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导读

电子产业的基础,半导体行业具高投资价值: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半导体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壁垒,政府持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设立国家大基金来扶持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发经费的不断投入,会带来良率的逐渐爬坡,产能必将进一步扩大,未来3-5年或将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黄金战略机遇期,行业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H30184.CSI)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发布日期为2013年7月15日。

市值分布: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主要集中于100-300亿;

行业分布:电子行业属性鲜明,细分领域侧重半导体设计

业绩优异:2019年以来指数收益显著高于传统宽基指数;

流动性充裕:今年以来日均成交11.83亿股,日均成交额296.82亿元;

成长性高,注重研发投入:指数ROE同比增长率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宽基指数,研发费用占比高于中证全指沪深300

全面覆盖半导体细分行业龙头: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了半导体细分行业龙头,今年以来涨幅优异,有3只今年以来涨幅超过80%。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 ETF(512480.OF)由国联安基金发行,于2019年5月8日成立,2019年6月12日上市。截至2020年2月21日,基金规模为48.39亿元。基金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A(007300.OF)和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C(007301.OF)为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的联接基金,于2019年6月26日成立。基金经理均为黄欣,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紧密跟踪指数,上市以来业绩优异:上市以来收益率为127.04%,年化跟踪误差为1.00%,最大回撤低于指数,风险控制能力强;

流动性强:2020年以来,基金交易活跃程度大幅提升,日均成交量1.58亿份、日均成交额为2.93亿元,日均折溢价率为0.15%。

一、电子产业的基础,半导体行业具高投资价值

行业ETF以选取行业相关股票的指数为跟踪标的,可以作为投资者捕捉行业发展机遇的有效工具。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和半导体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半导体是支撑整个电子行业的基本元素。

1.1 技术密集型产业,半导体行业护城河深

从 1947 年全球第一个晶体管被制造出来起,半导体行业就和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半导体产品已经遍及计算机、通讯、汽车电子、医疗、航天、工业等多个领域。

从产业链来看,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细分明显:上游是支撑产业链,主要包含半导体原材料的生产、加工设备的制造以及厂房的修建等;中游为半导体加工的核心,主要分为IC(集成电路或芯片)设计、晶圆加工、芯片封层等环节;下游为半导体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半导体行业上游及中游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壁垒。从市场规模来看,半导体最大的四个应用领域是照明、显示、能源、集成电路(芯片),统称为泛半导体行业。

1.2 国家政策叠加大基金战略扶持,助力半导体行业发展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正进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市场格局加快调整,投资规模迅速攀升,市场份额逐渐向龙头企业靠拢;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终端、物联网、汽车电子、5G通讯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进一步催生了旺盛的需求。在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发展产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国家政府持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设立国家大基金来扶持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展现出空前的支持力度,彰显了国家强烈的决心。

从政策上看,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旨在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该纲要是近几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从资金上看,2014年9月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已完成一期投资,总投资额达到1387亿元,公开投资公司为23家,累计投资项目达到70个左右,投资范围涵盖半导体整个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以及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环节投资占比重分别20%、62%、10%和8%。在一期投资接近尾声之时,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将加大对IC设计领域的支持,重点扶持存储、5G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此外将继续加码设备和材料领域,完善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供应能力,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

1.3 国产替代趋势催动,半导体行业景气回升

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努力正在逐渐发酵发酵,根据SEMI统计,2017-2021年全球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晶圆代工厂共有62座,其中有26座设于大陆,占比约42%。2018年有13座晶圆厂开始投入建设,随着产线建设步入正轨,预计未来几年正是产能爬坡,资本开支提升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各条在建或已建成产线陆续投入试产,研发经费的不断投入,会带来良率的逐渐爬坡,产能必将进一步扩大,未来3-5年或将是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黄金战略机遇期。

得益于晶圆建厂热潮,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大幅增加,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大幅增长55.8%至128.2亿美金,成功超越中国台湾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19年由于存储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疲软,各大存储厂商缩减资本开支,造成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小幅下滑,不过SEMI预测2020年随着存储供需关系改善,半导体设备市场将重回高速增长轨道,预计中国市场在2020年将增长36%至170.6亿美金。

此外,5G、物联网(IOT)、AI、汽车电子、区块链、新能源六大需求开始崛起,硬件使用量和设备终端数量将显著增长,到2020年左右或集中爆发,形成景气周期共振,带动半导体增量机会。2019年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屡创历史新高。2020年2月19日,达历史最高点1979.50点,也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 5G、AI 等新增需求的乐观态度。

二、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介绍

2.1  指数基本信息

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H30184.CSI)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发布日期为2013年7月15日,具体选样方法如下:

1) 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股按中证行业分类方法分类;

2) 如果行业内股票数量少于或等于 50 只,则全部股票构成相应全指行业指数的样本股;

3) 如果行业内股票数量多于 50 只,则分别按照股票的日均成交金额、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成交金额排名后 10%、以及累积总市值占比达到98%以后的股票,并且保持剔除后股票数量不少于 50 只;行业内剩余股票构成相应行业指数的样本股。

指数于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定期调整样本。

2.2 市值分布: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主要集中于100-300亿

从市值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主要集中于100-300亿。自由流通市值在100-300亿的股票共11只,权重占比为41.36%;小于100亿的股票共17只,权重占比为19.01%。指数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312.44亿元。

2.3 行业分布:电子行业属性鲜明,细分领域侧重半导体设计

由于指数在中证全指样本股中按照行业分类筛选,指数成分股行业属性鲜明。目前,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共有32只成分股,按照成分股所属中信一级行业进行分类,成分股集中于电子行业,共30只,权重占比达到97.21%。同时指数持有计算机和通信行业股票各1只,权重占比分别为1.81%和0.98%。

对指数成分股进一步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区分为半导体行业中的设计、封测、设备、制造、材料等领域,可以看到指数全面覆盖半导体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其中占比最多的为半导体设计公司,共有17家,权重占比57.10%。

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表现

3.1 收益表现:2019年以来指数收益显著高于传统宽基指数

2019年以来指数收益显著高于传统宽基指数:对比2019年以来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与传统宽基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出,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收益显著高于传统宽基指数,2019年以来累计收益达到231.43%,超越沪深300收益191.70%,超越中证500收益191.45%,超越中证全指收益191.66%。

指数2019年以来最大回撤为24.21%,高于主流宽基指数。综合考虑收益风险水平,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2019年以来表现十分优异。

从短期来看,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表现也十分优异,近3月、近6月、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81.11%、108.30%、59.80%,均大幅跑赢传统宽基指数。

3.2  指数流动性:交投活跃、流动性充裕

指数流动性充裕:指数发布以来,每日交投活跃,2019年以来季度日均成交额明显上升,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量为11.83亿股,日均成交额为296.82亿元。

3.3 成长能力:成分股具有高成长性,注重研发投入

根据样本股三季报披露数据计算,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ROE同比增长率为1.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35.28%,远高于其他宽基指数,显示出成分股的高成长性。

此外,成分股盈利能力较强,业绩表现优秀。截至2020年2月21日,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的32家成分股公司中有26家已发布2019年报业绩预告,其中9家预增、8家略增、1家续盈、1家扭亏,占已发布预告公司数量的73.08%。

半导体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指数覆盖的成分股公司研发投入高,根据2019年三季报披露数据,当前32只成分股全部有研发费用投入,前三季度加权平均研发费用为3.16亿元,加权研发费用占加权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为1.01%,高于中证全指沪深300指数。

3.4 前十大成分股:全面覆盖半导体细分行业龙头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了半导体细分行业龙头,今年以来涨幅优异,有3只今年以来涨幅超过80%。投资指数,在分享5G和政策红利的同时,可以有效帮助投资者减少投资个股带来的风险,充分享受行业成长。

兆易创新:存储龙头,积极拓展战略布局

公司是目前中国大陆领先的闪存芯片设计企业,旗下NOR Flash产品涵盖了市场的大部分容量类型,产品采用领先的工艺技术节点和优化的设计,性能、成本、可靠性等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具有显著优势。公司通过对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进入传感器市场,推进产业整合,拓展战略布局,打造存储、控制、传感、互联、以及边缘计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汇顶科技:芯片龙头,致力于打造综合方案平台

公司目前光学指纹辨识芯片解决方案横跨OLED及LCD面板应用,并不断追求规格升级与成本降低方案,在全球光学指纹辨识芯片市场商机持续量增价扬的前景,预期公司中长期营运有望逐渐走强。此外,未来公司目标是30-50个产品线,自主研发+并购顶尖团队,从芯片、系统、软件打造综合方案平台。有望成为国内仅次于海思的平台型IC设计公司。

长电科技:半导体封测龙头,大基金和中芯国际入主迎来新机遇

长电科技作为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半导体封装行业龙头,在高中低端几乎所有封装领域都有着相关技术和产能布局,是大陆半导体产业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来自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专业人士成为公司董事,公司的管理与盈利水平将有所改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较好的信用背书,有利于上市公司扩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龙头,收益晶圆厂产能扩张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家大基金重点扶持的设备企业。公司半导体产品覆盖广泛,体系丰富,可以说除了光刻设备外,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工艺的设备。公司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布局最为全面的公司,将在这一轮晶圆厂产能扩张的热潮中迎来订单爆发的良机。

紫光国微:专注芯片设计,受益国产替代

公司是紫光集团旗下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领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特种集成电路方面,新一代的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系列产品已经研制完成,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巨大,是用户国产化替代的核心器件之一,该产品的顺利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龙头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智能物联领域的新应用,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值得关注

4.1 产品基本信息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 ETF由国联安基金发行,跟踪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于2019年5月8日成立,2019年6月12日上市。截至2020年2月21日,基金规模为48.39亿元。

基金经理为黄欣,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追求与标的指数相似的投资回报。基金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为0.10%。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基金。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A和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C为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的联接基金,由国联安基金发行,于2019年6月26成立,基金经理为黄欣。基金通过投资于目标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为4.22亿元,持有基金份额2.59亿份,占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 ETF份额的48.45%。

4.2 管理人:首家双保险股东公募,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回报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 AG)共同发起设立。公司秉承“诚信、专业、创新、卓越”的经营理念,“择时选股、双轮驱动”的投资理念,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回报。2018年5月,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联安基金大股东,国联安基金成为我国第一家双保险股东结构的公募基金公司。2018年7月,国联安基金荣获中国基金业20周年“7-15年组优秀基金管理公司及管理层”奖。

截至2020年2月21日,国联安基金旗下管理基金52只,资产管理规模达463.33亿元。其中非货币基金共51只,非货币基金规模达374.57亿元。

4.3 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丰富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 ETF现任基金经理为黄欣。

黄欣,伦敦经济学院会计金融专业硕士,于2002年11月加入兴业证券投资部任投资分析员,2003年10月加入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产品开发部经理助理、总经理特别助理、投资组合管理部债券投资助理。2010年4月起担任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年限为9.87年,目前管理基金9只,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管基金总规模56.50亿元。

4.4 基金表现:紧密跟踪指数,上市以来业绩优异,流动性充裕

▶  紧密跟踪指数,上市以来业绩优异

基金上市以来业绩表现十分优秀。截至2020年2月21日,基金单位净值为2.2811元,上市以来收益率为127.04%,相对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的超额收益为-0.21%。近3个月、6个月、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80.31%、106.01%、58.96%,均排在被动指数型基金前1%。

基金跟踪指数能力卓越,上市以来年化跟踪误差为1.00%,最大回撤为15.09%,低于指数最大回撤,风险控制能力强。

▶  流动性强:交易活跃程度大幅提升、存在交易溢价

2020年以来,基金交易活跃程度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2月21日,基金规模为48.39亿元。今年以来基金日均成交量1.58亿份、日均成交额2.93亿元,日均换手率14.75%,产品交易活跃程度大幅提升。

2020年以来,基金日均折溢价率为0.15%,体现了极强的流动性。

风险提示: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三: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布局新能源车产业链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二:易方达中证科技50即将发行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大成深证成长40ETF:关注成长因子,未来表现可期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九:南方创业板ETF:把握创业板的弹性与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八: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投资价值分析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七:国投瑞银中证500量化增强A(005994)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六:信达澳银领先增长(610001)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五:招商深证100 ETF:聚焦深证核心资产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四:国泰半导体50 ETF:全方位覆盖,伴行业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三:浦银安盛沪深300指数增强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二:光大风格轮动(000235)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十一: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

工具产品研究系列之十: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火热认购进行中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九: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增强(002510)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八:华宝中证医疗 ETF:把握医疗高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七: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六:工银瑞信深证红利 ETF:把握高分红板块投资机会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五:安信深圳科技LOF:聚焦深圳,分享科技红利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四: 华宝科技龙头ETF:乘科技东风,伴创新成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三:华商电子行业量化:量化增强,布局5G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 华夏创蓝筹、创成长ETF:择机而动, 掘金创业板

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一: 国泰中证通信ETF:风起5G,顺势而动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工具型产品研究系列之二十一: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2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本报告分析师 :

于明明

yumingming@xyzq.com.cn

S0190514100003

张文琦

zhangwenqi@xyzq.com.cn

S0190519100001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