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1
有些老牌百亿私募的争议比较大,其实,有些负面评价是不够客观的,没怎么考虑到以下2点。一是,在资金量差几个数量级时,直接对比收益率并无多大意义,难度系数差很多。个人的能力上限是操作多大的资金量,这点是需要考虑的。二是,跑出一条长期连续的、公开的净值曲线,而且这条净值曲线还是长期向上的、累计净值超过5,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是很难的。很多都是公开一段时间的业绩后就不再公开,而业绩不好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

全部讨论

05-19 08:00

很多人有的只是赚钱的行业,而没有赚钱的体系。
行业衰退后,业绩就下滑了。
他找不到其他票能让他东山再起,因为那些票不在他的“能力圈”。

如果能做到年化20%,9年净值是5,10年净值是6。能做到吗? 我觉得专业投资人要拟定这样一个长期规划。

05-19 07:59

个人的能力上限是操作多大的资金量+跑出一条长期连续的净值长期向上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