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太古B正当时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7回复:186喜欢:14

太古B相对于太古地产折价六成,其市盈率大约12倍。从市盈率而言并不低。来看具体业务。

太古在2018年的收益应该会大幅增加。上海太古的面积超过成都太古1.5倍,而上海的消费能力并不次于成都。而且,上海太古在2017年贡献给总公司的利润很少。以成都太古的利润推断上海太古的利润。那么,成都太古的利润大约是多少呢?太古并不提供类似的数据,不过从第三方的统计来看,2017年的营业额大约为43亿;按照20%的扣点,再考虑50%的权益,其租金归于太古的大约为4.3亿。按照70%的利润率推算,大约带给太古的利润为3亿。当然,从太古的年报中不难发现,成都太古的营业额暴涨,而营业额转化成租金和利润需要时间。所以太古从成都项目中拿到的利润应该没有这么多。不过,营业额迟早会转化成租金,按照一般的估计这个时间大约得三年。所以这里用利润能力可能更妥当一些。按照太古一季报的预告来看,其成都太古的营业额再次暴涨,所以其利润能力大约可以达到4亿到4.5亿。

如果认为上海项目的利润能力与成都项目相类似,则光是这两个项目将会给太古带来大约5亿左右增量利润能力。同时结合一季报的预报来看,其他项目也并非没有成长,大约为10%,则其余项目大约会带来6亿左右的利润能力。全年增加11亿的利润能力,接近20%的成长。$太古股份公司B(00087)

全部讨论

2021-05-15 06:25

其他运输类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形式都非常好,不知道太古海洋业务是否依然困难?太古对资本配置相当明智,例如在香港抛售不少非核心的产业。现在看时机简直是妙不可言。可是,面对着起家的海洋业务,似乎也是难以摆脱惯性的控制。

2021-05-15 06:21

网页链接,太古在大陆的购物中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依然强劲。如果将其作为一个单独公司来看,显然是一家快速增长型的公司。过去七八年,因为对太古公司整体利润贡献率并不高,所以这种增长对太古整体价值贡献不大,随着数量的增加和单个购物中心利润越来越高,大陆的购物中心对太古整个公司的贡献将会逐渐得到认可。未来十年之内,或许期望太古在大陆的购物中心租金翻四倍也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企业的管理层短期之内并不能决定股价,但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好业务。

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总裁李明告诉媒体:成都远洋太古里前后耗时6年打造,投资近100亿元;远洋地产财报中披露: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成熟期后,计划每年贡献租金收入超12亿人民币。太古里楼面地价仅7980元/平米,地下三层。理论上说,街区项目建安成本应该低于盒子型项目。即使以每平米20000元的投资成本计算,根据7.25亿总营收,60%Ebitda Margin的假设条件,项目的回报率可以达到惊人的20%以上!(摘)成都远洋太古里2019年上半年卖了33亿,按照20%的扣率,应该可以实现12亿的租金。

购买远洋50%股权54.65亿元的交易对价,获得税后租金估计为8亿;卖出岛东中心的若干办公楼楼层,总现金代价54亿港元,损失税后租金1.47亿。二者的总价几乎接近,租金相差接近了5.5倍。除了佩服,想不出来更好的词描述。而且,香港证监会应该会带来大批高素质的租户。

太古不卖掉亏损业务是因为综合性企业,多业务用来互相抵消风险,现在地产赚的补贴航空石油,以后万一地产亏了说不定航空石油抵消地产,当然我感觉这概率很低,一直持有国泰应该是政策因素,国泰在香港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大股东位置让给国航,那香港的航线命脉就被国家掌握,这是香港政府和英国不想看到了,宁愿花300多亿砸进去也要保住国泰的独立性

2020-01-17 18:33

如果香港事件导致太古B的股息大跌,或许将会创造出更好的购买太古B的时机。不赚快钱,可能很多香港的企业都可以做到;然而,太古的商业地产的增速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而且到现在为止,太古在大陆的五个太古购物中心,均非常成功。太古令人讨厌的地方在于,不知道为何不放手国泰航空。其实如果卖出国泰航空,太古的股东会赚一大笔钱。可惜,太古如此有价值的企业,就是放任不管。或许,正是因为太古的管理层对市值管理并不重视,我们才能以如此优惠的价格,买到太古的股票。

投资者对控股公司的估值都比较低,国泰连年亏损,海洋业务和港机业务也一直在苦苦挣扎,再加上B股成交量稀少,造成B股折价较大。但反过来想都是获取高收益的条件,逆向投资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进行的。看好太古长期的发展,坚定持有,逢低加仓。

2023-11-18 17:44

11月17日,太古地产公告称,拟出售港岛东中心的若干办公楼楼层,总现金代价54亿港元。
于2023年6月30日,该项物业应占账面值及独立估值为52.81亿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项物业应占除税前及除税后净租金收入总额分别约为1.78亿港元及1.49亿港元。按照税前和税后净租金计算,收益只有3.3%和2.8%,交易的市净率超过1倍。香港证监会真不如将这笔钱全都买成太古地产的股票,然后将股息作为租金。是一种变相支持太古的手段?还是担心将来太古办公楼租金大规模增加?还是受制于证监会的体制,无法购买股票?

2023-03-11 17:28

太古B大跌,太古B也在回购,太古B的派息在即。2023年,太古地产在大陆的租金、且属于集团租金,能够达到40亿吗?
估计即使达不到40亿,应该也会在33亿基础上继续增加。2022年的股息达到了0.6港币,在2023年,估计股息应该比0.6港币更多。即使为0.6港币,以扣除2022年的股息,太古B的股息收益率也可望达到7%。
如果星期一继续大跌,叠加股息增加,太古B的股息收益率可望超过7%。在这个遍地高股息的港股,7%的股息并不出色,然而也算不错了。更何况,股息收益率超过7%。
股价下跌7%,令人心烦;股价下跌70%,特别是对于太古来说,对于小股东来说,可能是相当高兴的时候,毕竟下跌70%,其股息收益率会暴增。

2022-07-30 15:39

从负债方面来看,2019年,九龙仓集团实际借贷息率为3.6%,较2018年增长0.1个百分点。集团负债净额为190亿港元,同比降低26%。在2019年末,负债净额比率与总权益比率为13%。这是一个相当低廉的数字。这表示,如果九龙仓扩张的利润只要高于3.6%,都会增加九龙仓的收益。在长沙和成都,九龙仓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过,正是发展的如此好的企业,其价格并不便宜。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其他商业地产的玩家的价格实在更加低廉,以现价购买九龙仓集团,也算合算。
第一流的商业地产玩家——九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