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要吃肉:认识企业的终极目标是洞悉其驱动力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4回复:9喜欢:53

@老衲要吃肉 他具有13年股票投资经历,关于个股投资,对于投资者他建议要多看行业数据,企业的基本面,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认知领域,能专注投资的逻辑分析、把握住投资的本源。

问:简单介绍下您自己

@老衲要吃肉:我本人从事金融行业,先后在银行和信托工作,是2006年开始接触股市,当时A股经历6000点的大牛市,像以往的人一样,挣钱效应驱动我入市。当时无论是财务知识还是对股市的理解都非常浅显,所以谈不上有多少感悟,最多就是挣钱的快感和损失的恐慌。后来在2010年左右随着自己的财务方面的知识掌握些皮毛,对股市有一点点认识,再到2016年后对企业本身的价值有些认知后,逐步有一点点感悟。总体来说,我不属于对市场特别敏感的那类人,心理素质让我尝试博弈总是失败(身边有做打板的高手,但自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问:哪段投资经历对您后期的投资生涯影响很大?

@老衲要吃肉: 2015-2017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即有钱参与投资,同时有积累一点财务和企业商业行为的理解,开始尝试摸索自己的投资思路。我一直觉得高瓴的张磊的投资理念对我影响很大,其核心就是投资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去修正你的理解和市场认知之间的差异。投资本质上是为风险定价,谁的研究深,谁的研究透,谁就能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也就能更好地为风险定价。这个要求很高,我自己也在摸索阶段,因为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要用动态的眼光去找寻标的。有个刻舟求剑的成语大家应该都是知道,其核心就是不要用静态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动态的变量,刻在船上的痕迹是静态的,而位置的动态的。但我们投资时却往往总是用静态的信息去衡量一个动态的事物。比如用市盈率、或用原来的财务数据去衡量一个企业,这些都是刻舟求剑。

如何做到不刻舟求剑?我知道说自己也在摸索,比如要了解企业的行为,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数据库以及朋友圈,所以我后来就将主要看ICT行业。但也只是摸索,因为能动态跟踪企业同时能深刻理解企业确实很难。

问:能概括下您投资理念和投资体系吗?

@老衲要吃肉: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的本质是尽量清晰的认清企业的价值,这种认清需要对企业的行业,其在行业的位置,上下游有清楚的了解,而这种了解的终极目标是知道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这种驱动力是否有足够强的业务壁垒也就是护城河。

比如我们现在主要关注的半导体行业,其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迭代,在国内加上了一个进口替代的因子,但最终企业的胜出还是要依靠技术的迭代。这就要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的集中度,比如CR3的占比多少,行业平均毛利率多少,企业是否是龙头,与行业龙头的差距如何。我写过一个关于顺络电子的文章,顺络总体看他在行业中一直跟随保持迭代频率,这时你去看他的市场占比和毛利率都会得到印证,这样的企业在国内会成为业内的龙头。而模组行业比如欧菲光,他的核心驱动是第一是规模,然后是技术,这时要看到企业的行业占比来决定他是否有投资价值。

完成的投资体系需要不断的有数据支撑,也就是数据库的更新。我们看待事物的问题一定要动态的去看,比如今年的大牛股汇顶科技,2018年前半年数据并不是很好,他当时面临竞争对手思立微(兆易)的夹击,行业整体还面临3D Sensing的影响,业绩应该是下滑的,但后面OPPO和其和解就应该马上反应到其屏下指纹识别有可能放量,业绩有可能爆发。这些都是你需要更新数据库的来源。

最后想要不断完善投资框架和数据库一定要和行业内的人建立圈子,因为第一手的信息一定是通过他们了解到的。其掌握的产业布局也比业内人士更加深刻。

问:能否以您重仓的一只个股为例,讲讲您的持有逻辑?

@老衲要吃肉:我一直重仓兆易创新,这个标的当时首先的逻辑是个人认为这个企业的业务布局是ICT行业中比较好的企业。首先还是在ICT的赛道中选择,当时即看了兆易也看了汇顶科技,特别是兆易创新收购思立微后,觉得其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企业毛利不错,主营增速之前一直也是不错的企业,而且创始团队行业口碑不错。一直布局这个标的现在还是盈利的。当然本身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业务还是周期属性比较强(norflash占比比较多,属于周期行业)mcu业务增长较快,但占比还是不高。而且兆易本身的海外业务占比到85%,所以受影响很大。但我一直认为企业的成长性要动态去看,这个标的在MCU+存储方面的布局很像ST,所以一直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问:股市投资讲究时机,您一般如何选股与择时?

@老衲要吃肉:关于择时和选股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择时很重要,但这种择时主要是看行业的整体估值高低,因为我们判断股票估值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相对估值法,即在行业内找标的去对比,需要衡量对比的标的是不是都是估值高的。行业PE还是要做参考,这种主要衡量整体情绪的指标,以免形成杀估值的情况。但投资还是要选个股作为标的

对于投资者我还是建议要多看行业数据,企业的基本面,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认知领域,这个过程虽然很慢,但是可以积累的。

对于个股我一般通过一些基本指标筛选标的,比如ROE、营收增速、毛利率、净利率、净现金流,ROE是股东长期回报的测量手段,他衡量的资本投入的高低问题,比如我之前和一个朋友讨论欧菲光,ROE长期看比较低,这种标的有机会策略,长期看就不是好标的。毛利率是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护城河的依据,绝对数据和相对数据都要去看,净现金流是企业成色问题,营收增长是来印证企业成长性的。然后再分析企业基本面,和业务发展情况。我现在的体会是,财务数据都是印证你对企业的判断的数据,是回测数据。

问:你怎么看能力圈这回事?

@老衲要吃肉:能力圈我认为很重要,这种能力圈应该包括认知能力圈和信息获得能力圈两个范畴,一个是知识的储备或理解,一个强调数据的更新和及时能力。

问:对于刚进入股市,就想要大赚一笔的新人,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老衲要吃肉:最后,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权益投资是一个看似没有门槛,但实际要求很高的领域。我自己资质一般,不排除很多高手上来就挣钱,但这个不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投资本质还是认知的变现,需要你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我只能建议很多朋友多看少动,在了解基本面和投资逻辑的情况下,对基本面掌握的原深刻,你其实越敢持仓,其实冯柳前辈的逆向投资就是做到对基本面的严格掌握,在下跌过程中反而敢加仓。

——免责声明——

“雪球达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动雪球用户更好的学习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本文内容所涉具体股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同时雪球刊出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立场或观点。投资者的所有决策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全部讨论

2019-07-12 19:17

根据自己对所在公司的了解,跟分析师报告比较一下,
局外人的看法太浮于表面了,都怀疑讲得不是一个公司。
有些人认为可以把握基本面并以此赚钱,可能只是一种幻觉。

2019-07-12 15:51

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包括华为。 所谓的终极目标都是后视镜

2019-07-12 15:24

写得好啊

2019-07-13 19:29

2019-07-12 18:57

而这种了解的终极目标是知道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句话很而价值。

2019-07-12 16:27

2019-07-12 15:52

投资本质还是认知的变现,需要你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

2019-07-13 23:36

恭喜上了达人秀!

03-17 11:29

认同此理论
是不要用静态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动态的变量,刻在船上的痕迹是静态的,而位置的动态的。但我们投资时却往往总是用静态的信息去衡量一个动态的事物。比如用市盈率、或用原来的财务数据去衡量一个企业,这些都是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