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价格复盘(2010~2023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21喜欢:30

自2010年以来,历史上萤石价格有三次上行周期。

第一次上行周期,2011年由1500元涨至3000元,主要是政策刺激,随后一年回落至1500元的水平。

第二次上行周期,2016-2019年萤石价格螺旋式走高,由1000元涨至接近3500元以上,随后三年在2500元的价格盘横,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次上行周期,2022年至当前2023年底,由2500元涨至近4000元,其背景与上次涨价有何不同?是否会迅速回落。

本文旨在:

1)对萤石历史价格走势进行复盘,分析历次价格上行的主要驱动因素;

2)分析当前阶段(2023年11月),萤石价格在下游需求萎靡时一路高歌突破4000元,其驱动因素是什么,是否可持续。

3)推测未来长期萤石价格的走势及相关逻辑,以供探讨。

4)抛砖引玉,在此欢迎对萤石产业链感兴趣的投资者朋友一起来探讨,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相关数据或逻辑有明显偏差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一、第一次上升期(2010~2011)(政策推动)

回顾2010年的背景,政策频出:1月出台《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原则上不再受理新的萤石勘察开采登记申请;2月,七部门联合发布《萤石行业准入标准公告》,对开采规模和回采率设定门槛要求;5月,萤石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10年设定为1100万吨矿石量。萤石价格从7月的1500元涨至2011年中的3000元,但随后一年又跌回1500元。一年内量价大幅提升,产量340万吨增长至480万吨,价格1500元至3000元.

至于国家为何会集中出台政策保护萤石矿产开采,这跟长期以来我国萤石处于过度开采状态有关,我国萤石储量占全球的比例不到20%,却贡献了60%以上的产量,储采比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1年至2000年,我国萤石储采比逐年走低,长期处于10以下,当时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保护好萤石资源,控制萤石的无序开采,提高萤石矿产附加值。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政策实施后,2011年萤石产量同比上年大幅增长30%多,储采比降到了5,由此可见,在利益驱使下,政策的出台反而激发了萤石的潜在产能。2011年的产量达到未来10年的顶峰,直至2020年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才超过2011年。

政策出台结果适得其反,推测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政策密集出台短期内引发全行业对未来萤石价格过度乐观,一致性预期导致价格迅速攀升,激发了潜在产能;二是限制萤石开采的政策执行并不严格、不彻底。

果然,从2012年的一篇报道中可以印证。

(原文网页链接

来自工信部内部信息显示,5月中旬召开的萤石行业评审会分三步走:其一,关停无证开采;其二,不符合《萤石行业准入标准》要求的不再下发开采和生产指标;第三,鼓励行业内部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进行兼并整合。

国家意在加强对萤石资源的有效控制,提高萤石下游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萤石资源的结构升级,未来萤石行业将由大型国企和资金实力强大的民营来决定。主管部门倾向于在全国有萤石的20多个省份成立萤石公司,统一对萤石进行开采、加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各地再联合起来成立萤石集团。但阻力很大,主要来自受影响的企业和各地政府。与稀土产业类似的是,萤石行业主要由小规模企业主导,且以民营企业为主,此次整合不仅牵涉不合格企业的生死,也会使很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处于被兼并重组的境地。与稀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萤石行业缺乏如包钢稀土这样垄断大部分资源的大企业,也缺乏在资源开采上极具话语权的地方政府,如江西赣州。萤石的分散与低水平竞争,让这一整合的前景不明。

在“通知”将萤石定位国家战略资源后,国内萤石价格出现了一轮暴涨。“各地纷纷加入萤石开采当中,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同时行业又不能自律,由此引发了生产开采比较简单,无证开采私挖滥采等造成了产量上升,价格自然就跌下来了。”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萤石资源保护限采等政策频出,主要是国家在意识到萤石资源的重要性之后初次做出的整合尝试,奈何阻力太大,适得其反。

因此,本轮萤石量价的急涨急跌主要为政策刺激的短期行为,总体上不改萤石资源强周期品种的属性。

二、2011~2016年横盘阶段,萤石价格维持在1500元的低位。

自2011年产能被激发出来之后,处于长期过剩状态,叠加2012-2014年期间全球经济萎靡,下游需求不振,萤石量价齐跌。2011年-2016年间,产量由480万吨下滑至380万吨,表观消费量(产量+净进口量)由410万吨下滑至350万吨左右,价格由3000元跌至1000元。

三、第二次上升期(2016年-2020年)(政策+需求景气推动)

经过五年的产能出清,新一轮政策密集出台,叠加经济景气,地产景气,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同时新兴氟化工行带来新的需求,萤石价格走出一轮长达4年的上升期,价格从1000元涨到3500元以上。产量方面来看,先减后增,2017年350万吨见底后增长至2020年的540万吨,消费量接近600万吨,国内疫情并没有阻挡需求的旺盛。(此处有一个疑问,2020年萤石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同比大增,但氢氟酸的产量却下滑,制冷剂产量及空调销量也下滑,传统需求氟化铝产量67.6万吨,同比下降8.96%,新能源行业需求规模尚小,出口正常,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氢氟酸生产企业囤货?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2019年供应缺口太大,导致一部分需求推迟到2020年初,也印证了2019年底的价格暴涨。)

2016-2019年下游需求旺盛期间,萤石产量并没有大幅增长,可以看出本轮政策执行力度较2011年彻底,到2020年产量才有大幅增加至新的台阶。政策限制了供给,但需求复苏,从而使得2018年开始我国成为萤石净进口国,这个转折点意义非凡。

具体来看:

1)政策方面

2016年萤石纳入“战略性矿产名录”。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将石油、天然气等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其中包括萤石。

2016年萤石矿产资源税提高至销售额的1%~6%。2020年9月1日起萤石原矿或选矿的资源税率调整到 1% -8%。

2017年推行绿色矿山,整顿开采乱象。新建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已建矿山要逐步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

2018年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2019年发布《萤石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据悉目前尚未执行),要求新建项目产量不低于5万吨/年,已投产项目若新建,不低于2万吨/年。

此外还有萤石资源储量大省相继推行的矿山安全治理行动计划。这一系列政策对供给产生了较大限制,产量于2017年见底。

2)需求方面,经济景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地产行业景气,下游制冷剂及空调产量增速较快。下游需求可以从氢氟酸、制冷剂、空调产销情况来判断,这期间氢氟酸量价及开工、率、制冷剂产量、空调产量都呈现出上升态势。2018年氢氟酸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价格最高涨至15000元/吨。

3)新能源领域对氟化工的需求开始体现。

以锂电池为例,这期间电池出货量处于年化20%以上的增速,经测算,2020年电池对萤石的需求约14万吨,加上光伏总共新增需求约20万吨。

因此,第二次上升期(2016年-2020年)主要是政策与需求共振带来的供需失衡所导致的。经济景气周期叠加供给侧改革,也难怪业内大呼“疯狂的萤石”。

四、2020~2022年7月,萤石价格横盘,整体量平价稳,产量位于530~550万吨的高位,价格维持在2500元上下波动。

政策方面,保护萤石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矿山、严抓安全环保的大方向不变。

供给方面,2020年开始疫情爆发,整个产业链供需都受到一定的影响。2021年能源双控政策,导致用能成本较高,引发价格短期波动。

需求方面,2020~2022年为制冷剂配额争夺,制冷剂产量增长较快,三代制冷剂由45万吨增长至60万吨,若非受疫情及能源双控政策影响,产能增量或许会更大。

另外,新型氟化工需求初具规模,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需求爆发,经测算2021年、2022年分别新增萤石需求约36万吨、47万吨。

总体来讲,萤石产量维持在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高位,供给无明显增长,经济低迷环境下受制冷剂和新能源行业需求爆发的刺激,氢氟酸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处于供需紧平衡,价格稳定略微向上倾斜。

从氢氟酸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来看,需求微微抬升。

因此,本阶段价格盘横,是上一轮景气周期缓慢扩张的产能,与经济下行周期低迷的需求相匹配的结果

五、2022年7月至今,第三次上升期,由2600元涨至4000元。(事件驱动+政策趋严)

2022年全年国内萤石供需均有所下滑,受国内外矿山事故推动,短期供给骤减,萤石价格迅速攀升,大幅波动。年初海外矿山事故,萤石价格由3月份的2600元一路温和上涨至10月的3000元,8月份的金石资源矿山事故快速将萤石推高至3300元左右,随后又快速回落至2023年3月份的2600元见底。

政策方面,保持一定延续性,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保护性开采萤石,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同时矿山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环保督查趋严,小产能、落后产能逐渐退出,供给增长有限。

需求方面,2022年是下游制冷剂企业争夺配额最后一年,需求保持双位数增长;另一方面新能源等新兴氟化工需求爆发,2022年带来约47万吨需求。但宏观方面,全球经济低迷,需求不振,制冷剂及新能源行业新增需求不足以抵消经济下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体表观需求有所下滑。

供给方面,2022年上半年,墨西哥的萤石生产商库拉(Koura),全球最大的萤石生产商,市占率约20%,位于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萤石矿山出现安全问题,于2022 年 3 月实施了减产措施。2022 年 2 月,北美主要的萤石生产商加拿大萤石公司(Canada Fluorspar Inc.年产13万吨)因成本倒挂进入破产程序,海外萤石生产受到影响,因此也导致当年我国萤石一改2018年以来净进口的态势,转变为净出口。国内方面,2022年8月份金石资源矿山安全事故整顿,加剧了供应紧张局势。

因此,2022年价格快速攀升,是供需紧平衡被海内外矿山事故打破所导致的,表现为急涨急跌。

但是,2023年淡季不淡,8月份开始启动新的一轮上升趋势,从3000元一路突破前高,10月份突破4000元,随后至今维持在3700元的高位,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否可持续,值得探究一番。

六、2023年底萤石价格突起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事件驱动+政策趋严)

从历史上看,萤石价格上升的驱动力主要有4个:政策驱动,供应驱动,需求驱动,事件驱动。

1)政策驱动

我国萤石矿山储采比低且17-21年逐年下降,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会造成不可逆的资源趋减甚至枯竭,各地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环保政策持续趋紧是必然趋势,政策推行的可持续性毋庸置疑,政策力度会越来越大,萤石的稀缺性会越来越被行业所认识和接纳,政策因素是萤石长期价格中枢逐渐上移的有力保障。

2)供给驱动,长期受政策影响,供应难有大幅增加。

中国萤石矿山以小矿山为主,2019年调查显示,年开采量 5 万吨以内的小型矿山占 90.4%。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总共938家萤石矿山,其中大型矿山仅16个,占比1.7%;中型矿山41个,小型矿山881个,中小矿山合计占比98.3%。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16-20年)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要求大/中/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为10 / 8 / 3万吨/年。小型矿山会因政策限制、安全问题、自有矿山储量缩减/品位下滑/开采量不满足最低标准等原因而面临不可逆的减停产甚至淘汰出清。

3)需求驱动。

当前萤石下游主要为制冷剂行业,随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总量冻结,将会加速三代制冷剂的替代及四代制冷剂的研发推广,但考虑到三、四代制冷剂对氟化氢的单耗更大,行业需求将会总体平稳向上,难有大的增量或减量。

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等新兴氟化工的需求快速增长,将取代制冷剂成为氟化氢下游需求最大的行业,预计2030年将会带来500万吨萤石需求,接近当前需求的一倍。因此,长期来看萤石需求景气度向好,甚至会阶段性的出现供需失衡,价格波动会相比之前更大。

4)事件驱动。

2022年因为海内外矿山事故导致供给骤减,短期内对萤石价格产生剧烈的扰动,对于可恢复性的事故,不会使价格长期偏离,如2022年8月以及2023年10月金石资源紫晶矿山安全事故,萤石价格快速上涨又快速回落。对于不可恢复性的事故,如2022年墨西哥的萤石生产商库拉(Koura)位于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萤石矿山出现安全问题,主因地质问题导致该矿场坡道的安全标准低于公司的指导方针,预计会永久性关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矿山安全事故会间接推动政策力度的加强,小矿山等落后产能将会加速出清,违规开采也会得到制止。

那么2023年下半年萤石价格突起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先看进出口方面的数据,2023年1~9月进口量已经突破前高,去年海外矿山事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基本消除。但2023年10月金石资源紫晶矿山(常山金石)再次发生事故,近年来事故频发的萤石矿山激发并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从而对供应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行业资讯,近几年矿山安全环保督查越来越严,小型矿山因为安全隐患、开采规模不达标等因素停产整顿或关闭,因此,事件驱动以及政策趋严是今年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后者将是未来的常态

再看生意社的表述(萤石资源、萤石天下、氟务在线等行业公众号表述基本一致):

2023年11月,目前下游行情仍然清淡,尽管已临近冬储,但氟化工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为主。萤石行业萤石原料仍因矿山安全、相关政策等原因持续吃紧,且因北方天气原因,萤石整体开工率降低,预计萤石产品价格将维稳。

供应端:原矿供应仍显紧张,萤石尚有支撑,国内萤石行业博弈现状仍存,整体来看企业开工率维持低位,主要原因上游矿山开采方面紧张,落后矿山将持续淘汰,新增矿山方面,矿产调查工作仍然困难重重,加之部分地区出现矿难事故,萤石矿山企业面临日益严厉的安全、环保要求,部分矿山进行安全隐患检查,萤石矿山开工难度提升,原料紧张限制了萤石企业开工,加之北方受雨雪天气影响,部分厂家生产受限,萤石现货供应紧张,萤石市场价格行情维持。需求端:氢氟酸价格下滑,制冷剂开工低位,本周国内氢氟酸价格走势下滑,国内氢氟酸各地区商谈主流价格为11000-11400元/吨,本周氢氟酸价格跌幅为0.60%,近期部分装置仍处于停车中,氢氟酸现货供应变化不大,厂家氢氟酸订单情况一般,氢氟酸价格下滑利空国内萤石市场,部分氢氟酸厂家按需采购,下游行情不佳,国内萤石行情走势暂稳。

终端下游制冷剂产品行情走势暂稳,制冷剂行业开工率维持低位,对于原料采购不积极,制冷剂R22生产厂家负荷不高,下游采购刚需跟进,个别企业配额提前消化,剩余配额月均数量偏少,R22价格行情走势回落为主。国内R134a厂家低负荷运行,实际高端报盘回落,采购气氛降温,制冷剂R134a目前市场报价多在26000-28000元/吨区间,制冷剂行业淡季需求不足,成交相对平淡,制冷剂行业开工维持低迷,需求不佳,萤石行情价格稳定。

可以看出,政策趋严、落后矿山淘汰、新增矿山产能尚未跟上,这是主要因素。需求端并未发力,反而高价萤石抑制了下游需求,导致下游企业临近冬储依旧保持观望。当前无水氟化氢企业开工率不足七成,产品利润不佳,企业承压情况仍在。

据氟务在线统计,2023年无水氟化氢总产能为323万吨,同比增长3.2%,截止9月份产量145万吨,同比增长4.5%。均价9540元,同比降低8.7%。假设今年产量同比增长5%为204.1*1.05=214.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6.3%,同比增长1.3%。

对比2022年数据,2022年无水氟化氢产能313万吨,同比2021年增长12.7%,总产量204.1万吨,同比增长8.4%,产能利用率65%,同比下降4.4%。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3年3季度,中国主流HFC制冷剂产量约21.9万吨,环比-7.34%,同比-6.08%。2023年1-3季度,中国主流HFC制冷剂产量累计约65.9万吨,同比窄幅下调约0.51%。

由此可见,下游氟化氢及制冷剂市场需求基本与2022年持平。

2023年以来,经济处于弱恢复状态,恢复进展低于预期,宏观经济依旧不乐观,下游需求低迷。在这种背景下政策收紧,进行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能够快速出清,一旦下游需求稍有恢复,将会引发供需失衡,价格走高,当前正在演绎这一过程。

这或许便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萤石价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所在。

那么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萤石价格能否站稳4000元的高位?

这里需确认两个关键逻辑:

一是从长远来看,萤石作为国家战略矿种,其稀缺性越来越明显,即便萤石矿物储量每年都随着勘探结果而增加,按2022年最新的数据,我国萤石储量约8600万吨,储采比也就十几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难推测,从政策和供给角度来看,萤石未来的供应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二是未来需求,随着新能源等新兴氟化工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含氟聚合物因其独特的耐候性,氟化工高附加值的应用空间会逐步打开,不仅有制冷剂行业每年稳定增长的需求,还有新兴氟化工行业带来的巨大增量,将会使氟化工及上游萤石保持长期景气周期。当前4000元的高价,在未来随着氟化工行业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或许真不算是“天价”,或许未来萤石的价格,会让磷肥副产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氢成为主流。

通过对第二、三次上升期萤石价格的运行规律和背后的驱动因素分析,以及以上两个逻辑的确立,可以大致推测未来萤石价格的趋势,即:

当经济景气时,需求旺盛,但供给方面由于戴上了政策的“紧箍咒”,增长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供需严重失衡,价格突破新高(如2016-2019年);当景气周期过去,新一轮低迷期到来时,供应增量才缓慢跟上,此时需求相应衰减,但仍高于上一轮需求低位,此时供需矛盾缓解,处于相对紧平衡的状态,此时价格在中高位盘横(2020-2022年)。待下一轮景气周期来临时,价格继续突破新高(如2023年的弱复苏),继续盘横(2024年若复苏乏力则盘横,若复苏强劲,再突破新高),如此往复,呈阶梯形上升。期间如有严重的矿山事故(如2022年8月金石资源紫晶矿业矿山事故)或更为严厉的政策推出(未来大概率事件,如果2019年发布的《萤石行业规范条件》正式通过,将大幅限制新增产能),价格会有阶段性的凸起,甚至会提高价格“阶梯”的步高。

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磷肥副产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氢产业化推广及落地进程;

二是萤石进口量增加,邻国蒙古储量较大,随着开采水平提升,进口会提供较大增量;

三是新勘探的萤石储量,但探矿、找矿、采矿、选矿等环节流程较长,短期内无法贡献较大增量。

$金石资源(SH603505)$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今日话题 #氟化工# #新能源#

全部讨论

2023-11-27 16:36

核心点还在供给,国内的萤石产量从2011开始有个大增长,按照当时十年的储采比,现在是不是很多小矿都已经到了无矿可采的程度?中欣氟材和永和股份两家采矿的子公司全部进入亏损状态,可能是无矿可采了。这个影响有多大,会不会让供给进入收缩?这是萤石有没有大行情的核心问题

03-12 08:56

$金石资源(SH603505)$
如果研究萤石行业不可错过这篇复盘

03-27 15:07

刚刚才关注的金石 ,大家有了解国内萤石的主要玩家吗 ? 金石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04-04 22:05

【通过对第二、三次上升期萤石价格的运行规律和背后的驱动因素分析,以及以上两个逻辑的确立,可以大致推测未来萤石价格的趋势,即:
当经济景气时,需求旺盛,但供给方面由于戴上了“紧箍咒”,增长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供需严重失衡,价格突破新高(如2016-2019年);当景气周期过去,新一轮低迷期到来时,供应增量才缓慢跟上,此时需求相应衰减,但仍高于上一轮需求低位,此时供需矛盾缓解,处于相对紧平衡的状态,此时价格在中高位盘横(2020-2022年)。待下一轮景气周期来临时,价格继续突破新高(如2023年的弱复苏),继续盘横(2024年若复苏乏力则盘横,若复苏强劲,再突破新高),如此往复,呈阶梯形上升。期间如有严重的矿山事故(如2022年8月金石资源紫晶矿业矿山事故)或更为严厉的ZC推出(未来大概率事件,如果2019年发布的《萤石行业规范条件》正式通过,将大幅限制新增产能),价格会有阶段性的凸起,甚至会提高价格“阶梯”的步高。】
以上为2023年11月对萤石历史价格复盘后得出的结论,貌似正在逐步验证中:
2023年10月,矿山事故引发价格凸起,随后2个月迅速回落。(事故冲击,急涨急跌)
2023年底开始,制冷剂厂家因清理社会面库存而减产,需求缩减,萤石价格在3200元左右盘横3个月。(需求低迷,中高位盘横)
2024年3月,更严厉的ZC推出,专门针对萤石矿山,史无前例!(ZC趋严)
2024年4月,需求略微修复,萤石价格开始抬头。(需求推动)
未来看需求修复程度,稍有修复便可点燃萤石价格……(需求修复将助推萤石突破前高)

05-13 19:59

好文章

01-08 14:15

好文章。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