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逍遥刘强”说起——论投资者的情绪控制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4回复:39喜欢:128

  期货界传奇人物“逍遥刘强”走了,今天的新闻曝出他长期患有抑郁症。其实这样的判定没啥意义,会跳楼的都是有抑郁症的,不是长期的就是“急性发作”的,至少在跳的那一刹那肯定是心如死灰的。

  刘强一直以来都在构建自己的体系,试图将利弗摩尔、巴菲特、索罗斯等大师的理念精髓融为一体。且不说他的这种梦想在技术上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光是体系的构建和不断试错调整,就是一件劳心劳力的累活,所以不能说他不够努力,可能恰恰是太过努力了。

  如果辛苦将投资体系的大坝从十年一遇建到千年一遇(至少自认为万无一失),结果还是被股灾的洪水无情冲破……那一霎那确实容易引发情绪崩溃。博远认为刘强败于太过“要强”,而少了其网名中的“逍遥”二字。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的大脑是一种典型的嵌套结构,原始的心理情绪深埋于大脑深层,即远古祖先留给我们的各种应激反应和生存本能。克制情绪波动的所谓“理性”则只是人类进化到文明社会后,通过教育与练*才映射到大脑皮层的后天技能,这种情绪的大坝并不牢固,如经历高强度或长时间的冲击,都有决堤的风险。

  举个例子,我们每个投资者都知道,要做好投资必须控制好两种最常见的心理情绪——贪婪与恐惧,但是说得容易,做起来是何等困难?

  当市场上出现踩踏出逃时,我们大脑深层发出的恐惧信号,与远古祖先逃离猛兽追捕时是一模一样的,追高时的贪婪同样如此,面对蛮荒时代的食物匮乏,必须要极力争抢哪怕冒着生命危险——这些都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原始本能,却成了投资操作的最大天敌。正因为这种反人性与本能现象的存在,让投资成了世界上最高难度的职业之一。

  要想在资本市场生存得更好更久,投资者尤其需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与必要的休养生息,长期浸润市场进行高强度的短线博弈,确实容易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崩溃。

  以上情况的发生,与投资理念或者说劳动强度密切相关。趋势派投资者练的是应激的格斗术,但是几乎没人能打一辈子高强度搏击而不被重重击倒;基本面派投资者(包括真价投与成投)走的则是太极路线,不与市场波动相争,练好了足以经年累月强身健体。

  这是博远自己的经验之谈,走过当年短线搏杀、权证炒作的那些茶饭不香、夜不能寐、心力憔悴的岁月,才让我学会了淡定豁达,以出市心态观察与分析市场,以远离杠杆、专注长线的方法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阶段,以至于随时被市场波动左右,被情绪炸弹绑架,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身……就是这个道理。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心之旅,没有人能替你摘得正果,到达彼岸。

  由此,博远突然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假如巴菲特和利弗摩尔都在雪球,他们会说些什么?[好困惑]

  乱弹一下吧:老巴在还没有做出亮眼业绩并被世人熟知前,粉丝应当不会超过5W,也不写每日复盘或投资周记,每年才来一篇令人意犹未尽的“致股东的信”,捎带回答一些球友的留言,平时聊的话题基本为吹水性质,无非是桥牌老友的趣事,奥马哈的家具店打折信息,论买入富国银行治疗失眠的功效,转载一下@长安大诗湿人 那篇“吉列剃须刀的软文”(网页链接 )……至于股灾时刻,老巴应该更是吝啬言辞,最多写几首风轻云淡的打油诗。


  至于利弗摩尔就很难说了,头像可能是大圣归来的斗战胜佛,粉丝量应比手哥少不了多少,各种组合玩得眼花缭乱,每日分析股市期货甚至外汇黄金石油的走势必不可少,但是帖子后面留言的追捧、谩骂和论战可能更加精彩。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神经紧绷,不苟言笑,思维干练,嗅觉敏锐,但总缺少了那么一点从容和洒脱。股灾来临时候,他可能第一个冲在空头的前线,也可能第一个倒在抄底的坑中……趋势的弄潮儿,人生玩的就是一种蹦极。


  以上内容纯属无心调侃,万不敢对两位大师有所不敬,对逝去的传奇也都心存缅怀。本文的核心是劝那些想把投资当做终身事业的朋友,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休养生息。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聊聊自己的观点。[笑]




7.26 增补:

【为什么这篇文章里没有谈到索罗斯】

  假如索罗斯也在雪球?不可能,老索表示自己正在指挥军团作战,哪有时间来雪球吹水或者写战况分析?

  网上有很多讨论利弗莫尔、巴菲特、索罗斯究竟谁更强的文章,其实在博远心中,利弗莫尔和巴菲特尽管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声望如日中天的时代,但也只是投机与投资领域的草根传奇——后天不断努力的你,也许能达到他们成就的万分之一。

  但是索罗斯的性质却与他们完全不同,他在国际金融大博弈中的角色和达到的高度无人可以替代,他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高手,更是某国对外金融战的战略指挥,是一个有隐形军衔的五星上将,与之对垒的已经不是市场趋势,而常常是一国的整个金融系统。在美国资本市场历史中,能与之媲美的非JP摩根莫属,只不过两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不同。

  类似一场足球赛,后防线与门将的职责是捍卫本队球门不失,而前腰和前锋则负责尽量将战火燃烧在对方半场,让敌人自行崩溃……时代已经进化到“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阶段,那作为进攻的发动者与总指挥,索罗斯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金牌前腰(JP摩根就是二十世纪30年代的金牌守门员)——这样的角色,岂是我等凡人投资者能企及的。


【股市就是概率博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我们的一生需要做很多抉择,大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概率赌博性质:高考还是留学,求职还是创业,爱情还是事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成就了人生的魅力所在。

  股市则是这种不确定性的聚合之地,与之对抗的投资者们,分别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并形成不同的投资理念与操作流派。各人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对方法掌握程度和情绪控制的问题。

  在不确定性面前,价投与趋投一样需要处理概率的难题,世界上没有概率的常胜将军,趋投的弱势在于高强度的频繁博弈放大了概率的风险,而人又是情绪动物,面对市场的波动不可能时刻做到状态满分又控制得当的“知行合一”。

  老巴同样也有失败的投资,只不过他的智慧在于总留有后招,深谙牌面好话坏对应押注大小的尺度把握真谛(别忘了老巴除了价投大师的身份,还是一个桥牌高手),对不确定性较高的标的从不下重仓,并且绝不使用杠杆来放大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清仓做空,从不杠杆做空),这也是博远一直劝戒真正的价投要远离杠杆的原因。


【趋势投资者永远绕不开的陷阱】

  在资本市场还如漫漫黑夜般的迷茫无序的年代,利弗莫尔用他惊人的天分与超凡的智慧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盏明灯,让后世的人们懂得了技术分析的魅力,并以此照亮自己要走的路。但是趋势投资的致命数学陷阱,却让失败远比成功来得更容易,以至于高手如利弗莫尔,也倒在了自己发明的技术体系里。

  这个陷阱就是:做对趋势尽管收益惊人,但是最快也要数年达到巅峰,做错趋势却只需几个月就能归零。在生物界其实也充满这样的规律,比如我曾经提过的“狮王更迭法则”:老狮王可以无数次打败竞争者以保持其统治地位,但是只要输了一次,也许就与王座永别了。

  利的成功,来自于对趋势的分析研判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利的失败,则来自于曾经受用的市场信号不再起作用。而其浮盈增仓和杠杆放大的操作手法,在大趋势得到验证时会风光无限(测试正确,不断加仓,通过大趋势的充分演绎获得巨额回报),但是在足够逼真的诱空和诱多面前却无能为力(测试正确,不断加仓,却在满仓时遇到趋势扭转,与预判相逆的大趋势一次就能让多年的积累化为乌有)……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投资界没有一种万能且永恒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

  敬畏市场不只是一句口号,它的千变万化足够毁掉所有高手曾经赖以生存乃至铸就辉煌的信仰。

  得知刘强离世我的第一个评论就是“利弗莫尔的诅咒”,当时只是直觉使然,看了@长安大湿人 的分析(网页链接 ),才发现他们的坠落过程竟然是如此相似,这或许也算是忠实信徒的一种自我实现吧……[好失望]



@唐史主任司马迁 @小小辛巴 @Julian-Z  @唐朝 @朱胜国 @草帽路飞 @stockmarker @方德 @射手0018 @bigfatcat @forcode @反动学术非权威 @huhu033 @百谷王 @sayes @一天的路 @价值投资成长股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中小板指(SZ399005)$             $创业板指(SZ399006)$             $中小300(SZ399008)$            $中证100(SH000903)$              $中证500(SH000905)$              $上证50(SH000016)$            $沪深300(SH000300)$

全部讨论

【这个比喻有意思】以上情况的发生,与投资理念或者说劳动强度密切相关。趋势派投资者练的是应激的格斗术,但是几乎没人能打一辈子高强度搏击而不被重重击倒;基本面派投资者(包括真价投与成投)走的则是太极路线,不与市场波动相争,练好了足以经年累月强身健体。

2015-07-27 07:48

经验之谈

2015-07-26 20:28

巴菲特和利弗莫尔在雪球的脑洞开的好玩。。

2015-07-26 19:34

空茶杯看市场

2015-07-26 07:43

很不错的分享。。
谈谈个人的理解。。
巴老是在经营企业,而且永远不满仓股票,且经营的保险公司有持续的现金流进来。
礼佛莫尔单*匹马,成就趋势交易,这是很可贵的探索。
索罗斯游说各国政要,政经双管齐下,在系统有裂缝时引导趋势。

2015-07-26 07:28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怕各种风浪。

2015-07-26 06:50

股市是逆人性的,要么完全放下,要么精神分裂。

博远兄站在参悟投资真谛角度,让我们领悟到各派的优缺点,同时以生动的假设,让我们感悟到即使是大师在雪球的一些人性表现,语言深邃又不缺幽默想像,谢谢博远兄

2015-07-26 02:03

2015-07-26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