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博生物:先进技术的follower,未来谁将接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作者:andrewmed 来源:"药投圈"

21年12月初和朋友聊到艾博生物,感叹其超强融资能力的同时发现艾博生物的创始人英博博士依旧持续高曝光率,基于感觉得出结论——艾博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ARCoV可能有问题。

安全性、疗效存疑

2022年1月24日,艾博生物在2020年创刊的《柳叶刀》(Lancet)子刊《柳叶刀-微生物》(LancetMicrobe)上发布了I期临床结果,该试验进行时间为2020年10月30日到2020年12月2日,换句话说其新冠mRNA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束与文章发布相距一年有余。是艾博生物的人写论文速度太慢吗?这个值得深思。

再来看临床结果,不同剂量mRNA疫苗受试者血清中和活病毒的数据如下。

5μg、10μg、15μg组尚有剂量依赖性趋势,然而剂量更高的20μg、25μg组中和效果反而更差,对假病毒的中和活性与此类似(如下图所示),只是数值有差异。

诱导细胞免疫趋势与血清中和能力相似,同样是15μg组最优,详细情况如下,

不良反应方面,15μg组接种7天内85%的发热比例尤为显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凡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将ARCoV与当前销售量最大的新冠mRNA疫苗辉瑞BNT162b2(商品名Comirnaty)对比。

辉瑞最初开发了4款新冠mRNA疫苗,分别是编码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的162a1和162b1、编码新冠病毒全长刺突蛋白的162b2和162c2。

2020年10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BNT162b1和BNT162b2的1期临床数据现实,BNT162b2组不良反应中发热(fever)率远低于基于RBD 的BNT162b1,也同样远低于艾博的ARCoV,将中美对发热的定义差别包含依旧如此。

2/3期临床试验中,接种第一剂30μmg规格BNT162b2后不同年龄组的发热情况如下所示。

接种第二剂30μmg规格BNT162b2后不同年龄组的发热情况如下所示。

发热率同样均远低于艾博ARCoV。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方面,NEJM文章中I期临床试验BNT162b1在65-85岁人群中表现出与艾博ARCoV类似趋势,但BNT162b2无此趋势,最大剂量30μg均为最佳剂量。

与BNT162b1相比,接种BNT162b2能诱导受试者的T细胞识别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更多表位,能够识别更多刺突蛋白的表位可能在不同人群和老年人中产生更一致的免疫反应。最终,辉瑞BioNTech选择了经修饰的编码新冠病毒全长刺突蛋白BNT162b2。

半年融资10.2亿美元,临床数据姗姗来迟

艾博生物可谓资本跟风的巅峰之作,于2019年1月成立,起初默默无闻,在新冠爆发后,抓住了历史机遇,于2020年1月立项新冠mRNA疫苗项目,并于2020年6月成为国内首个获得mRNA疫苗IND批文的创新药企业,随着辉瑞/BioNTechModerna在mRNA疫苗方面逐渐取得临床成果,艾博生物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于2020年10月收获A轮融资1.5亿元。

此后,艾博生物在资本市场的受追捧的程度无可匹敌,间隔6个月的B轮融资额翻了4倍达到6亿人民币,而4个月后人民币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市场对艾博的期望,C轮融资领投方几乎囊括了全部国内创新药投资一线阵容,淡马锡(Temasek)、景顺发展市场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Fund)、正心谷资本、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礼来亚洲基金(LAV)、博裕投资星光熠熠,即便是跟投没点底子也进入了艾博生物的法眼,新进资本有优山资本、高榕资本、晨壹投资、Octagon Capital、Kaiser、五源资本、和玉资本、雅惠投资、盈科资本、泰欣资本、AIHC瓴健、瑞华资本、Oriental Spring、君联资本,现有股东启明创投、弘晖资本、人保资本股权、博远资本、CTS Capital等继续追加投资。此时,在资本的眼中投资艾博生物就是在抢钱,最终C轮融资达到国内史无前例的7.2亿美元。

而7.2亿美元却远不是终点,3个月后艾博生物再次惊爆眼球,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联合原股东五源资本共同领投,Chimera Abu Dhabi、富海成长基金、金镒资本、新风天域、IMOVentures、未来资产集团、DNE资本等跟投。

与资本加速追击格格不入的是艾博ARCoV临床数据的珊珊来迟,II期、III期临床杳无音讯,I期临床在试验结束后一年多才在建刊不久的Lancet Microbe上发表,怎么看都不像自信满满的样子。

而此时,国外辉瑞针对奥密克戎的mRNA疫苗已进入临床,mRNA药物作为制药工业的集大成者除了直接在体内生产抗体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开发速度快,可以针对病毒变异快速开发有针对性的疫苗,而艾博生物显然尚未抓住此中精髓。

当前,国内疫苗接种接近尾声,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1月2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7864.6万剂次,以目前中国总人口14.13亿,人均两剂有余,新冠疫苗市场接近饱和,其他疫苗已经大赚特赚。

艾博ARCoV与辉瑞BNT162b1都是基于编码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以辉瑞的数据来看,存在先天不足,在发热和不同人群免疫情况上看与BNT162b2有差距,尽管艾博ARCoV作为国内首个mRNA疫苗值得尊敬,也有望因此而获批上市,但作为mRNA这一先进技术的follower,艾博生物显然还不够成熟,既缺了快的精髓又少了准的神韵,ARCoV的超高发热率且姗姗来迟,无疑让艾博生物估值大受影响。同时,尚没有消息显示艾博生物开发了针对其他疾病的mRNA药物,其进一步拓展mRNA药物管线,发挥已有mRNA药物开发经验的苗头尚未出现。

有幸的是艾博生物在2021年5月变更了投资人,由境内投资人变更成了境外的Abogen Life Sciences Limited,或许是其为后期接受美元投资、登上纳斯达克或港股在做准备,这次接锅的可能不再是A股股民。

$沃森生物(SZ300142)$     $复星医药(SH600196)$     $恒瑞医药(SH600276)$    

全部讨论

2022-02-10 11:32

基于感觉得出结论,也好意思写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