争演化。从新浪、搜狐、网易并立到百度、阿里、腾讯兴起,我国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市场格局高度集中的发展阶段。当前,一批成长能力强的新兴垂直领域企业快速兴起,多极化的互联网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超大型综合互联网平台将旗下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再推动子公司融资、上市,以获取更灵活的运营体系与更高的市场估值,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截止2020年底,我国有2家企业市值超6000亿美元。新兴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形成了3家(美团、拼多多、京东)市值超1000亿美元的大型服务型企业,20余家(以贝壳、百度、网易、京东健康等为代表)市值超百亿美元的垂直类及综合类企业,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200余家独角兽企业。
业务布局从横向扩张向纵深耕耘。“十三五”期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技术等要素逐步完备,互联网企业开始向横、纵两个方向延伸,从专注于单一细分领域向多领域持续扩展,不断加强技术能力输出,平台生态体系愈发庞大。横向业务布局持续拓展。除蚂蚁、腾讯、京东等企业,字节、拼多多、美团等企业先后获得支付牌照,通过布局支付业务打通线上线下入口;百度、阿里、腾讯、小米持续进军AI、自动驾驶、芯片设计、车载系统等领域,不断扩大自身业务版图。纵向业务耕耘不断发力。互联网企业加快向B端市场纵深耕耘,依托云计算、远程办公软件等业务,加大对传统企业技术能力的应用渗透,打造B端市场新空间。例如,阿里通过“云钉一体”战略将办公平台和云服务能力输出,为接入企业提供高效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