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Index - 华兴一级市场温度指数报告(第六期)2024年H1篇|华兴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2022年第一季度伊始,华兴已接连六次推出CR Index华兴一级市场温度指数报告。每季度,我们均携手数百位市场投资人,深入调研,倾听他们对市场的真实声音。我们运用持续、可比较的数值化问题,将市场情绪转化为数字化表达,从而提供更加实时、动态的市场反馈。每期报告,我们还针对当前市场热点增设专题,为读者提供一手的时效性信息,助您洞悉市场动态,把握市场脉搏。

以下,enjoy~

1

一级市场整体情况

细分赛道热度

上市及退出预期

投资策略变化

2

细分赛道观点访谈

“作为投资人,我们今年还能做什么”

3

专题内容调研

投资人出海洞察

二级市场视角与展望

1

一级市场整体情况

细分赛道热度:所有赛道的交易活跃度相比去年有所提升,投资人态度相比去年明显积极;新材料赛道持续蝉联投资人关注热度第一名,AI应用与大模型、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

上市及退出预期:一级市场投资人普遍预测A股大盘将横盘震荡,A股上市仍是主要的IPO退出渠道,同时对港股IPO保持灵活态度。

投资策略变化:机构在去年对新项目出手次数维持谨慎,但预计今年出手次数和规模的策略将相对分化,整体偏向谨慎乐观;但投资项目的执行周期普遍还在3-6个月,同时在今年有可能会进一步拉长。

2

细分赛道观点访谈

围绕“作为投资人,我们今年还能做什么”这个话题,从细分方向、阶段策略、或者不同产品等维度收集投资人观点,并按照各个赛道进行呈现。

3

专题内容调研

投资人出海洞察:不同类型的投资人对出海主题表现出浓厚兴趣,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成为关注焦点。投资人出海投资活动频繁,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消费品、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等领域;但也对地缘政治风险、当地市场天花板及项目退出渠道等因素产生担忧。

二级市场视角与展望:在海外中资股部分,投资者对2024年海外中资股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会有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是在港股和美股市场中;在境内A股部分,A股投资者对2024年市场整体持稳中向好的预期,特别看好AI科技领域,同时关注主板市场的投资机会。

彩蛋:本部分核心观点总结,由华兴客户智谱AI公司的GLM-4产品通过提炼完整报告内容自主生成。

受限于篇幅,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此次报告中的市场整体情况及部分赛道投资人观点访谈,后续细分赛道调研将在完整版报告中呈现。完整版报告可发邮件至FSG@huaxing.com获取~

本期调查问卷工作收录时间为2024年4月初至4月下旬,共得到超过150份有效反馈,参与问卷的投资人整体画像如下:

投资人画像数据

>

各个赛道今年交易活跃度相比去年都有提升,投资人上半年态度明显更为积极,对各赛道一二级估值倒挂幅度的预期也大幅收缩

各个赛道今年交易活跃度相比去年都有提升,投资人上半年态度明显更为积极:

投资人对于今年以来全部10个大行业赛道交易活跃度的打分都高于去年下半年水平,表现出比去年明显整体更为积极的态度;AI科技及应用赛道仍然是当下最具成长性和交易热度的领域,也是唯一活跃度超过7分的赛道;半导体、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泛硬科技制造业赛道的交易活跃度普遍仍相对活跃;此外,仍坚守在消费互联网等2C领域的投资人,从活跃度打分来看当前整体的状态也好于去年

投资人对各赛道一二级估值倒挂幅度的预期也大幅收缩:

整体来看,投资人认为当下市场一二级倒挂的价差相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收缩,一级市场各赛道整体估值水平持续趋向合理:半导体、AI、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车等赛道的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虽相对仍较高,但除了半导体赛道外其他均回落至7分以内并且与二级市场估值趋近,其中AI赛道在二级市场也持续火热,使得投资人认为一二级仍具有利差空间;而消费和互联网等赛道一级市场估值也调整得更加合理,存在不少结构性的抄底机会待更多投资人挖掘。

从投资人想要布局的二级细分赛道来看,新材料赛道连续三期调研蝉联第一,机器人/具身智能热度持续攀升,AI应用与大模型被更广泛类型的投资人高度关注,此外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概念也占据今年一级市场赛道热榜。

投资人对未来3-6个月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的预期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基本一致,AI科技与先进制造业预期仍然是下半年最受投资人看好的两大方向;同时投资人对不同赛道的企业在新一轮融资时估值涨幅的容忍度明显分化

投资人对未来3-6个月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的预期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基本一致:

投资人在各个赛道对未来交易更加活跃的可能性打分相比去年下半年基本都有小幅上涨,但整体变化不大;AI科技与先进制造业预期仍然是下半年最受投资人看好的两大方向,打分均在6分以上。此外还在坚守消费互联网赛道的投资人,经历了接近2年的低谷调整,对该领域未来的预期变得更加积极

投资人对不同赛道企业在新一轮融资时估值涨幅的容忍度明显分化:

面对消费、互联网、企业服务与医疗等领域的企业时,超过60%的投资人认为企业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应该与上一轮持平不要上涨;而投资人对估值涨幅接受度最高的仍当属AI科技领域,仅有11%的投资人选择接受该领域企业flat round融资,而绝大多数可以接受50%以内的估值涨幅(比例超过70%),甚至面对估值涨幅超过50%或者翻倍的企业时仍有接近10%的投资人认为合理,这较高的估值容忍度也符合该赛道企业目前快速发展、不断突破的现状。此外面对先进制造赛道的企业时,投资人对估值涨幅的容忍度同样较高,但由于制造业企业本身受增速相对较低的影响,绝大多数投资人能接受的企业融资时估值涨幅也在30%以内。

投资人面对不同赛道企业时,要求可以达到内部过会最低门槛条件的财务数据表现有较大差异:

整体来看,偏制造业方向的企业对利润要求普遍都较高,比如新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作为典型的A股审美标的,投资人更偏好有千万元量级以上的规模化利润、可以用P/E呈现估值逻辑的项目,在这两个赛道选择该类财务表现作为机构内部过会门槛的投资人比例均超过30%;关注消费零售领域的投资人,同样将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利润作为最重要的判断和过会标准之一,体现了消费领域投资人近两年愈发理性、回归消费品生意本质的投资逻辑;在医疗赛道,随着近两年各种因素叠加陷入低迷状态,市场对创新药的投资仍然谨慎,而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水平也越来越被医疗投资人所看重

对企业持续亏损接受度最高的三个赛道分别是AI科技、半导体产业链与B2B产业科技,尤其AI领域整体偏早期,仍处在底层技术不断研发迭代、但应用和商业化场景仍不成熟的阶段,投资人普遍对亏损的容忍度很高;而半导体领域由于存在大量设计类公司,在企业发展前期高研发投入、持续亏损也是常见情况。此外2C互联网、企业服务等领域同样由于其行业特性,投资人普遍对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要求明显更高,因此对于这些赛道企业一定程度的亏损也具有较高的包容度

一级市场投资人普遍预测未来3-6个月A股大盘将保持横盘震荡,继续走低的可能性很低;A股上市仍是大家未来项目IPO退出渠道中最主要的选项,而投资人对港股IPO也普遍保持一定的灵活心态

一级市场投资人普遍预测未来3-6个月A股大盘将在当前3000点左右横盘震荡,继续走低的可能性很低:

整体来看,有超过75%的投资人认为A股大盘将在当前点位小幅震荡,该比例在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选择中均差异不大;整体仅有4%的投资人u预测未来将会进一步下跌,明显少于预测大盘反弹走高的乐观派,体现了一级市场投资人对A股谨慎乐观的态度

A股上市仍是一级市场投资人未来IPO退出渠道中最主要的选项,而投资人对港股IPO也普遍保持一定的灵活心态:

与去年下半年基本一致,整体关注A股作为最主要退出市场的投资人比例超过60%,以国资和地方政府基金为代表的人民币基金由于其天然的资金属性和投资领域仍然高度聚焦在A股市场上市,而随着A股审核趋严的形势下,各类投资人对港股仍然保持着相当比例的关注,未来可能在A股上市不顺畅的情况下灵活谋求转向港股IPO的机会

2023年大多数机构新项目出手维持在个位数水平;今年不同类型的机构在出手次数和规模的策略上相对分化,整体偏向谨慎乐观

>>

2023年多数机构新项目出手次数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整体来看,接近2/3的机构在去年对新项目出手的次数不足10次,其中45%的机构出手次数低于5次,另有22%在5-10次;同时尚有5%左右的投资人在去年没有新项目投资,尤其是参与调研的美元基金,有接近30%的比例在去年没有出手新项目,剩下70%也仅出手不超过5次。以国家队和地方政府为代表的人民币基金相对出手最为活跃,甚至有超过10%的国资基金在去年出手超过30个新项目,再次体现了国资背景投资人在当下市场的重要程度

今年不同类型的机构在出手次数和规模的策略上相对分化,整体偏向谨慎乐观:

从今年出手数量的预测来看,整体超过60%的投资人认为今年会跟去年保持差不多的出手次数。具体来看,美元基金由于近两年整体的收缩与投资放缓,普遍投放压力增大,预测今年会显著增加出手次数的机构比例明显压倒会持续减少出手的机构;此外早期的市场化VC基金和国资基金仍有超过20%的投资人选择在今年进一步增加出手次数。从今年投资规模的预测来看,不同类型机构间的策略则更为分化:美元基金同样明显在态度上表现得更为积极,计划在今年增加投资规模的投资人明显多于计划缩减规模的投资人;此外国资和地方政府基金中也接近半数(47%)选择持续加大投资规模。但在其他类型机构中,选择增加或缩减规模的投资人分布则较为平均。

各类机构2023年项目平均执行周期在3-6个月;而在今年该执行周期被投资人普遍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拉长

各类机构在2023年项目平均执行周期在3-6个月:

整体来看,去年目前各类机构项目平均执行周期在3个月左右与6个月左右的比例都超过40%,与去年调研结果基本一致。从不同币种来看,美元基金的项目执行周期呈现明显分化,其中有14%左右较活跃的机构能在1个月左右完成投资交易,但也有同等比例的机构选择单个项目的执行周期达到9个月甚至更长。从不同机构类型来看,国家队基金的投资周期相对市场化PE、VC等机构较长,接近60%的投资人选择执行周期在半年左右,另还有超过10%的国资投资机构选择其项目执行周期在9个月甚至更久;市场化VC与PE基金的整体周期相对较短,3个月以内完成工作的比例均接近60%。

在今年该执行周期被投资人普遍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拉长:

未来3-6个月,有接近60%的投资人预期项目执行周期会增长,审核会更加谨慎;超过35%的机构预期项目执行周期无明显变化。反映出一级市场投资人对项目质地的把控标准趋向于更加严格,企业的融资周期也或将进一步拉长。

作为投资人,我们今年还能做什么?

我们今年还会持续看好并挖掘agent领域,认为其在未来AI世界中可能成为最重要的交互载体,可以真正地释放LLM的潜能,为2B和2C等细分领域地企业带来巨大变革。”

——某双币VC基金 管理合伙人

“作为资金体量并不大的VC基金,我们今年主要关注大模型作为一种基础能力,如何与应用场景相结合,解决用户和客户的需求。比如团队背景之前做垂直领域、原本更多的knowhow在产业里面,现在更多用AI进行赋能为产业内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类型的项目,觉得可能在当下更值得看。”

——某头部双币VC基金 董事总经理

“在具身智能领域存在两种机会,一种是非共识情况下的原点,但现在共识上升得太快了,很多媒体都专注曝光这一块,导致我们在原点阶段没来得及买太多;另一种是谷底机会,就是跌下来之后,但这种判断比较难,比如后面大家发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不明,但如果你真的发现有些场景开始work,也比较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非共识的,那么就可以比别人大胆、勇敢一点;我们今年对具身肯定还是期待能够低成本投个5、6家,但也有可能现在最适合做产品的人还没进场,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stay in the game,不要过多下注,单笔也别投太多。

——某头部双币VC基金 投资董事

“我们今年会重点下注具身智能领域,因为在具身领域没有什么海外的作业可以抄,同时中国在制造业产业链层面具备比较优势,可以谈得上是真正的自主创新,应该可以诞生属于自己的具身智能公司。从投资逻辑上讲,我们需要明确看到投进去比如一年后的时间内,企业有什么milestone或者关键节点的突破来实现mark up。”

——某头部双币PE基金 副总裁

作为投资人,我们今年还能做什么?

我们今年在内部主要力推氢能方向,出手的确定性比较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氢能在政策上目前是国家所鼓励的方向,且相比于能源领域其他较为成熟的方向,氢能目前还具备较大发展潜力;2)我们整体的投资逻辑还是选一个大的赛道,从应用端看起,观察到应用端的机会之后逐步往上游切,我们已经在氢能的应用端/场景端做了布局包括氢车等,由于观察到下游的场景端有确定性的机会,目前会沿着产业链往上游布局;3)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比较看好氢储运、加氢站的机会,观察到加氢站未来一定会规模上起量。

——某头部人民币基金 合伙人

锂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基本都需1-2年才能走出产能过剩周期,近几年盈利能力都面临挑战,叠加上市退出的不确定性,我们觉得新能源产业估值体系到了要重塑的时候,今年出手新项目也会更加谨慎和现实,会重点考察标的公司技术壁垒及独特性、订单及收入的确定性、上市退出路径是否清晰以及兜底保障等。”

——某国家队基金 投资总监

“从行业长期来看,新能源市场规模巨大,能源(无论是风能、电力等)持有方都有创造可持续性收入的潜力,因此能源的基础设施一定是未来大方向。从短期来看,今年好好休养身体!等待着行业周期回来。

——某人民币早期基金 董事总经理

作为投资人,我们今年还能做什么?

“我们认为消费领域,传统少数股权投资等待企业成长IPO赚钱的时代逐步过去,无论是并购或者少数股权,更多倾向于资金和资源双重注入,例如投资后帮助企业做行业并购,或协助企业成立JV公司出海,推动企业更高速增长,从而获取收益。”

——某头部双币PE基金 董事总经理

“在IPO窗口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类资产退出的形式必须更加多元化。今年我们在投资时会重点考虑消费企业的潜在并购价值,并探索以分红和回购获得收益的策略。”

——某专注于消费领域投资的VC基金 投资总监

今年我们在出海消费方向主要想看含有科技属性的两类公司:一是能做出极致大单品的企业,二是能构建多品类矩阵的企业比如倍思。针对第二类,我们现在还在找音频、视频等方向能成为大几十亿或者百亿美金体量的公司,围绕同一个主题能够持续布局品类和产品线。对于多品类矩阵的企业,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投资逻辑,核心会看团队组织力的天花板,因为产品矩阵式需要很强的组织化、体系化能力,研产供销都要高效复制和扩张,而人的管理能力是边际效益递减的,所以对这类企业founder和管理团队的心智要求很高、管理形式要很成熟。”

——某券商系基金 董事总经理

为打破增长瓶颈、应对逆全球化风险、配置资源更好的降本增效等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以出海作为新的发展方式,承担着募、投、退压力的投资机构,也更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我们尝试通过调研回答:投资人最关注的海外地区是哪里?不同类型的投资人涌入出海赛道的原因事什么?在投资出海项目时又有什么核心考量和严峻挑战?

此外,我们也继2023年初第四期调研之后,再次开展了二级市场投资人视角联动的专题。我们尝试通过调研回答:不同类型的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对海外中资股和境内A股今年的预期如何?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境内外IPO的态度是否有差异?投资者会在今年青睐哪些不同板块、不同行业?

以上两部分投资人出海洞察和二级市场视角与展望的专题,敬请期待本次市场温度调研报告的后续系列为您一一呈现。

免责声明

本文由华兴泛亚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连同其关联公司,统称“华兴资本”)编写,为华兴资本《CR Index - 华兴一级市场温度指数报告》的调研结果整理,谨供接收方作参考用途,并非作为也不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地区对任何证券的研究报告,并非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的邀请或向任何特定人士作出邀请。本文没有把接收方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求考虑进去。接收方不应仅依靠本文,而应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投资决定,并在作出任何投资行动前,咨询专业意见。

本文所载资料的来源皆被华兴资本认为可靠,但华兴资本概不担保本文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新近度。本文所载的见解、分析、预测、推断和期望均截至本文的发表日期,且可能在未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调整。华兴资本与本文所提及的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或寻求业务关系,因此,接收方请知悉可能存在的影响本文客观性的利益冲突。华兴资本不对因使用本文而承受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文受到版权和资料全面保护。华兴资本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