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时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市场整体有分化的趋势,新能源板块集体调整,而一些之前一直在边缘的概念最近的反应都比较热烈,比如昨天的环保,今天的数据安全。

出现这个现象,关键原因还是新能源这条大主线逻辑出现了比较大的裂缝,连环保这种典型的“渣男”板块,都开始蹭光伏的逻辑,这个赛道的拥挤程度可见一斑。

A股一直存在一个特点,就是经常性透支预期。

当一个板块市场热度较高时,往往恨不得几个月,直接把未来几年的上涨空间都透支了。当股价狂拉时,所有的参与者仿佛都杀了红眼,这时候提所谓的风险,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典型的就是汽车,包括了整车、零部件、轻量化一堆。

在汽车下乡政策推行以来,二级市场的汽车板块已经非常拥挤了,像中通这种一个月卖个四百来辆的,愣是在大胆投资者的合力之下,短短两个月涨了8倍。

在我看来,汽车整车并不是一个能持续产出高收益的行业,传统燃油这样,新能源汽车也存在这个问题。现在的新能源整车行业,有点像手机在智能化之前的样子,老大诺基亚,山寨机一大堆,大家各有各的活路。

现在的新能源车整车,除了我们熟悉的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之外,还有很多我们听都没听过的整车品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作为新能源车整车品牌,大家出现的时间都不长,除了一两个巨头已经存在核心竞争力之外,其他的品牌力都不够,你想一直卖的好,就需要不断推出爆款,可爆款并不是想推就能推的,研发的进程根本抵不住激烈竞争带来的市场抢夺。

一些新推出的品牌往往具备后发优势,往往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想长时间赢下去,要是没两把刷子,难度很大。

一旦将下去,消费不佳,就很容易出现量利双杀的戴维斯双杀局面。现阶段的新能源整车,我认为需要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另外像汽车一体化压铸,确实,这是个趋势,当前的市场体量在30-50亿左右,2025年也许能达到300-500亿,这里我写的是也许,从短期股价变化来看,市场对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

但我告诉你,这个产业的平均毛利率只有不到20%,做为TO B的零部件,基本没有对客户的话语权,完全就是以量补价的存在,一旦量没起来,业绩兑现就很难实现。

就跟我昨天说的,这类板块短期的大涨,往往就是到了要拍毕业照的时候了。

就说这些,谨慎乐观,我是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