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一直觉得马斯克其实某些方面和船夫蛮像的。
马斯克吹过的牛,船夫都能实现 $比亚迪(SZ002594)$
这个逻辑也是迪子十万亿级别的逻辑。
特斯拉于2025年9月2日正式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4),标志着其战略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明确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自动驾驶(FSD)和机器人业务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事项。特斯拉的宏图计划宣布以后,股价上涨了5%。
想要实现这个公司战略转变,就必须投入高强度的研发。所以,特斯拉在今年营收,毛利,净利润都下滑的情况下,还加大了研发的投入,增幅35%。(下表单位是亿美元)
再看一下比亚迪的情况。自公布半年报以后,比亚迪的股价下跌了7%。但是比亚迪的基本面,所有指标都强于特斯拉。不仅营收,毛利,净利润都是正增长,研发投入达到了特斯拉的1.85倍,如果说特斯拉现在转型为科技公司的话,比亚迪则像是哪个投入更大的科技公司。要知道中国的研发效率,至少是美国的3倍以上。1.85倍的研发投入,加上3倍以上的研发效率,谁更能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不言而喻。
再对比一下汽车行业,跟国内主要科技公司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这个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在汽车行业显得异常的高。只有新势力三级的研发投入占比,接近或者超过比亚迪,零跑是因为大量的新车研发。理想,小鹏则是发力ai。但是新势力的规模比较还比较小,研发的绝对投入跟比亚迪还差一个数量级。
即便放在整个中国科技公司里面,比亚迪的研发力度也是排名第三的存在。几乎是第四名阿里巴巴的2倍,是宁德时代的3倍。
所以,比亚迪的研发,一定不只是汽车产业,而一定是面向未来,面向ai,机器人,芯片,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
再来看比亚迪的运营情况。把比亚迪的营收分为三大板块,国内汽车业务,海外汽车业务,比电业务。
最近2年,很显然比亚迪海外汽车业务增长迅猛(增长210%),弥补了国内增长趋缓(17%)的空间。现在比亚迪海外汽车业务的营收,已经超过比电,占全公司的22.5%,两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0.4%。
更强的是毛利的增长,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剧烈,比亚迪国内汽车业务的毛利,最近两年是下降的(-7.1%),但是海外汽车业务的毛利则暴涨922%。为比亚迪整体毛利的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汽车业务的毛利,已经占到公司总毛利的35%,两年前只有5%不到。
再看毛利率的情况。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是27.89%,比国内汽车业务毛利率,高了9.52个百分点。
现在比亚迪汽车海外的毛利,已经是汽车国内毛利的61%。而海外市场还在高速增长中,很快,比亚迪就能形成国内,海外两大体量相当的两大毛利市场。这为比亚迪后面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基础。国内跟海外市场有很大的不同,前期投入打下来的基础,品牌的认可度。还有专利壁垒,都让后来者追赶的难度更大。
7月份是比亚迪销量增长放缓的月份,即便如此,全球新能车销量排名前20,比亚迪依然占据了10个席位。这充分说明了比亚迪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前20车型销量,比亚迪的占比高达46.85%,比亚迪海外市场的发展,就像国内3年前刚启动,空间巨大。
营收是根本,毛利是弹药库,研发是打出去的炮火。现在的比亚迪,实现了汽车革命上半场,电动化的成功,但是还在为下半场智能化成功而奋斗的路上。当下比亚迪的估值,核心是按制造业估值,还是按科技股估值?
如果按制造业,比亚迪今年大概20倍左右的估值,不算贵。如果看研发投入,按科技股的估值,那比亚迪可比特斯拉的200倍估值,便宜太多了。其实估值便宜还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这两家公司如果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谁成功的机会更大?中美两国的人才数量,产业链规模,两家公司的研发效率,其实结果早就没有悬念了。
按制造业不贵,按科技股太便宜的比亚迪,现在是不是投资的重大机遇?
截止到24年底比亚迪拥有
本科生 53222人
研究生 28842人
博士生 2403人
博士后 1600人
25年比亚迪成为高校毕业生最热门选择,单日接受简历最多一天超过12万份。校招门槛大幅提高,招聘人员全部都来自211以上学历。最终比亚迪给超过12000名毕业生发了入职许可,连续三年成为全国所有企业接受毕业生最多的企业,为数万个家庭解决了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难题。
好文推荐。
一直觉得马斯克其实某些方面和船夫蛮像的。
马斯克吹过的牛,船夫都能实现 $比亚迪(SZ002594)$
这个逻辑也是迪子十万亿级别的逻辑。
截止到24年底比亚迪拥有
本科生 53222人
研究生 28842人
博士生 2403人
博士后 1600人
25年比亚迪成为高校毕业生最热门选择,单日接受简历最多一天超过12万份。校招门槛大幅提高,招聘人员全部都来自211以上学历。最终比亚迪给超过12000名毕业生发了入职许可,连续三年成为全国所有企业接受毕业生最多的企业,为数万个家庭解决了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难题。
如果按制造业,比亚迪今年大概20倍左右的估值,不算贵。如果看研发投入,按科技股的估值,那比亚迪可比特斯拉的200倍估值,便宜太多了。其实估值便宜还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这两家公司如果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谁成功的机会更大?
比亚迪的宏图VS特斯拉的突围 比较符合实际
比亚迪的巨额研发费用不可能只是用在汽车上,用在机器人上的研发投入占比估计不会少,投资特斯拉,十年十倍的目标应该可以达到,至于比亚迪十年十倍的目标能否实现呢?
是!固态电池,机器人比亚迪应该都是概念股的
特斯拉先吹牛,上概念上科技上情绪价值等,把市值做上去,再用融到的钱笼络人才、资本、媒体,拉他们一起上车了,一起努力,共同去实现目标,这本身就很爽!创始人爽、资本爽、人才爽、散户爽、供应链爽、客户爽、政府爽、国人爽,全球爽。
比亚迪呢?不吹牛、不会吹牛,市值上不去,资本不爽、散户不爽、人才不爽、供应链不爽,客户也不爽……。只会甩成绩及财报,然后没有了。马斯克负责吹牛,拿科技股的市值,王传福负责落地,拿制造业的市值。哎!
人家上FSD时,你在改进三电及底盘,人家上机械人时,你上天神之眼……,人家还是在实际行动上及用户心智上就是领先你,在投资人眼里估值比你高10倍很正常。
$比亚迪股份(01211)$
$特斯拉(TSLA)$
比亚迪当下最重要的根本就是要破圈!不要还在在迪粉堆里面卖车,也不要在迪粉堆里面讨论他什么宏伟目标,必须要跳出中国车界这个人类史上最大的粪坑!!马斯克已经说了,他不是造车子的,而比亚迪仍然是个造车子的,你造车子就好好的照啊,有种讲小海鸥年销100万辆,秦LE√这么好的车,你有本事销的连销100万辆啊!
如果比亚迪真的要造车,那么就定一下目标:海鸥一年销100万,秦l ev年销100万,海狮06一位年销100万。
汉l年销100万,唐l年销100万!
学习营收是根本,毛利是弹药库,研发是打出去的炮火。$比亚迪(SZ002594)$
犹太资本用300亿在港股做空BYD,A股有160亿融资在做多B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