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0回复:31喜欢:143
回复@黑色面包: 这个案例我下载到本地收藏了,非常值得供很多投资者反省和回味。面包兄对油气行业的了解,绝对远超过我,却依然在暴跌之下割肉,错过了后面AR从最低点50倍的上涨……
2020年2-4月负油价时,我选择了两个标的,我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绝对不会倒闭的低负债率公司,最后选择了中石油港股,有国家在后面支撑,而且负债率不到50%,绝对不可能破产,我初次买入后一路越跌越买,最低点时跌幅也超过50%,账面亏损30%,但我依然选择越跌越买……
这个不算最考验人的,我选择的另一个油气标的是RIG,我从4.1开始越跌越买,最低跌到了0.8左右,可以想想,这是80%的跌幅,当时另外几家深海钻探公司已经破产,但我依然选择越跌越买,因为我当时分析了RIG的负债情况,我相信即使要破产,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最低买在0.82左右……
2020年3月10日在《捡钱的机会来了!》中,我说:$Transocean(RIG)$ 应该有翻几倍的潜力,不过风险比中石油大一些,但倒闭可能性应该也不大,负债率不算高,还有上百亿美元的银行授信。这家公司是全球深海石油钻探龙头,这个行业应该是不会消失的。一般油价波动10%,RIG会波动20%以上,幅度特别大,股性特别活跃,小仓位越跌越买,然后拿几年,应该有可能赚到1-3倍……
网页链接
几个月后,RIG就快速反弹了几倍,我在3块多盈利清空,而中石油港股却一直在底部徘徊,我又熬了一年多,中石油才翻倍,我换仓到了ROE更高的中海油……
反思为何我敢于在跌幅超过50%的时候继续越跌越买?
有几个因素:
1、我买入之前就考虑破产问题,选择的是破产概率极低的公司,比如中石油港股负债率极低,而且有国家背书,绝对不可能破产;RIG是深海钻探龙头公司,有数百亿美元的授信额度,而且账面现金支撑一两年的到期债务没问题,短期内不存在破产问题……
2、我一开始只试探性买入很小的仓位,而且账面长期保留了足够的现金,专门应对这种历史性机会,虽然RIG从最高点暴跌了80%,中石油港股从我买入后也下跌了50%以上,但通过越跌越买拉低平均成本,我的账面亏损幅度远小于这个跌幅。
3、我统计过历史油价均值和标准差,我坚信30美元以下的油价甚至负油价是小概率事件,油价迟早会涨到60美元以上……
4、我喜欢股价处在多年最低位附近的行业龙头公司或资产类别,这类资产让我兴奋。
目前让我兴奋的是北美天然气价格跌到了1.5,这已经低于多年均值一个标准差,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有投资/投机机会,就是没找到一个很好的标的,UNG持仓损耗大,不适合长期持有,怕厄尔尼诺带来的暖冬凉夏让天然气低价格超预期及持续过久;CRK历史上的盈利情况不让人满意,但股价处在几年低位,离过去十几年最低位还高了一倍多……
查看图片//@黑色面包:回复@子龙的枪:谢谢老朋友了,恭喜赚钱!这波周期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是否应该单纯靠认知去买入周期股?我记得当$Antero Resources(AR)$从16块跌到8块钱的时候,有一个球友问我,为什么你错得如此离谱。那时候我自己内心也是很痛苦的,因为我觉得压根就不该这么跌。我当时的回复是,市场很蠢,六个月前16块,现在卖8块,6个月可以影响一半的市值吗?
我不曾料想的是,就在这个公司的股价被腰斩到8块钱之后(注意,这时候公司已经从最高点66块跌了88%了!),还要再跌90%才见底!后来见底是0.77元。那天的底是怎么砸出来的呢?是因为有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一系列能源公司,包括AR,都宣告破产保护了。
也就是说,在自从AR 2014年上市以来,一路漫漫下跌,直到2020年3月才见底。我自己也没有跑完全程,用$Range资源(RRC)$ 去换掉了AR,因为我真的被跌傻了。我尽管在回复那位球友的质问的时候说是市场蠢,但我其实心里觉得最大的那个SB是我自己。
无论怎么说,我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么市场的价格出得如此离谱,一会64块,一会0.77块,总有一个是错的吧?不可能波动到如此离谱吧?哪有短短几年内含价值就这么上蹿下跳的呢?
但我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公司自从2020年3月触底以来,翻了50倍。所以,市场到底可以错得多么离谱?如果凭认知,凭NAV,凭中周期均衡,那8块钱的AR肯定是不贵的(假设不破产的话),3年赚5倍,这种收益给谁谁不想要,尤其是在过去半年成长股神话破灭的背景下。但8块钱买进去要跌90%+,然后再给你一个50倍的回报,这种情况下,你敢做吗?而且2020年3月份的时候债券都是按照面值的30%在交易了,NGL跟着油价全线崩溃,这种时候,作为一个股东,还不承认自己错了吗?但这个股东真的错了吗?所以,到底要不要靠认知去买周期股?尤其是如果帮别人理财的话,要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吗?西斯卡拉曼(号称小巴菲特)的团队精准地在底部清掉了AR,错失了一个40倍的机会,他们是真傻吗?
第二,介于第一点,我觉得以后的投资,我都不会给周期股一个很大的仓位了。因为控制回撤本来就是一个投资者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事。对市场的认知是第二重要的课(巴菲特)。这种投资经历,给一个投资人的身心其实是有很大的疲倦感。因为死磕能源,我在2019,2020年几乎只覆盖能源这一个行业。我还记得RRC 4块钱的时候我给管理层通过一个话,开玩笑说他们的分红什么时候砍,这么点分红在16块看的时候微不足道,到现在却已经是低个位数了。我也还记得我第一次和RRC的管理层的一名IR John Durham交流,那次RRC还有17块钱。当股价跌得天崩地裂的时候,我确实在情绪上觉得能源股要完蛋了,要完全歇菜了,因为跌得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有一个支撑。要知道,这是2019年,那一年标普跑了20%+个点,但每天,不论大盘怎么涨,能源股开盘跟一下,然后马上就砸;大盘跌,就砸得更厉害。其实这时候企业的管理层和我们一样无奈和无助,大家都想要弄个明白,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论只有,“the sentiment", "the sentiment"。很多人是2020年3月能源股见底,油价变成负数引起了市场的震撼后关注得我,其实前面这整整一年的历练,对我来说,可能才是最最宝贵的。这种内心的焦虑,疲惫,不知所措,惶惑,在事后看来都很可笑,但身处其中,确实是有其道理。我的日记本里现在还记载着2020年2月4日的一件事:那一天,标普系统性地降级了整个天然气行业公司的评级,从EQT到RRC,从AR到Ascent,从CNX到GPOR没有一个不降级的,而且把EQT, RRC, AR, Ascent, CNX的展望全部调整成了负面(Negative)。我当时理智层面已经觉得这个到底了,这些全都是熊市见底信号,但情感层面却只有”抑郁'两字可言。除了“晦气”,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自己,因为我知道我对能源股的认知,肯定是超过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每个公司的财务和成本情况我都熟稔于胸,那为什么赚不到钱?为什么会赔得如此惨绝人寰?
第三,和市场保持的距离。我在2018年年底开始密切关注能源这个行业,并且开始逐渐加码。那时候也读了不少行业里面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的逻辑。比如有一位很有名的投资了AR的基金经理说,AR的NAV是27美金/股,当前价格是16块,所以AR是很低估的。我当时就信了,后来发现,NAV计算的那条前瞻曲线,从3块钱降低到2块7,但到了2019年,整条前瞻曲线都下了3,甚至几年朝外都在2.5以下了,这时候再按照原来那条前瞻曲线去估一个成本较高(因为固定运输成本)的公司,显然就有失偏颇了,很快,到了2019年年底,AR的NAV就只有12块了,直接腰斩还不止。当时普遍的认知是,阿帕拉契亚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5,所以前瞻曲线以后再也不会超过3块了,大家所有的pro forma都是用很谨慎的2.7的中周期去跑。但现在呢?就在今天,天然气价格超过9块钱了。
只能说,当时的人不是傻子,现在的价格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有太多偶然(俄罗斯),运气(新冠导致页岩油井关停),和我们看不见的力量(先前连specialists都遗弃,而现在generalists趋之若鹜)。只能说,这个行业真的很难做,波动如此之大,每个股票的波动都好象是期权,去玩这种勇者游戏,真的值得吗?
第四,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一定是受限于自己的路径依赖。有一位从2012年开始做TMT的女生朋友,和我同年,在一个家族基金做,而这个基金是$腾讯控股(00700)$ 的早期投资人,早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说起来都是,哎呀,我们当年唯品会卖得太早了,只赚了10倍;哎呀,我们腾讯卖了以后一级市场入了字节跳动。然后左一句“可怜无助但努力”,右一句“我们只是命好”。是的,有的人就是命很好。而我入行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恶心透顶的周期,虽然活着回来,也算是有一个还拿得出手的收益,但你说我内心羡不羡慕那些命好的人,我是真的羡慕。一个32岁的女生已经取得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翘首的财富,而我呢,买了一只腰斩腰斩腰斩再腰斩的股票,跟个SB一样。是的,后来翻了50倍,那又如何?体验过2019年那一年,现在无论是港股的大跌还是中概的爆锤,在那一年面前,真的都是如此的渺小而不值一提。
后来我才发现,这段经历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可能是一颗“平常心”。I am not that lucky dog, and I accept that, peacefully。
第五,如果有机会再做这个行业呢?我现在觉得,每天盯着盘面,紧跟标的,我不确定是不是就一定是最好的投资办法。这一点霍华德马科斯在《投资最简单的事》里也提过,巴菲特也提过,说“你不要和市场走得太近”。市场的歌声就像是赛伦的诱惑,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无论是本地的地产,餐饮,娱乐,还是其他服务行业,或者是通过一定的精神分散及其他兴趣爱好(比如芒格早年做了巨大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巴菲特喜欢有空就打打桥牌)去培养一定对市场波动的迟钝。“不要为平庸的机会出手”,或者说去寻找那些一眼定胖瘦的,夸张的,极端的,不可思议的,因为对手盘被迫出售或流动性危机造成的大跌机会,比如今年3月份的中概股,贝壳跌到过净现金,拼多多跌到过净现金的2x,YY跌到过净现金的1/2,等等,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机会,就好像2020年按照0.5x 前瞻FCF交易的RRC,或1-2x 前瞻PE交易的你提到的FANG。一个对标的本身认知非常深刻,或者知识很广袤而全面的个体,可能会因为对企业估值的极度有效的见解,在股价偏离内含价值30%的时候就下手,但殊不知,有的时候偏离度可以达到90%,而这样的一个机会,就抵的上拼命辛勤劳作好多年跑出来的阿尔法。当然这不是说不应该努力拓展能力圈,我只是想说,有时候一点偏离,不一定就是市场无效,因为偏离本身有反身性,反身性会让偏离变得合理,因此只有偏离连反身性都没有办法去合理化,或者说这种偏离的幅度之大已经让人觉得是无脑的了,可能这时候才是出手的机会。大机会,一辈子真的不需要几个。
第六,不要加杠杆。我知道一位退休了的华人,用他原来准备买沙滩别墅的600万美金,在11-7块钱的区间内买了AR,后来不断跌,不断加杠杆,最终爆仓,一辈子的继续,付诸东流。假设他的平均购入价格是8块钱,他如果没有加杠杆,现在已经是3000万美金的身价了。
说多了,供老朋友参考。
引用:
2020-06-11 19:42
黑大,之前看到你在回答问题时提及ET,可以着重谈一谈ET吗?这个股票半个Seeking Alpha都在谈。他们的冲击似乎最小。这一周美股调整不小,大大会在加仓哪只石油股?
p.s.大大提问获得的资金可以定投一只ETF了,估计收益很不错

全部讨论

丑哥202303-16 15:39

收藏了!如此惊心动魄的案例🤔

Chengzii02-21 13:46

值得收藏

zyk7j02-20 18:05

学习下如何在大跌中继续买入

forcode02-20 17:53

2025年估计已经切换到拉尼娜了,有可能天然气迎来一波上涨……
刚看到一篇文章里提到做空AAV,也是加拿大天然气公司:
//根据Seeking Alpha上的一篇文章,天然气价格自2022年9月超过10澳元/吉焦(gigajoule)的峰值以来已经大幅下跌,目前亨利中心(Henry Hub)的价格仅为1.60澳元/吉焦。这一价格下跌对依赖天然气的生产商造成了压力。尽管行业内部的主要参与者似乎正在通过合并和收购来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寻求通过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来解决北美低成本天然气在需求旺盛的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出路,但加拿大生产商由于有限的LNG市场准入,将承受当前软价格的冲击。
文章指出,尽管天然气价格低迷,但美国生产商通过LNG出口的机会可能会鼓励投资者忽略当前的价格下跌。例如,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宣布了一项与Delfin和Guvnor的长期LNG协议,目标是亚洲市场,以实现远高于美国市场价格的日本-韩国基准(JKM)定价。JKM价格目前约为9澳元/吉焦,而去年则在15澳元/吉焦左右。LNG出口的净回扣远比在国内市场销售天然气更有利可图。
然而,加拿大生产商由于首个加拿大LNG终端仍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蒂马特(Kitimat)建设中,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或2025年初开始运输,因此加拿大生产商将承受当前行业面临的软价格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LNG出口的增长应该会在国内市场显现,所有北美生产商都将受益。预计2024-2025年的寒冷冬季将是一个受欢迎的变化,因为当前导致我们经历温暖冬季的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在2024年末转变为拉尼娜现象,预示着一个更冷的冬季。
文章特别提到了加拿大能源公司Advantage Energy(AAV.TO),该公司在蒙尼(Montney)地区拥有优秀的土地资源,并拥有一个名为Entropy的独特子公司,专注于碳捕获。尽管Advantage Energy拥有低成本、快速的新井回报和股票回购计划,但低天然气价格可能会对其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不足以覆盖资本支出。尽管Advantage Energy有一定的对冲策略,但这些对冲策略仅覆盖了预计产量的一小部分。如果天然气生产在AECO或其他天然气枢纽出现拥堵(如过去夏季所发生的),价格可能会非常低,甚至出现负值。
文章作者基于2澳元/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和80澳元/桶油的预算,对Advantage Energy的运营进行了建模。如果天然气价格平均不超过2澳元/兆立方英尺,Advantage Energy的现金流将无法覆盖2.9亿澳元的资本支出,并且无法在不增加债务的情况下资助计划的股票回购。作者建议,基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低迷的风险,Advantage Energy是一个不错的做空选择。然而,做空交易存在风险,包括可能的空头挤压、无法借入股票维持空头以及商品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价格因多种不可预见的原因而上涨。作者表示,尽管存在这些风险,但他喜欢这种风险-回报比,并持有30,000股的空头头寸。
网页链接

QLiukt002-20 17:41

这个是在多伦多交易所上的。粉单也有。我刚看到AR的一个presentation里面有一页说他们认为2025年底天然气的需求会有一个爆发。天然气价格需要至少翻一倍才能到达市场均衡。

tigerfeng02-20 16:24

转/这个案例我下载到本地收藏了,非常值得供很多投资者反省和回味。面包兄对油气行业的了解,绝对远超过我,却依然在暴跌之下割肉,错过了后面AR从最低点50倍的上涨……
2020年2-4月负油价时,我选择了两个标的,我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绝对不会倒闭的低负债率公司,最后选择了中石油港股,有国家在后面支撑,而且负债率不到50%,绝对不可能破产,我初次买入后一路越跌越买,最低点时跌幅也超过50%,账面亏损30%,但我依然选择越跌越买……
这个不算最考验人的,我选择的另一个油气标的是RIG,我从4.1开始越跌越买,最低跌到了0.8左右,可以想想,这是80%的跌幅,当时另外几家深海钻探公司已经破产,但我依然选择越跌越买,因为我当时分析了RIG的负债情况,我相信即使要破产,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最低买在0.82左右……
2020年3月10日在《捡钱的机会来了!》中,我说:ransocean(RIG) 应该有翻几倍的潜力,不过风险比中石油大一些,但倒闭可能性应该也不大,负债率不算高,还有上百亿美元的银行授信。这家公司是全球深海石油钻探龙头,这个行业应该是不会消失的。一般油价波动10%,RIG会波动20%以上,幅度特别大,股性特别活跃,小仓位越跌越买,然后拿几年,应该有可能赚到1-3倍……
网页链接
几个月后,RIG就快速反弹了几倍,我在3块多盈利清空,而中石油港股却一直在底部徘徊,我又熬了一年多,中石油才翻倍,我换仓到了ROE更高的中海油……
反思为何我敢于在跌幅超过50%的时候继续越跌越买?
有几个因素:
1、我买入之前就考虑破产问题,选择的是破产概率极低的公司,比如中石油港股负债率极低,而且有国家背书,绝对不可能破产;RIG是深海钻探龙头公司,有数百亿美元的授信额度,而且账面现金支撑一两年的到期债务没问题,短期内不存在破产问题……
2、我一开始只试探性买入很小的仓位,而且账面长期保留了足够的现金,专门应对这种历史性机会,虽然RIG从最高点暴跌了80%,中石油港股从我买入后也下跌了50%以上,但通过越跌越买拉低平均成本,我的账面亏损幅度远小于这个跌幅。
3、我统计过历史油价均值和标准差,我坚信30美元以下的油价甚至负油价是小概率事件,油价迟早会涨到60美元以上……
4、我喜欢股价处在多年最低位附近的行业龙头公司或资产类别,这类资产让我兴奋。
目前让我兴奋的是北美天然气价格跌到了1.5,这已经低于多年均值一个标准差,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有投资/投机机会,就是没找到一个很好的标的,UNG持仓损耗大,不适合长期持有,怕厄尔尼诺带来的暖冬凉夏让天然气低价格超预期及持续过久;CRK历史上的盈利情况不让人满意,但股价处在几年低位,离过去十几年最低位还高了一倍多……
https://xqimg.imedao.com/18dc4db749b2b7053fafef8e.jpg{查看图片}//@黑色面包:回复@子龙的枪:谢谢老朋友了,恭喜赚钱!这波周期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是否应该单纯靠认知去买入周期股?我记得当$Antero Resources(AR)$从16块跌到8块钱的时候,有一个球友问我,为什么你错得如此离谱。那时候我自己内心也是很痛苦的,因为我觉得压根就不该这么跌。我当时的回复是,市场很蠢,六个月前16块,现在卖8块,6个月可以影响一半的市值吗?
我不曾料想的是,就在这个公司的股价被腰斩到8块钱之后(注意,这时候公司已经从最高点66块跌了88%了!),还要再跌90%才见底!后来见底是0.77元。那天的底是怎么砸出来的呢?是因为有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一系列能源公司,包括AR,都宣告破产保护了。
也就是说,在自从AR 2014年上市以来,一路漫漫下跌,直到2020年3月才见底。我自己也没有跑完全程,用Range资源(RRC)去换掉了AR,因为我真的被跌傻了。我尽管在回复那位球友的质问的时候说是市场蠢,但我其实心里觉得最大的那个SB是我自己。
无论怎么说,我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么市场的价格出得如此离谱,一会64块,一会0.77块,总有一个是错的吧?不可能波动到如此离谱吧?哪有短短几年内含价值就这么上蹿下跳的呢?
但我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公司自从2020年3月触底以来,翻了50倍。所以,市场到底可以错得多么离谱?如果凭认知,凭NAV,凭中周期均衡,那8块钱的AR肯定是不贵的(假设不破产的话),3年赚5倍,这种收益给谁谁不想要,尤其是在过去半年成长股神话破灭的背景下。但8块钱买进去要跌90%+,然后再给你一个50倍的回报,这种情况下,你敢做吗?而且2020年3月份的时候债券都是按照面值的30%在交易了,NGL跟着油价全线崩溃,这种时候,作为一个股东,还不承认自己错了吗?但这个股东真的错了吗?所以,到底要不要靠认知去买周期股?尤其是如果帮别人理财的话,要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吗?西斯卡拉曼(号称小巴菲特)的团队精准地在底部清掉了AR,错失了一个40倍的机会,他们是真傻吗?
第二,介于第一点,我觉得以后的投资,我都不会给周期股一个很大的仓位了。因为控制回撤本来就是一个投资者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事。对市场的认知是第二重要的课(巴菲特)。这种投资经历,给一个投资人的身心其实是有很大的疲倦感。因为死磕能源,我在2019,2020年几乎只覆盖能源这一个行业。我还记得RRC 4块钱的时候我给管理层通过一个话,开玩笑说他们的分红什么时候砍,这么点分红在16块看的时候微不足道,到现在却已经是低个位数了。我也还记得我第一次和RRC的管理层的一名IR John Durham交流,那次RRC还有17块钱。当股价跌得天崩地裂的时候,我确实在情绪上觉得能源股要完蛋了,要完全歇菜了,因为跌得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有一个支撑。要知道,这是2019年,那一年标普跑了20%+个点,但每天,不论大盘怎么涨,能源股开盘跟一下,然后马上就砸;大盘跌,就砸得更厉害。其实这时候企业的管理层和我们一样无奈和无助,大家都想要弄个明白,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论只有,“the sentiment", "the sentiment"。很多人是2020年3月能源股见底,油价变成负数引起了市场的震撼后关注得我,其实前面这整整一年的历练,对我来说,可能才是最最宝贵的。这种内心的焦虑,疲惫,不知所措,惶惑,在事后看来都很可笑,但身处其中,确实是有其道理。我的日记本里现在还记载着2020年2月4日的一件事:那一天,标普系统性地降级了整个天然气行业公司的评级,从EQT到RRC,从AR到Ascent,从CNX到GPOR没有一个不降级的,而且把EQT, RRC, AR, Ascent, CNX的展望全部调整成了负面(Negative)。我当时理智层面已经觉得这个到底了,这些全都是熊市见底信号,但情感层面却只有”抑郁'两字可言。除了“晦气”,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自己,因为我知道我对能源股的认知,肯定是超过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每个公司的财务和成本情况我都熟稔于胸,那为什么赚不到钱?为什么会赔得如此惨绝人寰?
第三,和市场保持的距离。我在2018年年底开始密切关注能源这个行业,并且开始逐渐加码。那时候也读了不少行业里面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的逻辑。比如有一位很有名的投资了AR的基金经理说,AR的NAV是27美金/股,当前价格是16块,所以AR是很低估的。我当时就信了,后来发现,NAV计算的那条前瞻曲线,从3块钱降低到2块7,但到了2019年,整条前瞻曲线都下了3,甚至几年朝外都在2.5以下了,这时候再按照原来那条前瞻曲线去估一个成本较高(因为固定运输成本)的公司,显然就有失偏颇了,很快,到了2019年年底,AR的NAV就只有12块了,直接腰斩还不止。当时普遍的认知是,阿帕拉契亚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5,所以前瞻曲线以后再也不会超过3块了,大家所有的pro forma都是用很谨慎的2.7的中周期去跑。但现在呢?就在今天,天然气价格超过9块钱了。
只能说,当时的人不是傻子,现在的价格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有太多偶然(俄罗斯),运气(新冠导致页岩油井关停),和我们看不见的力量(先前连specialists都遗弃,而现在generalists趋之若鹜)。只能说,这个行业真的很难做,波动如此之大,每个股票的波动都好象是期权,去玩这种勇者游戏,真的值得吗?
第四,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一定是受限于自己的路径依赖。有一位从2012年开始做TMT的女生朋友,和我同年,在一个家族基金做,而这个基金是$腾讯控股(00700)$ 的早期投资人,早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说起来都是,哎呀,我们当年唯品会卖得太早了,只赚了10倍;哎呀,我们腾讯卖了以后一级市场入了字节跳动。然后左一句“可怜无助但努力”,右一句“我们只是命好”。是的,有的人就是命很好。而我入行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恶心透顶的周期,虽然活着回来,也算是有一个还拿得出手的收益,但你说我内心羡不羡慕那些命好的人,我是真的羡慕。一个32岁的女生已经取得了别人一辈子都无法翘首的财富,而我呢,买了一只腰斩腰斩腰斩再腰斩的股票,跟个SB一样。是的,后来翻了50倍,那又如何?体验过2019年那一年,现在无论是港股的大跌还是中概的爆锤,在那一年面前,真的都是如此的渺小而不值一提。
后来我才发现,这段经历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可能是一颗“平常心”。I am not that lucky dog, and I accept that, peacefully。
第五,如果有机会再做这个行业呢?我现在觉得,每天盯着盘面,紧跟标的,我不确定是不是就一定是最好的投资办法。这一点霍华德马科斯在《投资最简单的事》里也提过,巴菲特也提过,说“你不要和市场走得太近”。市场的歌声就像是赛伦的诱惑,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无论是本地的地产,餐饮,娱乐,还是其他服务行业,或者是通过一定的精神分散及其他兴趣爱好(比如芒格早年做了巨大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巴菲特喜欢有空就打打桥牌)去培养一定对市场波动的迟钝。“不要为平庸的机会出手”,或者说去寻找那些一眼定胖瘦的,夸张的,极端的,不可思议的,因为对手盘被迫出售或流动性危机造成的大跌机会,比如今年3月份的中概股,贝壳跌到过净现金,拼多多跌到过净现金的2x,YY跌到过净现金的1/2,等等,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机会,就好像2020年按照0.5x 前瞻FCF交易的RRC,或1-2x 前瞻PE交易的你提到的FANG。一个对标的本身认知非常深刻,或者知识很广袤而全面的个体,可能会因为对企业估值的极度有效的见解,在股价偏离内含价值30%的时候就下手,但殊不知,有的时候偏离度可以达到90%,而这样的一个机会,就抵的上拼命辛勤劳作好多年跑出来的阿尔法。当然这不是说不应该努力拓展能力圈,我只是想说,有时候一点偏离,不一定就是市场无效,因为偏离本身有反身性,反身性会让偏离变得合理,因此只有偏离连反身性都没有办法去合理化,或者说这种偏离的幅度之大已经让人觉得是无脑的了,可能这时候才是出手的机会。大机会,一辈子真的不需要几个。
第六,不要加杠杆。我知道一位退休了的华人,用他原来准备买沙滩别墅的600万美金,在11-7块钱的区间内买了AR,后来不断跌,不断加杠杆,最终爆仓,一辈子的继续,付诸东流。假设他的平均购入价格是8块钱,他如果没有加杠杆,现在已经是3000万美金的身价了。
说多了,供老朋友参考。

tigerfeng02-20 16:23

熊市往往超过预期,超过忍耐极限

飞翔的不胖企鹅02-20 15:46

没想到资源股有惊心动魄的案例,值得深思。当初负油价的惨烈我确实没关注,想想怎么可能负油价?如果用了杠杆的话,那些买油气股的都直接归零了。跌90%被平仓,哪怕接下来很快再涨50倍,也跟投资者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东东4v902-20 15:41

Mark

法自然02-20 15:33

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