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林和十倍股、通策医疗&国际医学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2回复:70喜欢:74

       国际医学的十倍逻辑,要从20年前的一家杭州的房产公司说起,那家公司和国际医学风牛马不相及,但是它的名字叫通策房产。

        那时候我还在念大学,一位师姐实习的公司接了个项目,是给一家叫通策房产的公司做CIS导入,那个时代CIS是什么估计都没人知道,在这里我也不解释了,不懂的自己查去。

     ( 师姐后来去了UT斯达康,再后来去了淘宝,天猫成立的时候她被调到天猫,离开阿里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来往”,也就是“钉钉”的前身,她负责品牌和推广,阿里美国上市后,她功成身退,离开了阿里,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后,被母校请回去,做了一个电子商务研究所的负责人。)

        话说回来,CIS比较复杂,VI部分由公司的设计总监负责,不需要操心,MI部分不是特别难,花点时间和老板沟通总能做出来的,难的是BI部分,这是家高速成长的民营房产公司,那是个房地产野蛮生长的时代,绿城也刚成立,遍地是机会,但是公司的管理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亟待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基本规范。师姐在的公司人手不够,也没什么专业人士,接下这个项目也只是因为老板是通策吕建明的同学,万般无奈,于是叫我过去帮忙,让我来搞定最难啃的BI部分。

        企业管理规范是最难搞的,尤其是初创公司,草莽团队,冲锋陷阵每一个都是把好手,但是团队协作、部门配合就是一塌糊涂。

        我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么个企业,高速成长,忙着赚钱都来不及,人又少,就100多号人,要做管理规范特别费劲,都是人的问题,大部分还不可替代。内部开了几次会后,我说这样吧,用最笨的办法,把公司里所有人都访谈一遍吧,累是累一点,100来号人,我来。

       于是我设计了个访谈提纲,一共就10道问题,现在只依稀记得几个了,比如:你对公司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公司发展到现在最大的契机什么?具体来说是就是哪个项目或者哪一件事造就了公司今天?在这件事中你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公司运营中最拖后腿的,或者是最难配合的是哪个部门?公司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什么?让你改变公司里的一件事,你会去改变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是吕建明是怎么一个人?

       我从最听老板话的总助开始访谈,一天一位,花了十几天把管理团队都访谈了一边,他们工作都忙,我是每天晚上等他们忙完再开始访谈,开始的时候都是九十点钟了,聊完差不多是十一二点了,我再整理访谈记录,每天写到凌晨三点。访谈的过程很有趣,当你拿着这样的问题去问一个初创公司的管理层,每个人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感慨,有的傲慢,有的激昂,有的牢骚不断,甚至有的人是脚架在桌上接受访谈的。而我那个时候特别感兴趣的是哲学和心理学,揣摩人心是初入社会的我最感兴趣的。同一个问题问完十个人得到的答案是可以相互验证,每一个问题都是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提问中的技巧,引导答案的技巧,聊天是门艺术,我把前一天得到的信息,作为第二天访谈的素材,反复的去引导每个人说出内心真实或者不真实但是针对的想法。同时,我也在阅读企业内刊,吕建明是杭大中文系毕业的,很有意思宋卫平是杭大历史系毕业,我们同属后来的浙大人文学院,这两人都非常有人文情怀,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特别浪漫的那种,毕竟80年代是诗歌的时代。做完这一切工作后,我跟师姐说,可以约吕建明开会了,我有把握搞定这件事。

        会议也是在晚上开始的,一番寒暄后,开始真刀真枪的交流。我从吕总的一篇文章开始唠嗑,那是关于一片柿子林的,位置在城西,那时候杭州城西大开发,绿城的各种桂,什么丹桂、紫桂、银桂、金桂、桂花城都在城西,通策在那也有盘,开发的时候推倒了一片柿子林,吕总颇为感伤,所以在内刊上写了篇文章作为悼念,讲的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坚定和辛酸。

(这里交代点历史和地理背景,杭州的城西是特别浪漫的,那里有一条西溪,两边都是桑田和鱼塘,可以乘这小船,摇着桨,摇着摇着就到了外婆家,郁达夫有一篇散文《西溪的晴雨》就描绘的杭州城西,这块美丽的土地在经历了十年的房地产大开发(破坏)后,终于在大大手上保护了起来,建成了当时最大的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后来阿里搬到了湿地公园边上,浙大也搬到附近,后来干脆这附近搞了一个未来科技城。)

       回到吕总梦中的那片柿子林,现在大家明白当那片柿子林被挖掘机堆倒时对于一位80年代中文系毕业的学子来说是多大的一种人文感伤。我成功的用一片柿子林在夜半十分,在吕建明的心防拉开一道缺口,然后我把和十几位管理层访谈的记录一份一份在会议室的大桌上一刀一刀的排开,一边排开的时候,一边说,这十几天我和他们都一一聊过天,问了他们十个问题,你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你觉得公司发展到现在最大的契机是什么?你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公司运营中最拖后腿的,或者是最难配合的是哪个部门?公司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什么?让你改变公司里的一件事,你会去改变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是吕建明是怎么一个人?

       我至今记得他看我的眼神。

       他没有去翻那一刀一刀的访谈记录,就是眼神坚定的看着我,没有情绪,就是特别的坚定。

       我笑了一下说,其实,这些东西您都不用看,我相信你非常清楚每一个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你知道每一个人是怎么干的,我也知道你要导入CIS的原因是什么?公司要发展,必须要向前,在向前的过程中必然会推倒一些东西,您也很清楚哪些不得不推倒的是什么?但是,这些都是和你一起创业的弟兄,你不能自己干掉他们,而我们,就是一把刀子,握在你手里,企业理念MI,企业管理规范B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淘汰旧的引进新的,消除阻碍,提高效率,保障企业前行。

       那一晚,我们没有深入聊天,他给我手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让我随时打他电话,说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包括财务问题。

        会上人很多,点到为止。

        后来,吕总又亲自推倒了一片柿子林,建设了一个湿地,通策房产消失了,通策医疗站了起来。人文精神不是砖块水泥能装的下的,就像宋卫平,绿城之后有蓝城,豪宅之后有乡愁。

        项目完结后,再未有联系,但是柿子林却在我心理扎根生长。

        后面的十年,我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公司,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失去了很多很多,最爱的人,最好的时光。

        再之后的十年,我流浪在这个地球,到处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终回到了原点,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安了家,定了居,小区的湖边有几个柿子树,却不成林。

       职业投资的生涯,闲散而无趣,研究企业的过程枯燥乏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看到了一个人:国际医学——刘建申,都是建字辈,一个同样推倒柿子林,但是最终去建设一片湿地的人,一个不走捷径选择HARD模式的人,一个人过中年还是义无反顾选择凤凰涅槃的人。

       在这里我不想讲任何关于国际医学或者通策医疗基本面的任何内容,没有深入的研究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讨论,没有一个一个深夜对一个企业细致入微的专研就去买入一只股票只不过是一个赌徒,而我选择做一个信徒,因为相信所以投入全部。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人有比我更优秀,我相信这个世界有的人比我更有使命感,比如巴菲特、比如李录,比如马斯克、比如董明珠、比如曹德旺、比如吕建明、比如刘建申。投资就是投人,投企业更是投人,不要去做一个财务报表投资者,现在的国际医学财报没法看,甚至明年可能ST,但是这又如何,只要你去深入研究,只要你看懂那个人在做什么,短期的亏损又有什么关系,特斯拉亚马逊微创医疗一直在亏损,但是又如何?你投资的是一个人带领的一群人,一个在改变世界或者改变行业的团队,这就够了。

        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勇气推倒一片柿子林。

        写在国际医学开启十倍之旅的前夜。

 @今日话题     @数说投资  

 $通策医疗(SH600763)$   $爱尔眼科(SZ300015)$    $国际医学(SZ000516)$  

全部讨论

$国际医学(SZ000516)$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020-12-25 01:15

每个人心中可能有好几片柿子林。推倒应该推倒的,守护值得守护的。需要甄别,需要勇气,需要坚持。$雅迪控股(01585)$ $保利协鑫能源(03800)$ $天能动力(00819)$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2020-07-13 00:15

谢谢你的文章,文笔优美,尽管没有繁杂的计算,但我相信企业的发展是要看人的,也要看数字后面的东西,看企业家的精神,坚持和梦想。谢谢你,坚定了我持股的信心,我相信民营全科医院的艰难,我也相信医院是一个好的行业,我也相信他的专业能力,因为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他可以作为陕西医院的代表出征武汉。我没有你这么大的格局,我看不到10倍,但不管几倍,我知道价值总会绽放,而此时,它还在底部。

2020-07-15 17:56

既然这么笃定,一定是早就买入了吧?4块多的时候你这么写,估计会带动一些人

2020-07-13 01:31

为什么不等明年盈利明朗了你再进来呢?非要冒着ST的风险?

2020-08-02 10:32

盈利性医院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暂时看不见,资本的扩张速度与盈利的培育需要把握好节奏,希望综合医疗领域也出现领头羊,十倍股。

2020-07-13 09:14

20年前的往事徐徐道来,不愧是浙大人文学院高材生,国际医学在A股具有稀缺性,业绩一旦证明,弹性很大

2021-07-01 21:36

正好我也和这价公司对上了

2020-12-29 20:10

看了好多遍的文章

2020-07-14 00:03

写的真好,不输于朱自清的散文,你不当作家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