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逻辑不是很好的票,买入的条件是要短期真的赚很多钱,而且分红大方,否则投资价值不是很大
今天看到国库司发布的今年1-2月财税收支情况。
A、国内增值税157867亿,同比增长6.3%;
B、国内消费税3568亿元,同比下降18.4%;
C、企业所得税10167亿,同比下降11.4%;
D、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2933亿元,同比下降21.6%;关税401亿元,同比下降27%。
可以看出1-2月份消费和进出口数据都不好。还有一组数据也能部分反应目前的经济状况。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份发电量13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其中风力发电量1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了30.2%,与水力发电量1367亿千瓦时基本相当。煤电发电量97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
正常来说,今年GDP目标为5%,发电量保持6%的增长是合适的。但是1-2月份发电量只增长了0.7%。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能看到今年经济发展的困境。作为股票投资者,这种情况下的投资机会如何呢?有没有什么板块其实是部分受益于经济发展不顺呢?其实是有的。那么就是火绿电板块。
为什么说经济增长不够强劲时,火绿电板块收益呢?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进口大幅回升。1—2月份,生产原煤7.3亿吨,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44万吨。进口煤炭6064万吨,同比增长70.8%。
二马点评:
结合上面提到的发电数据。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初步结论:2023年1-2月煤炭产量增长,进口煤数量增加,煤电发电量下降。供给增加,需求下降。今年煤价有望有较大幅度下调,煤电企业因此实现盈利。
在煤电发电量下降的同时,风力发电量1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了30.2%。
不了解中国电力结构的人可能不知道上面一组数据意味着什么。中国的电力结构为煤电、水电、风电、光伏、水电。其中煤电占据绝对优势,2023年1-2月份,煤电占总发电量的占比为72.29%。但是因为前几年的供给侧改革,目前煤炭产能增长满足不了用电需求。叠加部分煤矿开采成本较高,这导致了煤炭价格巨高不下。但是中国是市场煤,计划电。电费并没有随着煤炭价格提升而明显提升,因此煤电企业已经亏损两年了。
如何破这个局?需要依赖新能源的发展,主要是风光能源。然而新能源的发展也需要循序渐进,也有一个过程。短期内新能源虽然增速很快,但是基数低,增量部分无法满足全国整体用电的增量需求。还需要煤电有一定的增量。以2023年为例,如果今年用电需求增长6%。那么大致需要煤电有2%的增长。增长部分可以来自煤炭企业扩产,也可以通过增加进口实现。大致到了24年,绿电的增长就可以完全覆盖用电增量需求。那个时候就不需要火电增长了。
但是如果今年的电力需求没有增长6%,例如只增长3-4%。那么这种情况下,风光水核的增量部分就可以满足新增用电需求。当供给增长而需求不旺时,煤电企业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火绿电企业的第二业务板块是绿电,这部分业务是赚钱的,而且很赚钱。这部分业务的高速增长为火绿电企业带来了成长性。
火绿电企业目前是以时间换空间,如果短期内,经济增长不快,导致煤电需求增长不快。这不影响火绿电企业的绿电增长。但是会让火绿电企业的火电部分盈利。
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发展暂时不够顺畅的情况下,火绿电是短期收益的板块。
$华润电力(00836)$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
你如果回顾一下煤电的经营历史,就会发现跟A股指数一样,可能有不到一年的好光景,但是后面马上有4-5年的惨淡年度。计划经济就是没有规则和契约的经济,严格说来,公用事业类公司没有什么好的预期可以期待。
对于长期逻辑不是很好的票,买入的条件是要短期真的赚很多钱,而且分红大方,否则投资价值不是很大
你如果回顾一下煤电的经营历史,就会发现跟A股指数一样,可能有不到一年的好光景,但是后面马上有4-5年的惨淡年度。计划经济就是没有规则和契约的经济,严格说来,公用事业类公司没有什么好的预期可以期待。
市场煤?发改价格〔2022〕303号
兄弟,你的数据错了,企业所得税是增长11.4%。
散户一般喜欢走两个极端,一是盯盘,二是不看盘。
第二种里主要是割肉空仓后,不想重提伤心事。
盯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赌徒心态,希望这次不一样。二是预言家心态,希望自己想的能应验。
事物总是按着发展规律,股市也是,虽然股市的规律我们摸不透,但至少也有个大体的框架就是钱和物的互相纠缠影响。比如钱多了,东西自然就贵了。东西好了,钱自然也会流入。除此之外还有消息面的多空影响钱的流入流出,以及涨跌的影响反过来诱发人们想象编造出来的新消息。交易数据形成的各种分析曲线,以及为了迎合曲线的误导作用所制造出的各种交易数据。各种因素的反身性的相互交织影响,形成了真假虚实错综复杂的股市。
所以股市没有人能100%预测对。
在股市里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博弈,散户比起量化公募私募游资庄家,就是弱势群体。就像现实世界,很多人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大家长得都是人模样,住在一个城市,上同一个学校,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甚至见面还能打个招呼。而只有遇到事时才发现彼此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量化是以天为单位操作的,看短线的都比以纳秒为单位交易的计算机慢了一大步,从而一步错步步错,成了刀俎下的鱼肉。基金的考核期是一年,在一年的考核期内,大钱们为了争排名抢座位自己人都厮杀得热火朝天你死我活,你散户上来无非是送人头给别人长经验值。同样的私募的封闭期是三年,所以要保证,在期末能给业主们交一份漂亮的答卷,以保证下一个合同期多找几个主顾,在这期间当然吃散户比吃机构要容易些。
而且时间越短各方面的博弈越激烈,因为所有的人都想赚快钱,在快钱的赛道里,大钱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按说没有人敢碰这块蛋糕,但是散户就是觉得自己技高一筹,喜欢往这里面献身。所以可想而知,壮汉进去柴火棍出来。
很多人把价值投资定义为看未来三至五年的长线机会,不是说这个时间就能稳赚不赔,而是能够摆脱大钱博弈的主战场。啃有钱人嗦喽剩下的骨头,砸骨吸髓学着我们的老祖先,在野兽频出的丛林法则里,辟出一点生存空间。
当然如果三五年看一次盘,也不现实。时间太长可能会错过中间的波动大戏。
多长时间看盘合适呢,其实也不是看盘,而是看看有没有掉下来的果子,别烂了。从这个角度讲,一周一次快了点,一年一次慢了点,那就趁着来事儿的时候看一次,借着身下那点红,就当是给大盘沾点儿喜
其实很多机会不求也罢,机会常有而钱不常有。漏点机会攒攒钱也不是坏事儿。网页链接
同质化的企业,赚个估值修复?感觉长期逻辑不太行呀
电力股被衰退交易了
市场煤,计划电。。你是认真的吗,动力煤的长协不算计划么
炒绿电,观察一下只要是电都炒过一遍了。
现在歇菜了,都不行了,一荣俱荣。
需求不够,发展的又是风,光等。
火电更是没希望。
前两个月疫情和春节假长啊,煤矿春节没放什么假。不能只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