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4喜欢:0
回复@牛医生工作室: 其实龙芯中科亏损我不是很介意,我更关心营收,能否从原本高度依赖政策性市场转型到拥抱开放性市场,所以我更关心的是营收,科技企业亏损不是问题,但是要有市场有用户,有用户就会有产品反馈就可以更好的迭代,没有用户就完蛋了//@牛医生工作室:回复@老牛买菜:哈哈哈不知道是你的啊,这两个回答和业绩密切相关。提问水平很高[很赞][很赞][很赞]
引用:
2024-05-15 12:41
$龙芯中科(SH688047)$ 业绩交流会还可以吧?下午还能买吗?

全部讨论

05-15 16:25

营收和产品都不重要,现在连性能也不重要了,因为性能眼见着越来越好了,现在卡脖子的是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只要生态改善了,营收肯定能上去。

05-16 00:54

1、你这是成长股的思路,不是不对,而是有失偏颇。尤其是对于科技股来说。
2、关注营收不如关注生态,龙芯的主要矛盾由性能转为生态,生态起来了,营收自然差不了。
3、我更关注研发:首先研发对CPU性能起决定性作用,CPU性能又是生态的基础底座,虽然性能好未必生态好,但是性能差的必然生态差,研发对生态建设大有裨益;
其次是科技股的天然属性就是研发(点科技树)、不断地研发(点更高科技树)。
4、研发分解为研发战略(方向)、研发投入、研发效率。
5、研发投入是研发的基础,所以往往被夸大。
6、研发战略方向往往容易被忽略,有的方向不对,投入无数最后发现进入死胡同,颗粒无收(尤其是医药);当然也包括太超前、没有市场前景(卖不出去)等。
举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自主技术的高铁模式,在高度集成高度IP知识产权化的CPU领域没有成功的先例(莫提半成功的苹果,即便有苹果的影响力+自成体系一脉生态的实力+不被严防死守+乔布斯/硅仙人+macOS,在PC领域也是半死不活),能否走得通,持谨慎态度。主因是CPU需要研发人员相当长时间(十年以上)的积累沉淀后才可能吃透其底层逻辑。
龙芯之前激进的多核策略就是研发战略错误,还好及时改正,提升单核性能,目前看战略非常正确;包括主要矛盾性能转生态、点面结合、性价比战略,我都很认同,但须假以时日市场验证。
7、研发效率更容易被忽略,因为不好量化把控,还有运气成分。
龙芯经常被嘲笑研发投入少,但龙芯研发效率杠杠的。
最后综合下来,不亚于国内同行的百亿、不亚于国外同行的百亿美元。
就好比走完万里长征的红军,人数虽少,但都是意志坚定、久经考验的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