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纵横:A股近年营收急降速盈利持续负增长,刻录经济实况,行将否极泰来?-20240521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结论

(1)2024年一季度,A股包含31个一级行业,5362家上市公司,总资产为435万亿元,同比增长8.03%;2023年同比增长9.27%,均主要由于负债增加;2023年对比九年前增长149%,年复合增长11%,主要由于股东权益增加,而股东权益增加主要由于留存收益持续积累。过去十年,A股在积累资本持续扩张,但扩张速度波动向下,并在2014年一季度刷新低;其中银行、非银金融行业分别占总资产的68%、9%,持续增长,是驱动扩张的基本盘,并且最近两年银行行业重新发力,积极拯救经济;电子行业增长最快,但在2021年以来断崖下降,与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迁移强相关;电力设备行业增长略慢于电子行业,自从2021年明显加速,但该行业仅占总资产的1.5%,新能源强国梦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家用电器行业增长快于A股平均水平且较稳健,在刚需、消费特征优势之下表现出较强的韧性;石油石化、钢铁、煤炭和纺织服饰行业增长最慢,而房地产、社会服务(教培、酒店餐饮、旅游等)、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则最不幸,在最近两年快速沉沦。

(2)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负债率分别为83.22%、83.11%,分别同比上升0.22、0.40个百分点;2023年对比九年前减少2.46个百分点;长期呈下降趋势,但最近两年开始上升,是由于银行、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和汽车逆市加杠杆。A股再现银行放水带动基建、国企和战略扶持性行业发展的熟悉画面,但今非昔比。2024年一季度银行行业的总负责已高达269万亿元,负债率已超过92%,能用的工具已不多;食品饮料行业负债率仅为31%,仅高于美容护理的,财务风险非常低;医药行业的仅为39%,也不高,得益于内生盈利能力。

(3)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71%、8.02%,分别同比下降0.92、0.79个百分点,均主要由于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降低;2023年对比九年前减少3.9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负债率降低,其中银行、非银金融、建筑装饰、房地产等权重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由于A股仍然靠债务驱动,随着债务日益膨胀,去杠杆、降负债压力倍增,同时营业收入增长也跟不上资产扩张速度,并且大部分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势必下降。这里也可以看到,A股要转为消费、科技、制造业驱动型,路还很漫长。仅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这两个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在15%以上,独领一档。

(4)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6.69%、17.22%,分别同比下降1.18、1.32个百分点,均由于营业收入持续疲软。

(5)2024年一季度,A股的货币资金为37.2万亿元,总资产占比为8.56%,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在过去十年呈下降趋势。A股流动性日益紧张。

(6)2024年一季度,A股的金融资产为102万亿元,总资产占比为23.43%,同比升高0.78个百分点,2023年对比九年前升高10.32个百分点,基本源自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这两个行业。这些金融投资主要投向国债、地方政府债、公司债和基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7)2024年一季度,A股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7.9万亿元,占总资产的1.8%,基本来自银行行业,突增于2023年,主要由于大量购买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人民银行放水,商业银行买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包括金融投资中的),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是典型的资金空转,被称之为流动性陷阱。当务之急是重振信心,实事求是激发经济内需。

(8)2024年一季度,A股的应收账款为9万亿元,总资产占比为2.07%,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波动不大;其中食品饮料行业的仅为1.56%,在制造业中最小,在商业模型上的优势明显。

(9)2024年一季度,A股的合同资产为3.3万亿元,占总资产的0.78%,其中2.3万亿元来自建筑装饰行业,多为与政府合作的应收合同款,突增于2020年,主要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减值风险较大。

(10)2024年一季度,A股的存货为15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占了三分之一。在2020年以来,大部分行业在加快去库存,存货周转率持续升高,但房地产天量库存去化路漫漫,已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儿。

(11)2024年一季度末,A股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为168万亿元,基本源自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这两个行业,总资产占比为38.55%,同比升高0.54个百分点,对比九年前升高2.96个百分点。这些贷款及垫款主要发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住房按揭,主要分布在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很小部分落在非住房消费贷款,侧面反映经济向消费型转型任重道路。

(12)2024年一季度,A股的其他债券投资为16万亿元,大部分来自非银金融和银行行业,占总资产的3.7%,突增于2022年,主要由于优质项目越来越少,金融资金尤其是险资为了避险多买国债、地方政府债。这也反映了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的窘境。

(13)2024年一季度,A股的固定资产为24万亿元,占总资产的5.42%,较轻,但其中钢铁、煤炭、基础化工、建筑材料、轻工制造、农林牧渔、公共事业、通信行业的占总资产30%以上,较重。重资产多折旧,势必减少净利润,是价值投资回避的方向。

(14)2024年一季度,A股的在建工程为4.6万亿,占总资产的1%,但其中公共事业、基础化工、钢铁行业的长期占总资产8%以上,是由于重资产需持续资本再投入以弥补折旧损失。这属于硬支出,在经济下行周期或企业经营低谷可能是致命打击。

(15)2024年一季度末,A股的吸收存款为206万亿元,主要为居民银行存款,为总资产的47.28%,比例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可见居民存钱意愿略有松动,经济出现向好苗头;2023年同比升高0.58个百分点,持续202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可见居民投资、消费意愿不足,多为避险存钱;2023年对比九年前降低5.25个百分点,是早些年经济高速发展导致。

(16)2024年一季度,A股的应付账款为14万亿元,为总资产的3.19%,同比持平;其中房地产行业的为总资产的11.45%,自从2019年快速升高,可见房地产调控加大了房企资金压力;建筑装饰行业的为总资产的26.24%,自从2022年快速升高,可见在经济内需不足和财政吃紧之下,基建项目拖延付款现象蔓延。

(17)2024年一季度,A股的合同负债为20万亿元,为总资产的4.6%,其中2.1万亿元来自房地产,是购房预付款,数额惊人,若交房长期拖延或烂尾,业主也将损失重大。

(18)2024年一季度,A股的递延收益为5340亿元,为政府补助,其中电力设备、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分别为661亿元、480亿元和545亿元,包揽前三。可见新能源及汽车、芯片行业确实收到巨额政策补贴。

(19)2024年一季度,A股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为1092亿元,是税后未计入净利润的盈利,自从2020年持续减少,是资本市场下调导致,整体看上去波澜不惊,但分行业看是跌宕起伏,其中保险行业的从2020年峰值1074亿元跌倒当前-1738亿元, 3年间一正一负共跌去2812亿元,尽显资本市场之凶残。

(20)2024年一季度,A股的未分配利润已高达29万亿元,并且还在积累增长中,来自历年的留存收益(约64%归母净利润),占归母股东权益的44%。以银行、非银金融行业为代表,A股仍处于少分红、积累资本的发展阶段,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行业已成熟,没有必要再留存收益,完全可以实施100%分红率。这需要A股企业家们转换观念,真正知行合一回馈股东。

(21)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6.9万亿元、72.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7%、1.47%;2023年对比九年前增长126%,年复合增长9%;急降于2022年。银行、非银金融、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有色金属行业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56%,其中电力设备营收增长最快。A股仅金融、基建、能源和国企类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其余行业无足轻重,与百花齐放的景象相去甚远。

(22)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成本率分别为71.41%、72.10%,分别同比上升0.14、0.22个百分点,自2021年明显上升,可见近几年企业普遍难熬,但公共事业、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的逆市明显走低,得益于刚需和行业成熟。

(23)2024年一季度,A股的税金及附加为1.3万亿元,为总营业收入的1.73%,大部分来自石油石化和煤炭的资源税、房地产的土地增值税和食品饮料的消费税。

(24)2023年,A股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3万亿元,为总营业收入的1.8%,主要来自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其中非银金融行业的为4152亿元,对比2021年峰值减少3432亿元,受经济下行冲击最大,不知是否要否极泰来?

(25)2023年,A股的所得税为1.2万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7.25%(所得税率),主要来自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建筑装饰、房地产食品饮料。由于自从2022年利润总额急降,非银金融已跌出纳税大户行列。

(26)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净利率分别为7.87%、9.10%,分别同比下降0.49、0.4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降,成本率、研发费用率、税金及附加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均上升,并且投资收益率下降。

(27)在过去十年,A股的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增值税)为37万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石油石化和银行是前二超级纳税大户。

(28)在过去十年,A股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7万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其中公用事业的占比最高,常年在20%以上,等于每年需要从营业收入拿出20%多去再建,主要为弥补折旧损耗,而且这是硬支出,对净利润的吞噬相当厉害。

(29)过去十年,A股的平均分红率为36%,并且呈上升趋势,是好现象。赚钱大户银行业的分红率从来未超过29%,不知留着钱要干吗,或者是流动性实为不足,银行限制大家取现是否真的为了防止咋骗?无意妄议;而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钢铁、煤炭、公共事业、家用电器、计算机食品饮料、轻工制造、传媒、纺织服饰等行业的已超过50%,在稳健走高。其中计算机、轻工制造、传媒、纺织服饰行业本没赚多少钱,但常能慷慨解囊,有一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温情。

(30)A股的股息率已高至2.43%,其中银行业在较低分红率的情况下股息率已高至6.32%,得益于较低的市盈率;过去十年,A股平均股息率约2%。

(31)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A股的总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万亿元、1.4万亿元,分别同比减少4.22%、1.51%;2023年对比九年前增长117%,年复合增长9%,在2023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并且还在加剧下滑。从2019年到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峰值2283亿元一路下跌到-136亿元,异常惨烈。银行行业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占总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7%,而非银金融、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有色金属行业的占33%;这些金融、基建、能源和国企类行业的合占70%,特别彰显强者恒强,并擘画着特色的家国情怀。

(32)过去九年,A股的市值累计增长112%,年复合增长9%,算上2%的股息率,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为11%(未去除增资扩股、回购并注销股份的影响),不算差。

(33)由于市值增长略慢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A股的市盈率从2014年的17.0倍略降至2023年的16.6倍,到2024年一季度末略回升至16.9倍,对应6%的投资收益率,不算高,即A股静态看不算便宜,未来更高收益依赖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继续驱动市值增长。过去九年,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权重行业的市盈率下降,而汽车、电子、医药生物等科技、新兴行业的市盈率上升,整体升降基本对消,即A股的行业估值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腾讯控股(00700)$ $贵州茅台(SH600519)$ $恒瑞医药(SH600276)$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