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季度平安银行资产质量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回复:20喜欢:30

一、前言

随着平安银行2020年1季度季报发布,吸引大量眼球。因为大家都很关心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所以很关心银行业第一份季报。

关于平安银行资产质量,各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说很好,146亿的贷款减值计提,竟然就可以提升拨备覆盖准备金108亿,说明真实信用成本很低。但有的又说很糟糕,不良生成相比2019年大幅度增加。另外有说对公很好的,又有说信用卡爆雷的。那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本文主要观点:

1、 平安银行2020年Q1,不良生成和逾期生成都相对于2019,资产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2、 由于历史上过度核销存在仓库中,导致核销后的贷款回收,能大幅度提升拨备覆盖率

3、 2019年中平银对公开放日说到,2019年要完成对历史不良的对公出清,这份季报得到兑现

4、 受疫情影响,以信用卡为代表的零售不良大幅度上升。但零售贷款的特点决定了这大概率是个暂时的困难。

二、不良生成指标说明

注:图上是不良的迁移图,而我们报表中,大部分不会单独告诉你块1、块2,但我们可以知道:(本期不良余额 - 上期不良余额) = 块1 - 块2 - 块3 - 块4

银行资产不良生成有三个算法。

1、 不良生成A = 本期不良余额 - 上期不良余额 + 核销与转出 + 核销前回收 = 块1

这个指标最全面代表银行的不良的真实生成情况,但有3个缺点:

(1) 只有少量银行有披露该指标或提供“块2”的数据,大部分银行无法计算,从而很难全面银行横向比较。有的银行(例如工行建行),以前有披露,现在不披露,也无法纵向比较。

(2) 即使知道这个指标,也很难横向比较。招行最棒,每年直接告诉你“块1”的数据,工行建行以前提供“块2”数据,但也不清不楚。这两年就直接不告诉你了。

(3) 有的银行不良认定很严格。例如你看工行以前的财报,动不动就认定为不良,同时又有大量存量不良恢复为关注或正常。导致指标A非常高。这个指标,反而惩罚不良认定严格的“好学生”。

2、 不良生成B =本期不良余额 - 上期不良余额 + 核销与转出 = 块1 - 块2

这个指标在指标A的基础上,去掉“核销前回收”这一项,更多关注核销前的不良净生成。目前大部分的银行的横向比较中,都喜欢采用这个指标。

但这个指标也有一个缺点:有的银行(平银是典型),要尽快核销,核销后慢慢回收,这样这个指标会偏大。有的银行不喜欢核销,尽量熬时间把不良收回来。也就是说,同样都是把不良收回来了,但由于回收的时点不一样,导致不良生成指标不一样。不良在“块2”阶段回收的比“块5”阶段回收的,指标B就好很多

3、不良生成C =本期不良余额 - 上期不良余额 + 核销与转出 - 核销后回收 = 块1 - 块2 - 块5

这个代表银行真实的信用成本。指标A和B,除了上述的缺点,还有个缺点,就是不良生成到底给银行带来多少损失。不同的贷款,损失不一样。例如大型企业一般不会产生不良,但一旦形成不良就很难收回,而零售贷款一般追回来的难度小很多。抵押率高的、抵押率低的、信用类的、保证类的,不同的贷款产生不良后回收率是不一样。即使相同的贷款,催收能力强的银行和吃大锅饭的银行,回收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指标A或B很难算出最终对银行的损失。于是我们有指标C,从理论上讲,从长期来说(例如100年),银行的贷款总的损失等于历年不良生成C的总和。

根据招行建行等经验,指标C一般是指标A的一半多点。

指标C也有个缺点,有时候对当前真实质量情况不敏感(指标A最敏感)。比如,如果某银行在核销库里面存货很多,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指标C不错。但这种情况不多,大部分时候是比较敏感的。

因为指标A\B\C各有优缺点,指标A\B\C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客观的去观察一个银行真实的不良生成。如果单独使用,必然只是盲人摸象,看一点而忽略了整体。

另外,如果不良偏离度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不好统一口径比较,可以采用90+逾期(或60+逾期)代替不良。

三、平银的3个不良生成指标

备注:1、不良生成额A、B、C是根据上面描述的

2、不良生成率=不良生成额*2/(上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款余额)

首先我们看到,最让人惊喜的是指标C,也就是代表真实信用成本的指标大幅度下降。不良生成率从2019的1.89%下降到2020Q1的0.99%(年化,下同)。而如果考虑到偏离度的原因,我们从90+逾期的视角看,90+逾期的生成率从2019的1.59%下降到0.64%。这个90+逾期生成率,基本跟招行建行这种资产质量最好的银行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平银146亿的贷款减值计提,就可以提升拨备覆盖准备金108亿,真正信用成本才大约38亿”。

但作为平银股东,也不要高兴太早。平银指标C之所以优异,是因为平银历史上过度核销导致。核销的仓库中的大量存货可以轻易回收。所以1季度轻轻松松就从核销仓库里面捞了53亿回来。常态下,平银指标C不会这么出色。更不能形成“平银资产质量已经赶上建行招行”的结论。

然后,我们再观察指标A。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指标,平银的生成率从2.82%下降到2.47%,在疫情环境下,也是降幅较大的(某位大V的文章里面,不小心拿平银2020Q1的A指标跟平银2019年的B指标互相比较,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同时,由于不良偏离度变化较大。我们关注90+逾期生成,基于90+逾期贷款的指标A从2.52%下降到2.13%,也是下降的。2.13%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建行,建行2017年90+逾期生成约0.78%(2018后就没披露了),2019年估计略小于1%,2020年Q1估计超过1%。平银的90+逾期生成率是建行招行这种资产优秀的银行的两倍,这个也是跟平银资产端风险偏好有关。真正的风控,是能把不良生成控制在一定水平线的情况下,扩张资产端收益,而不是一味把不良生成弄到最低(否则全买国债算了)。而且不良生成的控制能够应对一定规模的经济危机。

指标B和指标A在平银这里比较重复,我们就不展开了。

所以,从2020Q1,我们既要看到平银资产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疫情情况下,各项不良生成指标大幅度下降。也要客观承认平银跟建行招行比,是有很大差距的,说质量超牛B那是不客观的。平银负债端成本决定其资产端的打法不是简单的复制招行,而是要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来。

四、对公与零售不良分析

在这次,让笔者最开心的就是对公不良的下降48bp了(从2019年末的2.29%降到目前1.81%)。之前笔者在系列文章《平安银行历史存量不良的形成与出清》(1)~(7)(网页链接 等7个链接),测算平银历史存量不良会在2019年底出清。而2019年中的平银对公开放日,也说2019年底要出清。2020年的Q1季报,能够在疫情这么糟糕的环境下对公不良降48bp,我认为就是历史邵时代积累下来的对公不良的基本已经出清。

但这次疫情,同样也带来零售贷款特别是信用卡贷款的不良急剧上升。原因有:

1、 经济消停,这个就不用详细解读了,地球人都明白

2、 诉讼停滞。注意到这个的人估计不多。很多人都以为信用卡等零售贷款不良低,是误解。事实上包括招行在内的所有银行,信用卡等高利率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都是非常高的,只是靠快速核销,把不良压在很低的位置。参考以前@ ninesuny 《2019年度核销额估计430亿》(网页链接),诉讼是平银等银行快速核销信用卡等不良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被动等待180天后满足监管要求申请核销)。而疫情期间,法院等催收、诉讼资源是很紧缺的,要诉讼也是要诉讼一些大额的贷款。这个疫情形势下,为了信用卡3、4万元去法院起诉某人,既没必要也没道德更没人管。


从零售的各类业务逾期指标,明显贷款颗粒越小的,逾期上升越多。特别是个人贷款中的“其他”类(以经营贷款为主)反而下降38bp,也似乎证明了,诉讼催收“优先保证大额度贷款”

另外,本季度平银核销与转出(基本都是核销)才92亿,相对于去年每个季度120亿左右的水平,也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导致诉讼变慢导致。

平银信用卡年化不良生成额大约在2.6%左右。假设2个月内核销力度减1半,不良就自动增加22bp。所以2020年Q1平银信用卡上升的66bp不良,估计有22bp是由于核销减慢导致,另外44bp是由于经济环境导致。

当然,诉讼慢导致信用卡等不良堆积,更多是本人的粗浅分析,本人也无法给出更精细化的数据或者实地考察去证明,不排除中报后会被打脸。


五、总结

从一季度看,对公历史不良出清,大概率算是告一段落了,这个石头压了平银3年终于可以搬走了,平银投资者也可以松一口气。

对于零售的不良剧烈上升,笔者倒不担心,毕竟只要保住就业,后面是慢慢恢复的。零售不良的恢复能力是比对公强很多的。对公的不良,本质上是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导致漫长痛苦的清理,所有银粉都应该深有感触。而零售的不良,除非后面持续大面积失业,否则一般问题不大。而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2020年要求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政策上也不可能容忍大面积持续失业。相信在国家“六保”新政下,这块不良会很快下降。



===============================================================

补充,刚才刚好看了1季度的业绩发布会(网页链接),竟然本文章的各项结论完全对上:

1、如果不是为了提高拨备,真实的信用损失是很小的

2、原文"60+逾期生成率-0.37%,较去年下降207bp,即一季度对公逾期60天以上贷款的净生成是下降的"。从这句话就可以很明显看出,历史对公不良在2019年底基本出清。另外要注意平银管理层对外说不良或逾期生成率的时候,一般是基于指标C。(如果基于指标B能做到-0.37%,那可是宇宙级的风控)

3、零售不良率上升较快,除了疫情本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催收和诉讼资源受限


$平安银行(SZ000001)$ @时光森林 @二马由之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4-22 09:12

作者解释了年化不良生成率3种口径,客观详尽。平安银行逐步向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看齐。$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2020-04-21 19:03

特别是不良生成指标的计算,写的很好

2020-04-22 21:41

专业

2020-04-22 14:11

讨论已被 cai_et 删除

2020-04-22 11:24

学习了,特别是不良生成指标的计算,写的很好很详细。

2020-04-22 09:2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0-04-21 22:13

不良率的计算非常仔细,全面。也很公正,客观。受教了。$平安银行(SZ000001)$ 。平安银行这三年来进步非常大。现在看招商银行一季度的财报了。希望有好的表现。$招商银行(SH600036)$

2020-04-21 21:2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0-04-21 20:52

好文!

2020-04-21 20:33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