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7喜欢:13
关于伊利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我发表一下自己长期的观察、跟踪调研以及思考后的看法
1.中医说牛奶寒凉不适宜饮用?
这个观点对于脾胃寒凉的人来说貌似正确,但是脾胃寒凉本身是一种病,应该要去治,跟牛奶本身没有关系。关于这一点我最深有体会,我自己曾经就是脾胃寒凉的人,吃柚子和青菜以及冰冻的冷饮等普通食品吃多了一样会拉肚子或者肚子疼,哪怕路边吃一个手抓饼(含有生菜或者一点生水)都会肚子不舒服。可以看出,脾胃寒凉是一种病,吃很多东西特别寒性食物都会不舒适,而牛奶也恰好是有点寒性,因此脾胃寒凉的人不适合喝太多。
后来我把脾胃治疗好以后,一直喝牛奶没有发现任何不适宜。
2.中国人只喜欢喝豆浆不喜欢喝牛奶?
这种说法我认为不正确,首先豆浆相关产品的营收远远小于牛奶和乳制品,因此这个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另外,豆浆大部分是早上喝一杯,而且喝的人群占比也不大,而牛奶是一日三餐都可以喝,很多睡眠不好的人群睡前还会喝。更不用说其他的奶粉、奶酪、乳饮料以及冷饮雪糕等还有很多消费场景。因此豆浆的消费量百分百是不如牛奶以及乳制品产品的。
最后,豆浆普遍2元一小杯,而牛奶如果一箱一箱买回家平均一盒也就2元左右,当然在早餐店散卖要3元左右,对比一下豆浆相比较牛奶也没有太大价格优势。通过观察,大家都能感受到豆浆在小时候喝的人多一些,而这些年喝的人和喝的频次越来越相对少,而牛奶的情况则是相反,以前喝的人少,现在喝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很多人攻击伊利,说中国人只喜欢喝豆浆不喜欢喝牛奶以及乳制品,明显是不正确的。因为无论从营收还是从身边生活习惯观察,都证明形势是对牛奶越来越有利。
3.成年人不适合喝牛奶和奶粉?或者喝牛奶对成年人身体不好?
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婴幼儿那么小都能喝牛奶和奶粉,成年人身体那么强壮反而不能喝?这种说法于情于理都很谬论。
4.中国乳糖不耐受人群多,所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到顶了?
乳糖不耐受可以喝伊利舒化奶等相关产品(有的乳糖不耐受喝酸奶也没有不适),另外根据相关权威数据真正乳糖不耐受人群占比非常小。
5.中国液态奶市场规模到顶了?
我专门把液态奶的规模和每个人每天喝2瓶计算过,相当于中国现在只有1亿到2亿多人每天喝2瓶牛奶。而中国现在是14亿多人,我觉得未来保守起见最起码能培养出3亿到5亿人群每天喝两瓶牛奶。那么市场规模最起码有2倍以上增长空间。
更何况,很多人把乳饮料是当饮料喝的,还有伊利在东南亚也有6亿人的市场,所以那些因为最近两年疫情和大环境不好下乳制品增速变慢,就认为市场空间到顶的说法明显是不客观不够靠谱真实的。你仔细对比各行各业,最近几年能像伊利这样保持营收和利润不断增长的真的很少。最后,伊利是乳制品全方位综合实力最强的龙头,份额提升也是伊利未来营收和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6.乳制品过了快速成长期?
其实2021年液态奶当年还增长了14%左右,这么大的规模增速那么高对应的增量非常大。这两年营收增速确实下降,以前乳制品行业增量大,一方面是基数小,所以增速看起来高。比如10年前2013年伊利营收增长13%左右,对应的增量营收是50亿左右。而现在伊利的营收是1200亿左右,哪怕增长5%,对应的营收就是60亿元。
未来伊利的营收大概率也就是4%到9%左右的年均增长,消费和经济比较强的年份可能有12%到15%左右增长,但是一般就是4%到9%左右增长。净利润能保持12%到17%左右年均增长,净利润之所以能两倍以上于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行业价格竞争的趋缓,还有伊利的规模效应成本效益,以及整个乳制品形势对伊利越来越有利,最后就是伊利的高端和高毛利率产品占比越来越大带动净利率和净利润提升。
7.乳制品没有差异化不值得投资?
乳制品差异化小主要是在白奶上,白奶也是价格竞争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但是即便是白奶,伊利相对其他企业也是有一些品牌溢价的。其他的产品,比如酸奶、婴儿奶粉、舒化奶、儿童牛奶、雪糕以及冰淇淋等,品牌和差异化还是较大的。
另外,我们观察国内的食品龙头海天味业农夫山泉,他们也没有什么差异化,净利率一样可以做的非常好。在看看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等食品龙头,他们也没有多少差异化,市值估值也几万亿。我们再仔细思考,真正垄断和差异化的行业真的很少,我们平常看到的石油、天然气、银行、医药、快递、养猪等各行各业,也没有什么差异化,但是仍旧产生了很多几千亿上万亿的龙头,因此即便是差异化在小的行业,只要运营好管理层优秀品牌强大,也是有很多优秀公司值得投资的。我再次强调门槛低或者差异化小的行业,不见得就能做好和运营好,比如同样送快递中通快递一年净利润90亿,而申通快递一年只能赚3亿到5亿元。或者你想想农夫山泉,它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水能有多少差异化?但是它市值一度高达6000亿,目前也有4000多亿。所以差异化小并不是投资最重要的因素,投资到优秀的公司和管理层,即便差异化在小,它们也能创造出不错的利润和效益!
$伊利股份(SH600887)$

精彩讨论

风火轮奥03-24 19:28

豆浆不加糖会很难喝,并且我国居民普遍缺钙,牛奶优势补钙佳品,自然慢慢喝牛奶的人会越来越好的。

t不走寻常路03-24 18:47

优秀

清风斐扬03-24 19:10

最关键一点:牛奶钙含量高,中国成年人不喝牛奶的话普遍钙摄入不达标,需要至少每天喝250ml牛奶;豆浆钙含量太低。

未来的路803-24 19:31

牛奶是平性的食物,味甘,入心、肺、脾、胃经,能够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不是寒性的食物,并且牛奶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钙、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都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

吉祥如意298745107003-24 21:29

早餐两瓶舒化奶煮鸡蛋,晚上打球舒化奶瓶当补水

全部讨论

办公室同事家两个女儿,都在上小学,同事说,她们都把牛奶当水喝。
其实从90后开始,喝牛奶的习惯都慢慢养成了,更不用说00后-10后-20后,毕竟牛奶是健康食品,未来人会更加看重健康。
这也是我为何认为人口老龄化并不能作为伊利增长停滞的理由。因为老人本身就不怎么喝奶。
当然,伊利有问题,乳制品属于快消品,伊利的主战场-液态奶,价格战还是很激烈的,利润水平受到压制。国外乳制品价廉物优,也是伊利的潜在威胁。而且在国人心目中,国产乳企的形象还没有彻底扭转。总之,伊利想要更进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它还没法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成为世界名片,护城河还不是很牢固。好在以潘刚为首的伊利管理层还是很能干的。如果将来中国能诞生一家世界级的消费企业,伊利是一个备选项。期待伊利未来的成长!

讨论已被 小谢价值投资 删除

03-24 19:35

中医乱说,牛奶里面又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又有可以促进发育的雌性激素,还有各种抵抗病毒的抗生素,每天一杯奶,又营养又抗病,看一下中国的老人小孩,身体素质一代比一代强,医院都快没生意了

你这属于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03-24 19:13

伊利股份,每股到70元,大部分人就觉得你挺好的,你是对。太多人不配投资伊利股份。没有研究能力。一个是智商不行,一个是没有那个命。面相不好。

03-24 21:25

"我专门把液态奶的规模和每个人每天喝2瓶计算过,相当于中国现在只有1亿到2亿多人每天喝2瓶牛奶。而中国现在是14亿多人,我觉得未来保守起见最起码能培养出3亿到5亿人群每天喝两瓶牛奶。那么市场规模最起码有2倍以上增长空间。"这个有难度,10亿+人口基本上在18岁以后还喝牛奶的人极其少。
坦率地说过去这么多年,尤其是自三聚氰胺后,伊利的涨幅本质在于人均奶类消费量的增加,尤其是伊利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下行市场铺的渠道。自液态奶市场规模见顶后,又靠奶粉的增长曲线。$伊利股份(SH600887)$

03-25 13:30

投资是什么,是别人没发现你发现了,并且还提前买入了,现在贵州茅台,伊利,格力哪个不知道是好公司,都早就兑现了,市值只是个数字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伊利跌到200亿也不会影响它卖牛奶,股票本身就是来市场融资的工具,资金也是有成本的,你要主力带领这55万散户共同富裕比要拆迁这50几万人还要难喔

奶是高蛋白高营养,婴儿消耗量最大,小孩其次,成人在次,老人消耗不动。现在人天天吃吃喝喝熬夜,肾功能一天不如一天,年纪大了高蛋白等于毒药。人口结构往老龄化走对奶制品不利

03-24 23:35

其他不知道,我在医院的经历是,我对小孩子推荐牛奶,因为钙成分高,不容易得佝偻病,对老年人推荐牛奶,是因为钙成分高,可以减缓骨质疏松,我的同事们也是这样推荐的,去翻一下医学书,或者去问一下其他地区小儿科医生或者骨科医生,是不是这样对病人说的。我为什么买伊利的原因:上市公司总体市值小,就像林园说的小学生阶段,应用场景广,健康食品,在里面找,伊利是龙头,就干他,没有其他理由,我不是专业的

低价长持,收益还是可观的,股价随着营收增长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