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基白马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6
周末刚好查了一些资料,国内这几年巴士鲜奶增速高于常温奶,而巴士鲜奶需要冷链,往往地方奶企更有优势,目前伊利这块业务还是亏损的。
请教一下怎么考虑以后市场份额会被巴士鲜奶挤压?
另,巴士鲜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占比很高,而在法国、德国常温奶占比更高。
个人认为巴士鲜奶在口感、活性物质、维生素等方面确实更有优势,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会替代常温奶。
$伊利股份(SH600887)$

热门回复

如果以后消费升级,伊利被迫进行低温奶竞争,利润率会大降,低温投入太大了

看看中国地大收入差异大的特点,就知道鲜奶不会是常态了。。你这观点多少年前就开始说了,然鹅没啥卵用,觉得鲜奶好的,只是大城市的一小点人。

巴氏奶不会大范围流行起来,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个地理位置来分析。

1.伊利和蒙牛遍布全国的奶源基地,而且奶源种类最齐全,包括各种娟姗奶和A2奶源等。这也是为啥光明等地方乳企需要找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购买特色奶源的原因。
2.即便在个别省份,伊利蒙牛没有奶源,但是在周围几百公里的省份也会有奶源。因此运输和时效方面也就几个小时的差距而已。
3.伊利蒙牛也具备强大的建设奶源技术和资金,或者收购很多当地运营不好的乳企。
所以综合看奶源和运输时效并不是制约伊利发现低温奶的最大因素,伊利在低温巴氏奶前面几年都是卡位,主要原因是这个行业规模小成本高打折又多,所以没有大力介入。
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一开始都是低温奶占主流,只是后来中国常温奶推广迅速因此规模远远超过低温奶。目前低温奶规模很小,虽然最近几年增速略比常温快一些,但是绝对增量仍旧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伊利的低温增速也是非常不错的,好像2023年前三季度差不多翻倍增长。再结合身边观察,喜欢喝低温的真的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喝常温习惯了。我最近几个月观察,低温在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感觉销量比较低,去年蒙牛在低温很舍得投入打折特别厉害因此在京东销量当时特别高,今年发现蒙牛低温也变得不激进了。所以综合来看,低温成本高利润低,国人对低温的热情总体也不高,因此低温短期看不见大规模挤压或者替代常温的风险。最后蒙牛都能把低温做得不错,也说明了奶源并不是问题。这个我倒是不担心,伊利的渠道和品牌以及资金实力是最强的,一直以来在很多领域都是后起之秀反超前面的,比如安慕希和奶酪以及奶粉等。如果未来低温存在很大的潜力空间,伊利会大力进入的。

不会,没有企业跟钱过不去。去年下半年开始蒙牛在低温鲜奶都没有激进投入了,今年前几个月也是蒙牛低温鲜奶在京东等平台销量同比去年我感觉下滑了不少。
低温鲜奶需要打折才有很好的销量,运输成本又高,除非中国经济特别好,消费者愿意不打折也购买。不然企业不会总是花钱推广的。

低温奶真的喝不惯,太凉。日常喝的常温金典都还要在热水里加热后再喝。

低温奶很难大规模铺开,原因是中国人根深蒂固喝热水的观念,观察身边就是常温奶,很多人都要加热后才给孩子喝[捂脸]

假设真正消费升级了,那么意味着低温打折减少和买一送一减少,甚至消费者愿意支付物流费。这种情况肯定是盈利的,那么伊利也非常愿意大力发展低温。

扯淡谁都会

十年前喊消费升级时候就这么说过,事实已经证伪了。何况未来几年内不降级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