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400喜欢:43

如果我采访辜朝明,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精彩讨论

PaulWu04-30 23:33

作为一个工科生,梁小民的书在我大一时启蒙了我,写得很通俗,也看了他翻译的那本经济学原理。人生是很多巧合,当时的我从没憧憬过现在的工作。

肖志刚04-30 23:09

我记得梁小民写了很多贴近生活的经济学书籍,我也是刚接触经济学的时候,看过他的,容易理解一点。
如果愿意的话,国内也有那种影印版英文教材,比国内教材写得好太多了,顺便练一下英文。也有翻译版,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梁小民翻译的。
一个分辨的标准,就是看分析问题是客观还是主观,是对事不对人,还是对人不对事。经济学本来是研究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的,你看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理论,都体现出了客观性。
而那些网络上那些下大棋的专家,很多都是从主观出发,客观因素偏少。从历史观来说,都是唯心史观,认为世界就是一些各种大佬运筹帷幄的结果。而他们,要么跟大佬熟,要么算死了大佬。
比如要我推荐的话,北大的周其仁,也喜欢在媒体上写点文章,可以找找看。2017年一次会上,他跟周握手时,问到“咱俩20多年没见了吧,现在在哪呢”,周回答在北大呢。可见,他不怎么见这些专家的。周30多岁时就出入那里,跟当时的大佬很熟。 周的老婆是原来中金的梁红,也可以看看她的报告。中金还有一个策略研究员叫黄海洲,最近进了央行货币委员会,这是我见过最牛的研究员了,报告比那些专家更值得看吧。

不明真相的群众04-30 15:55

但更奇怪的是新人比老人躺得更平。

闪电考拉04-30 13:25

都是经济周期,泡沫接着衰退,加杠杆然后杠杆破灭,很多国家都经历过资产衰退,资不抵债而陷入债务泥潭的经济衰退,那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因为日本没有事实上的破产法?僵而不死的企业,特殊的化债处置?还是一直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大米猫04-30 15:59

说明躺平更有性价比

全部讨论

研究东亚经济,谁的书最值得看?

辜的这个资产负债衰退的解释,我觉得缺少对人口老龄化这个变量的控制。因为年轻人和十年二十年来新进入职场的新劳动人口是负债很少的,他们本来是并没有这个需要修补啥负债表的问题的。这些新人的企业家精神缺失,消费力下降,辜主要用全社会风气转变来解释,我觉得固然也可以说得通,但是恐怕不如说,就是新人人口数目太少,这才是第一因素。

04-30 13:25

都是经济周期,泡沫接着衰退,加杠杆然后杠杆破灭,很多国家都经历过资产衰退,资不抵债而陷入债务泥潭的经济衰退,那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因为日本没有事实上的破产法?僵而不死的企业,特殊的化债处置?还是一直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大家都仰望星空,会不会掉进坑里

04-30 16:21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政策之外,资产负债表衰退成因中有多少制度因素?制度建设在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防范下一次资产负债表衰退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请问日本90年代以来的经济周期与中国当前状况的异同点。您认为以日本90年代的经济周期为对照,中国大概处于什么阶段?
请问您对未来日本经济的展望?
从PC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日本所展现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似乎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原因是什么?日本未来有可能克服这种差距吗?
请问您对日本的人均GDP有何展望?未来10年,日本人均GDP可以达到美国人均GDP的80%吗?
请问您对中国的人均GDP有何种展望?未来10年,中国人均GDP可以达到美国人均GDP的什么程度?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避免问题发生。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类似日本90年代以来的长周期衰退的经济周期?2008年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后,迅速摆脱经济危机并重回增长。您认为美国迅速重回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可以让日本象美国一样,避免出现长周期的衰退?对当下的中国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大家有什么想问的?

明天哪家涨停

04-30 16:01

1. 资产负债表理论和现代货币理论的关系是什么?2. 据我所知,当面对经济衰退时,无论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还是现代货币理论所指的工具都是财政赤字货币化。那么,当资产负债表扩表时或者说财政赤字时,工具有没有约束条件,什么样的国家及国内资产情况适合该理论?中,美,日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04-30 12:38

“资产负债表衰退”是他提出来的,既然日本的路走得那么辛苦,那么他对中国当下避免重蹈覆辙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