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成都银行股价即将站上净资产上方之际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116喜欢:43

成都银行(SH601838)股价将向净资产19.50元发起冲击,按现在银行股的趋势,成都银行突破2025年1季度净资产19.50元是水到渠成的事,招商银行至从突破1PB42.26元后,已经连续16个交易日稳稳站上其净资产以上,今天其收盘价为43.36元,为啥招商银行最先站上净资产上面,因为招商银行名气大,过去的银茅和银行股的绝对龙头,再加上其不低的ROE,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35%的派息率,非息收入占比高,资产质量不错、各权重指数的最重要的成分股等等,吸引了保险、社保,外资,公私募基金的大量配置。机构要想配置银行股,招商银行就是最主要标的之一。站在机构的角度,配置招商银行属于政治正确,另外,其H股还比A股贵3.31%也预示着国际资本也是比较认可招商银行的竞争力和估值的。

既然招商银行的估值水平得到国内外各大机构的认可,现阶段估值、股息率、营收、规模、业绩增速,资产质量等更优的一部分城商行就显得相对比较低估了,进入2025年以来,各大券商、基金公司、保险、社保机构几百次的去江浙、成渝、山东一带的城商行、农商行调研,然后就引发了最近这些优秀的城商行、农商行股价上涨的戏法。这其中证监会推出的基金公司新的管理办法起到一个引子和催化剂的作用,过去十多年来公墓基金凭借着其资本占市场最大,占据着A股市场最大的话语权,他们追赛道、抱团操纵重仓股、小盘股、以及科技、消费、医药等标的,其重要持仓大''A‘’走势层出不穷,利用基民投资知识不足,难以克服人性的缺点等原因,大势收割基民财富,甚至形成了基民几百亿上千亿的亏损,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则是几十亿或几亿的收益的不合理现象,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进行了很多反智和伪夹头操作。不合理的不能长期存在,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新的制度中长周期考核、业绩与比较基准、收费收入挂钩等举措将基本改变过去那一套靠收割股民基民韭菜盈利的旧模式。

主动公墓对银行业的低配是非常严重的,股市生态改变后,这些低配的行业慢慢的都会加上来,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按监管层的说法,会实行新老划断,过去的还是老办法,新发行的基金要按新的制度来,过去的基金也可以逐步的改变来适应新制度。方向已经明确,我看了基金公司老总的发言,对该管理制度都是大力拥护并计划全部适应的,谁会与政策对着干呢,谁执行的好,谁就能大力发展,先人一步。主动公墓那些基金经理们,对标的的认知还是高出我们一般投资者的,在银行股内,谁好谁坏,一拉财报不就出来了吗?既然要配,肯定要配股息率高,ROE高,成长性高,资产质量好的银行标的,这也是最近这些优秀的城商行、农商行股价有所表现的原因。他们几乎没什么大的回调,现阶段国家队和个人散户买入的肯定不多,保险资金主要买入部分低估的H银行股,我想最近净买入者应该就是这些主动的公募们和部分嗅觉敏感的私募们。我们可以看看最近平安银行等就没有怎么涨,还是基本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保险资金、公私募基金掌握着天量的资金,随着这些长线资金的进入,这些·优秀且低估的标的会迎来一个较长时间的建仓期,成都银行下周就有可能站上净资产以上,今后到了2025年2季度,股价还会随着净资产的增加而上涨,等过了1年半载,我们想买到1PB以下的成都银行可能就是一种奢望。

不用急,对于这些优秀的城商行,比如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包括齐鲁银行等都会慢慢的向净资产靠拢,有闲钱的个人投资者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挑选,在现阶段,这些优秀的城商行,包括部分农商行的估值还与6大行,9大股份行差距不大,甚至有所低估,最后都会上来的,至少在估值上要赶上来,甚至超过,毕竟市场生态正常了,这些基金经理们,还是会正确的估值和投资的,优质优价嘛。

以上是从政策、资金、市场来说的,其实从银行股本身基本面·来说,其行业也具有周期底部,息差底部的特征,以这次央行降准和降LPR10个基点来说,存款利率降幅则是大幅超过LPR降幅的,这对于银行股的净息差是个明显的提升,也说明了银行股贷款利率再往下降幅是有限的,不然不会仅仅只降低10个基点。银行股周期底部和净息差底部阶段,也是买入银行股的有利时机。等息差拐头向上时,过去规模的高速增长都会转化为营收和业绩的增长,我常说,银行业营收和业绩的负增长不是银行业的常态。其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表明,银行业就是一部营收、规模、业绩长期随国家GDP增长而增长的历史。

现在投资银行股比存银行强,特别是买入优秀且低估的优质城商行·标的,更是风景这边独好。

银行股股价站上净资产上方并站稳不是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翼虎- @夏至1987 @ericwarn丁宁 @估值的救赎 $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杭州银行(SH600926)$

全部讨论

按合理估值,成都等优秀银行,都可以值1.5倍pb以上。
但市场的偏见长期压制他们的估值,使他们长期破净。
很多银行股友急切地希望靠估值的提升赚点儿快钱,我倒是觉得不用太着急,等真的涨上去了,真的涨到1.5pb以上的时候,举目四望,可能都不太好找到这种能让人安心持股,夜夜安睡的股票了$江苏银行(SH600919)$ $杭州银行(SH600926)$ $成都银行(SH601838)$

我有成都和招行,成都牛X,招行拉胯,成都带带招行吧,$成都银行(SH601838)$ $招商银行(SH600036)$

银行的行情在不紧不慢的演泽中。我想第一步,首批优秀银行突破净资产;然后中等生慢慢跟进,也一个一个的有序的突破净资产;接着市场目光会寻找净资产以下的银行,三七二十一买一点再说。那么经常考试不及格的几个银行会一会突破净资产呢?应该会留几个。这时,优秀银行的PB会是多少呢?1.5 PB以上,那是肯定的。2 PB? 2.5 PB?...... 视市场的狂热度及大盘行情的深度而定。

05-30 19:10

说到成都银行与招商银行的股价,我曾经2024年5月15.91元卖出成都银行,全部35.41元买入招商银行。以2025年5月30日计算,大约1年,成都银行上涨了22%,招商银行上涨了23%。感觉差不多。未来怎么样不知道,希望大家都不涨,让我分红复投买多点股票。$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05-30 20:17

好像有个叫太原的V,做成都银行挺有名,说啥最多0.7PB。都是一时的小鬼

同是低估值的保险,为啥变现这么拉胯,基金不买吗?

05-30 16:41

第一

很多人都看到当下银行账坏增加资产质量不太好,不看好银行股。
说明他们对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他们比多数投资者风险意识要强这点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
我是做银行业务的,我非常清楚银行的坏账这两年增加有点多,因为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银行股基本面确实也在变差。但是这并没影响机构外资抱团银行股的信心,因为在千万家银行中能登顶上市的43家绝对是中国最优质的银行,如果担心它们都会暴雷,那国内99%的地方银行一定在它们前面就出事了。
银行,是万业之母,是所有行业联接的载体,是国家信用的基石,有政府兜底国家背书,我们的国情银行批量出问题,这可能吗?除非......,所以有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就算有问题,国家可以无限注水确保万无一失。银行,就是造房子的地基,那是绝对不可能出大问题的。
能认识到银行的困境,就看不到其它所有行业的处境吗?有什么行业比银行抗风险能力强?除了银行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市场超低风险偏好,外资都抱团安全性能最好的银行来防御未知风险,这正是聪明资金对形势分析判断的结果,防守才是机构投资者认可的最好进攻。每次下跌都是银行护盘是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如果连银行都觉得风险大,最好就不要炒股了。当下的经济状况,其它行业的风险跟银行比不在一个维度上。

05-30 21:51

完全同意

都很厉害,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