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思有财——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贸易战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智思有财 雪球文章 2019-09-06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贸易战

前一篇文章网页链接 中我们分析了茅台的价格双轨制使一家美国超市在获得丰厚利润之余,还能把它作为引流的爆品,损害的却是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大家或许认为这只是个别商品由于愚蠢的限价销售政策导致的个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许多出口产品,都存在生产者剩余极低,却留有大量消费者剩余的现象,从客观上补贴了海外商家。这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呢 ?本文我们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是一个区间,生产者愿意生产的价格,也是一个区间,两个区间的交集就是可以达成交易的范围。最终的成交价格落于这个区间的什么位置?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各留有怎样的剩余?取决于供需的比对。在中国出口美国的大量商品中,这个区间是很大的。只不过与茅台不同的是,产自中国的大多数商品,有着充足的供应。

中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之前,民间不仅没有积累的能力,甚至没有积累的权力,同时也就不具备市场经济的经验,却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条件就决定了,在市场化改革的初期 ,当民间掌握了部分生产资料之后,生产的冲动无法扼制。加之相信了西方教科书中宣扬的要扩大生产,把边际利润搞成零的时候(赚尽最后一个铜板),才能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教条,从理论高度,武装了这种生产冲动。结果导致国内厂家间激烈的竞争,企业采取的是低生产者剩余、高杠杆、高周转,也就是薄利多销的策略(根据“有智思有财不可能三角”,生产数量不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交易价格就只能交由市场决定)。这样的策略必然使成交价格落于生产者预期的价格下限,生产者剩余遭受损失,同时为消费者留下了充足的消费者剩余。好的一方面是,中国企业这种生产方式为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了高就业、高复利,也就是高增长。

而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之后,西方的企业谙熟市场规律,他们认识到这种依靠高杠杆和薄利多销的高增长模式与高生产者剩余①是相矛盾的。对市场和生产过剩的恐惧感使他们逐渐远离这种经营方式(他们在教科书里教我们如何去赚最后一个铜板的同时,自己的信念却已经变为了“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由于他们已经完成了原始的高积累,使得许多行业相对集中,竞争远不如中国激烈,企业有条件根据自身满意的生产者剩余制订价格,并根据这个价格下市场所能接受的数量提供自身的产品(企业决定价格,由市场决定交易数量)。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他们宁可将部分(非稀缺)资源和产能闲置,也要控制产品数量,即使是因此放弃扩大再生产和增长也在所不惜,②以单利的形式,也要保证高生产者剩余。当那些被闲置的非稀缺资源中,包括劳动力资源时,就无法充分就业。如此看来,“最后一个铜板”却是最能带来就业的货币。③

这种格局之下,导致中国通过国际贸易购买的产品往往是自身技术水平无法达到的(所以只能容忍高生产者剩余),而只要中国企业掌握了技术,生产总是难免过剩(中国的企业对生产者剩余要求过低)。许多年来,在国际贸易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价格就会涨;卖什么,什么价格就会跌”的说法。costco们只不过以其更集中、更强大的议价能力把消费者的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而已。④这本身并无可厚非。在我们当初决定走市场经济道路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准备,去承受这个市场的残酷。即使出现了这种中国企业补贴美国商家的现象,也还是要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我们以上的分析,中国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市场经验不足才是主因,同时也和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需求过高等资源禀赋有关。

然而令我们无法接受的是,本应为美国消费者留有的充足的消费者剩余,被特朗普政府以引领制造业回归为借口,巧取豪夺了,还反手将一顶“抢了美国人就业,占了美国便宜”的帽子扣给了我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大量掠夺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不断试探美国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上限,并对中国所剩无几的可怜的生产者剩余构成威胁。多年来以外向型经济作为主导的中国,海外订单是牵引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这基本是所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初期共同的发展模式。⑤如今在我们市场化转型尚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贸易的一方以这样的理由撕毁贸易协议,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又应当如何应对呢?我们先重温一下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

国际贸易并不像特朗普和他的拥护者们所理解的那样,是单纯的卖家对买家的依赖。事实上,国际分工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很难分清谁更依赖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暗含一个逻辑,就是即使A国所有的产业都较C国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优势存在的前提是资源的排他性投入。也就是说,这种优势需要A国把绝大多数资源投入到目标产业才可实现。当A国把主要资源投入到比较优势最明显的a 产业中,在次一等的b产业中(由于可供投入的资源减少),A国相对于C国的优势就会(较充足资源投入)相应下降;到了c产业,就会进一步削弱;再到了d产业,优势资源可能便所剩无几了。尽管在配置充足资源的情况下,A国较C国在d产业仍旧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但由于A国有限资源已经在a、b、c三个更有优势的产业中几乎被耗尽了,此时在d产业上,C国反而占据了明显优势。按照李嘉图的理论,A国应该把d产业以及其他比较优势更低的产业都交给C国去做,然后从C国进口。这本身就是依赖C国的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但是尽管d产业生产者剩余不及a、b、c三个产业,却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最后一个铜板”是最能带来就业的货币),也就是说,贸易合作的结果,A国人赚钱,C国人就业。这很像是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而把 d产业转移出去之后,A国也将面临部分劳动力无法就业,于是A国指责C国“占了便宜”,撕毁了贸易协定。资产阶级觉得被剥削了,决定罢工。

如前所述,造成美国就业压力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为了追求高的生产者剩余,而主动闲置了部分国内非稀缺的,或者说是低产出的资源。动态地看,一个经济社会,在一段时期内,即使劳动力数量增加并不明显,甚至是减少的,但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如果过多企业追求高单利,而不是扩大再生产,这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必然会不断增加。几十年来,美国经过不断的产业升级,目前已经不具备发展制造业足够的资源,更不要说为制造业提供足够的生产者剩余。如果用关税和壁垒的方式,强行提高美国制造业的生产者剩余,不仅会使美国自我封闭,并且价格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会使利润及劳动报酬自动向制造业流动,进而带动社会资源流向这个在美国目前已经是最低效率的产业(尽管对其他国家来讲,已经是香饽饽了)。这样的政策的确可以带来短期的繁荣和就业。但这种通过产业降级实现的繁荣和就业,是低质量的。美国其他原本更具优势的高端产业的资源流失以及国际影响力下降所造成的损失,要远大于因此获得的利益。部分美国精英目前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又开始鼓吹把这些产业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生产。然而,即便如此,那只能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却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美国人当年正是用这套逻辑针对日本,几十年下来,美国的逆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只不过换了一个针对的国家,这个国家人口数量是日本的10倍。现在还能不能找到10倍于中国人口的国家?显然这个两败俱伤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

过去西方发达国家解决低端人口就业的办法首先是发展轻资产的服务业。对于就业人口来讲,要是给abc端端盘子都比d产业那种脏活儿累活儿赚得多,有谁会盯着d产业不放呢?实在不行还可以用高端产业赚取的利润,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的办法,把一部分低端人群养起来,因为如果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所占用的资源的机会成本远高于直接把他们养起来的话,那么显然让他们拿了钱什么都不干才是最经济的方案。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要因为你要就业,而影响我赚钱,大不了我赚了钱分你一些。但是总让干活儿的人白养着不干活儿的人,只会使经济社会越来越缺乏竞争的动力和活力,导致政府不得不反复用减税的办法刺激经济。起初效果会明显一些,随着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支出却不断增加,结果债台高筑,这种模式也难以为继。于是如何敛财就成为了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的重点工作。没错,征收进口税并不是什么贸易战,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政府敛财!美国也有不少脑子还算明白的学者指出,对进口商品征关税,和对国内消费者征消费税从效果上讲,是没有区别的。但脑子明白的人,永远只会是少数。如果征消费税,必然遭到国民的反对,征关税则明显是“众望所归”。我相信,随着贸易战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明白,想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就是痴人说梦,而以举国之力,对中国的一家企业发动“战争”,无论输赢都会令包括其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耻笑。即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且不可能由此永远阻止中国人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如果输了不仅颜面扫地,甚至会严重冲击其金融业(动摇世界对美国的信心)。比较而言,利用关税与民争利,几乎是美国政府唯一能够达到的目的。但也迟早会遭到美国民众的反对。如果能够维持美国继续占据高端的,高生产者剩余的产业,中国继续限于中低端产业的生产,并以关税的形式补贴美国政府,使其保持转移支付的能力,美国这场贸易战就可谓完胜了。如果中国反抗,则扶植第三国力量,冲击中国制造业。这倒还真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啊!对于这样缺乏理性的诉求,我们实在无法满足它。

出于中国自身资源禀赋,继续向世界提供中低端制造业物美价廉的产品,保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供应,并在与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这一点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这本身是向全世界人民提供的一种福利。接受这种福利的国家,我们乐于继续合作。用高关税,高壁垒,拒绝这种福利,或从消费者口袋里抢夺这种福利的国家,我们也尊重他们的选择。贸易是互利互惠的事情,那种只愿意从他国索取利益,付出一点点回报就大叫被人占了便宜的国家,今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适当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以大幅提高出口税的形式,拒绝继续向它们提供这一福利。⑥国内已经形成市场,供不应求,有着极高消费者剩余的产品继续以低价补贴美国商家的情况不应继续存在。至于高端产业,并不是别人不让中国人进,或者追着中国某一家公司狂咬,中国人就进不去的。至于进去后,是否保留这些产业的高生产者剩余?到时候,看我们的心情!

① 我们过去喜欢用“高附加值”这个概念

② 《资本论》中详细论证了扩大再生产与增长的关系以及扩大再生产与经济及货币危机间的关系。

③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评判追求高生产者剩余和高扩大再生产哪个更好。就好比我家到机场有两条路,对我来讲,哪条路更好,取决于哪条路车少,而就整体而言,如果所有的车都挤在同一条路上,无论挤在哪一条路上,都是不好的。

costco这样的企业,不仅是压制供应商价格的高手,同时在薄利多销方面,以美国的市场环境,毫无疑问它也已经是顶尖高手了。然而在中国市场这种竞争水平下,它能否有一席之地?看吧。

⑤ 许多所谓的经济学者,说外向型经济是后发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特有的发展方式,这纯粹是胡说八道!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重商主义就是最典型的外向型经济,难道他们都忘了吗?还是故意装傻?

⑥ 前提是中国学会在不购买美元的情况下,如何投放货币。这个不在本文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