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与自信

发布于: 雪球转发:63回复:332喜欢:493

昨晚夫人和我说,万一以后孩子读书一般,是不是考虑让他去海外上一个稍微好点的大学,因为难度会低些。

我的意见,如果孩子自己有这个想法,我会支持,但要提一些要求。如果是我们的单方面想法,没必要。我看了网上的现状,被家长强制送出去上海外好大学的学生,多数情况都不理想。他自己没有压力 ,在外面虚度时光,还花费了大量金钱。最后回国后落差很大,发现这个文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高不成低不就,很多人就不去上班,最后啃老,这是最差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如果自己考出去,那百分百支持,真才实学,开了眼界。海外好的大学,师资,实践都强。我反复讲过,AI如此强大,将来重要的是要能找到一份工作。白领有点难了,能当个工人也行。品行端正,自食其力。

我夫人的公司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多人来自于外企,他们多数孩子都去海外读书。

当然,她愿意相信我,是因为我吹过的牛,基本都能实现。

我个人不以为然。我觉得中国是最有发展的经济体。如果你希望孩子有发展,国内最好。海外也有一些优势,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交往中的边际感,生活不卷,也就意味着阶层固化。

很多精英,说出来的话看上去高深,其实没什么新内容,都来自于圈内传播,缺乏独立思考。我更喜欢和普通人交谈,聊聊篮球、喝茶、看书,或者看剧,越贴近生活的越好。

眼界:即使你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人事,眼界未必大。需要你从上到下总结和反思,再从下往上研究细节。

眼界需要多走多看,也需要多读书,最后需要独立思考。

投资中也一样,股龄多少年,没有什么用处。多数人还沉迷于主力和K线技术,有帮助吗?更多的是负面影响。

自信:国内的人很不自信。特斯拉苹果最近股价持续下跌,和国内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上升,华为手机有关系。

出口的汽车、工程机械、家电、智能电表,很多东西我们觉得普通,实际上已经技术领先,是高科技产品了。

我们已经非常强大,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或者还没有文化自信,没有安全感。等什么时候,没人想卷,也卷不动了,生活品质就提升了。

多数人都愿意相信比自己有钱的,或者地位高的。扩散开来,多数人都迷信欧美,他们的产品就好的,文化就是好的,我不认同。

包括现在的自媒体,朋友圈,一发就是高大上。我挺反感,普通人好好生活,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多关心国内的大事。

当然,做投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另当别论。

精彩讨论

HIS196304-05 11:29

深以为然,只是希望未来能继续走在现代化、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阳光大道上。

luofeijun04-05 12:43

西方人整体人文素质比中国人要高一些;知识水平、认识和智力水平比中国人的平均水平要低一些,这些方面中国人平均数高,但方差小,西方人平均数低一点,但方差大,所以,西方人中最顶级水平的人,不论是水平还是数量比中国要多要高。回到留学的选择,第一种,国内顶级智商的人,到国外顶级大学深造,会有很大的提升;第二种,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靠体力与简单技能人如电工、水管工等到国外去,比在中国好! 其它智商i水平处于国内平均水中上等,没有必要到国外留学。这是基于我在剑桥大学做了十年老师和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的感受。

林枫笔记04-05 09:55

说的很对,批评国内越来越阶级固化的人不在少数吧?然而这玩意在国外是既定事实,公知说的国外保护私产,本质上和阶级固化类似。。。中国人卷,换句话说是,不认命,我在澳洲见过不少房租都交不起、被赶出去的穷人。。。他们对有钱人的尊敬是骨子里的
中国人对欧美有种叶公好龙的怪圈,我就问一句,国内有多少人能接受外国人当公务员?多少人接受国家接收难民,给各种福利?帮着租房给房租?整天想要欧美的好处,这些人的思想接轨欧美了吗

黑龙_杭州04-05 10:30

认同你的教育理念, 真正的高手大多是内在动机驱动,凭喜好和感觉做事,因此去哪里读书,学什么,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美英的顶尖大学,确实能开拓视野,学到前沿知识,但竞争太激烈,门槛太高。
如果是为了躲避国内太卷而去国外读普通大学,再回国内发展,大概率会失望。
我以前也常想如何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最后发现,充分尊重他的感觉,自尊带来自律,自己多学习思考,行为上去带动引导,凡事都让他自己选择决定,最后发现孩子的生命力会自己成长,原来的规划变成了伪命题。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04-05 11:00

行大这篇说的很好。我可以进一步补充一点。从我自己带过的不下百人的海龟留学生来看,海外的高校教育水平不高,成才率极低。即使有一些出色的,也和他们家庭背景,国内教育工作经历有关,和留学学习关系不大。
另外,一个扎心事实,孩子上了剑桥牛津哈弗耶鲁,难度可比登天,可是毕业后,成才概率极低。华人或者我们东亚文化根本和西方文化不相容。那里花了大把银子其实反而耽误了。从最近两百年历史来看,比如哈佛,那么多国人包括华人,从那里学习毕业的,就没有出过一个顶尖人才。我记得宋子文好像是那里毕业,那水平,简直就是废材,蒙古就是这哥们卖出去的,财政治理更是一塌糊涂,还贪污。底层原因就是,这些哥们一见到美国人心理上就跪了。

全部讨论

深以为然,只是希望未来能继续走在现代化、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阳光大道上。

西方人整体人文素质比中国人要高一些;知识水平、认识和智力水平比中国人的平均水平要低一些,这些方面中国人平均数高,但方差小,西方人平均数低一点,但方差大,所以,西方人中最顶级水平的人,不论是水平还是数量比中国要多要高。回到留学的选择,第一种,国内顶级智商的人,到国外顶级大学深造,会有很大的提升;第二种,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靠体力与简单技能人如电工、水管工等到国外去,比在中国好! 其它智商i水平处于国内平均水中上等,没有必要到国外留学。这是基于我在剑桥大学做了十年老师和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的感受。

说的很对,批评国内越来越阶级固化的人不在少数吧?然而这玩意在国外是既定事实,公知说的国外保护私产,本质上和阶级固化类似。。。中国人卷,换句话说是,不认命,我在澳洲见过不少房租都交不起、被赶出去的穷人。。。他们对有钱人的尊敬是骨子里的
中国人对欧美有种叶公好龙的怪圈,我就问一句,国内有多少人能接受外国人当公务员?多少人接受国家接收难民,给各种福利?帮着租房给房租?整天想要欧美的好处,这些人的思想接轨欧美了吗

行大这篇说的很好。我可以进一步补充一点。从我自己带过的不下百人的海龟留学生来看,海外的高校教育水平不高,成才率极低。即使有一些出色的,也和他们家庭背景,国内教育工作经历有关,和留学学习关系不大。
另外,一个扎心事实,孩子上了剑桥牛津哈弗耶鲁,难度可比登天,可是毕业后,成才概率极低。华人或者我们东亚文化根本和西方文化不相容。那里花了大把银子其实反而耽误了。从最近两百年历史来看,比如哈佛,那么多国人包括华人,从那里学习毕业的,就没有出过一个顶尖人才。我记得宋子文好像是那里毕业,那水平,简直就是废材,蒙古就是这哥们卖出去的,财政治理更是一塌糊涂,还贪污。底层原因就是,这些哥们一见到美国人心理上就跪了。

04-05 10:30

认同你的教育理念, 真正的高手大多是内在动机驱动,凭喜好和感觉做事,因此去哪里读书,学什么,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美英的顶尖大学,确实能开拓视野,学到前沿知识,但竞争太激烈,门槛太高。
如果是为了躲避国内太卷而去国外读普通大学,再回国内发展,大概率会失望。
我以前也常想如何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最后发现,充分尊重他的感觉,自尊带来自律,自己多学习思考,行为上去带动引导,凡事都让他自己选择决定,最后发现孩子的生命力会自己成长,原来的规划变成了伪命题。

讨论已被 行中衡 删除

孩子上学的事情不能强求硬上,还是看具体情况。有钱人可以随便点,普通人没必要花那些钱

以后央国企不招聘留学的,一个是假文凭多,二是可能混入间谍

我已经不想什么主力了,就是买茅台,躺平,这个达到散户的几级水平了?

04-05 10:47

老婆是大学博导,现在怀孕七个多月了,我们的观点和楼主类似,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不过分鸡娃(当然,题还是得做,只是不能学习到太晚影响身体发育),尽量发掘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强求孩子一定要学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果孩子真的不是读大学的料,将来去工厂拧螺丝那也是Ta的命(如果还有拧螺丝的机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