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为上市公司董秘(26)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回复:32喜欢:34
第十章  VC、PE,天使?魔鬼?

        在全球化趋势和资本流动加剧的今天,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自身积累实现发展的模式已经显得为合时宜了。从大到实力雄厚的集团化企业到小到两三人的创业团队,各种商业计划书越来越频繁出现。几年前热播的《赢在中国》这档创业类节目的主题曲“在路上”犹在耳畔,创意十足的类似节目已经百花齐放,连央视《我爱发明》这档节目从单纯的鼓励发明创造的节目,都已经过渡成了发明者与各种投资机构讨价还价的电视平台,各类发明、创意待价而沽。更不要说实业界的资本春潮涌动,刚刚开张几天的公司都在计划着如何讨价还价引进投资者。

        1、真的有天使吗?

        在资本流动作为市场资源最佳配置方式的今天,资本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今世界上的每个一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甚至是一批远见卓识的投资者,封闭资本之门的企业在竞争中将无法真正融入经济的主流,即使是凭一己之力的辉煌过后,最终只能剩下苟延残喘。

        记得记录片《资本的故事》中,选取了20个全球盛名的资本故事中,匡特家族对宝马品牌的拯救尤为经典。

        作为纳粹成员的京特.匡特并非善茬,1954年,京特.匡特在一次旅行途中去世。他的企业王国由长子赫伯特和哈拉尔德继承,其中包括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控制性股权。当时戴姆勒-奔驰的发展非常好,赫伯特和哈拉尔德将掌握的股份达到9%。兄弟俩想继续增持股票,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弗里克。这位钢铁大王战后瞄准了汽车业,拥有戴姆勒-奔驰25%的股权,和德意志银行并列第一大股东。眼见再增持股票都无法撼动弗里克的地位,匡特兄弟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投向水深火热的宝马。

        由于投资风险高,哈拉尔德并不同意收购宝马。于是赫伯特先斩后奏,收购了宝马的部分股权并成为大股东。但宝马公司并没因此立即起死回生,大部分股东和管理层都计划向戴姆勒-奔驰发行700万马克认购,从而成为戴姆勒-奔驰的一个品牌。就要重组计划要成功之际,一些小股东突然发难,打破这一计划。赫伯暗下决定,要尽全力挽救宝马这个代表巴伐利亚荣耀的汽车品牌,经过巴伐利亚财政部长的支持,成功控制了宝马汽车。

        后经营销奇才哈恩曼出招,逐步缓解了宝马的燃眉之急,通过新股发行逐步增持宝马股份,并筹集发展所需资金。营销奇才哈恩曼的通过实践其提出的“夹缝理论”,将宝马定位于轻捷、运动型的豪华轿车方向,这个策略取得巨大成功,宝马一直沿用至今。(后话:当赫伯特发现哈恩曼的个人影响力已超越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界限时,他立刻痛下杀手,炒了这位大功臣的鱿鱼。)

        其间半路出家的匡特家族作为成功的投资者而收获了巨大的财富,宝马汽车也因此起死回生,这就是资本的力量。但不是每个资本故事都如此皆大欢喜,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赤裸裸的争斗,也有无数的企业因此而功亏一篑。资本的逐利本性有时极其泛滥,毫无约束,其破坏力惊人。

        资本的天使与魔鬼两面性往往集于一身,同一个投资机构也因时、因势而在同一个投资标的上也会呈现了多面性。资本的不同面孔,对标的企业的未来影响巨大,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前些年人尽皆知太子奶的故事,至今都让很多企业对资本的看法心有余悸。2006年,太子奶为谋求上市,引入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以太子奶控制权作为“对赌”的方式借入巨额资金。后因资金链断裂,太子奶控股权旁落他人,其实际控股人李途纯还身陷囹圄。当然该事件还有更多复杂的背景,但让局外企业家不甚唏嘘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借力资本的力量实现企业宏图,又能最大限度让资本嗜血本能得到抑制。

        2010年秋,本人受托与一从事花卉种植的公司董事长聊天,我只是他试图寻求得到帮助的众多人中的一个,因那时他被引入的投资者弄得极度困惑。董事长如其从事的农业产业一样,阳光炙烤使其面目黝黑,一脸沉重愈发显得心事重重。当然,我们最后的谈话结果也和他与其他人谈话结果一样,未对其有任何实质性帮助,唯有安慰和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和他相比,从岁数上来说,我称其为长辈都毫不为过。虽深为其对企业的执着而感动,但也只能陪他一起骂骂该死的投资方解解气而已。

        曾经他的企业因搭上2008年奥运会班车而辉煌一时,奥运会之前引入一家深圳的创业投资公司,引入方式仍然采取“对赌”的形式,达不到预定的业绩,无条件转让一定比例的股权予对方,这部分“对赌”所涉股权足以影响双方的控制权之争。后来因行业整体影响而未能达到预期业绩,他也愿赌服输而失去了多年经营企业的控制权。于是对方接管了公司并派遣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几十年摸索的经验积累出的业务岂是一群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能玩转的,结果使一家原本资质不错的企业慢慢步入深渊。

        站在投资人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真正达到了“炒房炒成房东、炒股炒成了股东”的境界,不但炒成了股东,还炒成了大股东。这位愿赌服输的企业创始人不忍看到企业就此没落,试图通过多种手段挽回控制权,但后来的情节发展使正常的商业行为演化成了股东间的私人恩怨。此时站在局外人的视角来看,该投资公司此时犯了投资领域的大忌:意气用事,不懂得止损。后来搞得公司无人打理,那些职业经理人早早溜之大吉,投资公司也无力收拾。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竟然就发生了。

        我问他企业目前的状况,如果重新收回,还有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老董事长觉得肯定没问题,所以他愿意一试。再问前后两任大股东有没有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一谈,他说没有可能,对方甚至连面都不想见。这是家投资公司在我印象中是不错的创投公司,为何有如此幼稚的作派。不过也许是一面之辞,不用深究。我再问他,有没有可能通过当地政府出面,以保护当地特色花卉产业为由,从中斡旋,他说这个还没有试过。这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老董事长说回去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汇报,请求帮助。

        后来的事情发展相当简单,经介绍,通过第三方投资公司低价收购了那家投资公司所持该公司的股权,并重建了管理团队,由老董事长重新执掌了企业大权。后入的第三方投资公司仍想继续持有该公司股权,但老董事长仍执意拿回了公司控制权,也许这位老人从此惧怕了和资本的合作,企业走了一个圈又重归原途。

        这是资本之祸,还是资本之福,是天使?还是魔鬼?身在局中,无法定论,但我想在那家企业老董事长心中可能自有他的答案。

        无法预知未来资本的演变将向何去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于资本的善与恶、是与非、天使与魔鬼的争议仍将持续下去。

(未完待续) @东博老股民 @郭荆璞 @天天静心课 @坐关 @O_Livia @天天静心课 @6v1206 @投资小兵孟灿 @张亮midas @每天发现一个更好 @不明真相的群众 @sylvieluk @卢山林 @乐乐奶爸 @国老

全部讨论

2021-03-05 11:23

好故事,好书。感谢分享。《匡特家族》

2013-11-17 22:24

每一段都写的很精彩,继续!

2013-11-15 01:27

看看

2013-11-13 10:32

投资人的本职就是投资,而不是管理或者运营,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那个老董事长,最后控股权是怎么拿回来的???

其实吧,作为一个财务投资人,什么参与经营管理都是扯淡的,让我去管化工厂还不如杀了我简单…… 投资的人就该做好投资的事情,讲什么专业知识、眼光都是忽悠人的,还是那句话,天使投资人投资10个失败9个,就这成绩也敢出来谈眼光?嘿嘿。

投资人,无论是天使、VC、PE,赚的都是金融的钱,是交易结构、交易行为的钱,是融资需求和资金供给不匹配的钱,赚的是人性脆弱的钱

2013-11-12 14:07

好,在等我几天

2013-11-12 13:57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