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比估值高,卖车三载极氪深蹲起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 月 10 日晚,极氪在纽交所敲响上市钟声(股票代码:ZK),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对比小鹏长则 7 年,蔚来短至 4 年的上市之路,2021 年成立的极氪后来者居上,将这一距离缩短至 37 个月。

上市首日,极氪股价大涨 40%,市值突破 70 亿美元,高昂的市场情绪背后,是一路攀升的销量,截至今年 4 月底,极氪销量已完成交付近 5 万辆,同比增长 111%。

有一位股民朋友本来打算开盘入手极氪的股票,结果犹豫了半天,股价就涨了将近一倍,「极氪是真的有点东西。」与之相对比,他去年入手的小鹏已经拦腰砍半了。

可见,资本与市场对极氪依然抱有一定期待。这个站在吉利巨头肩膀上的车企,仅用 3 年时间,取得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

极氪似乎以更保守的态度审慎自我,从 IPO 的起点至终点,市场估值从百亿美元缩减至 51.3 亿美元,融资预期也从 10 亿美元调整至 3.675 亿美元,双双腰斩。

根据招股书显示,极氪 2023 年总营收为 517 亿元,同比增长 62%,但依然延续亏损状态,净亏损金额达 11.35 亿元。

在此节点上市,按理是抱着迫切的融资诉求,补充流动资金,借资本之力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但融资预期的缩水,或如外界而言,极氪有吉利撑腰,不必单纯只为融资急于上市?

这其中或许释放了另一种信号,新势力车企的高估值神话不香了。

处于十字路口的极氪向前看,是蔚来小鹏股价下跌超 80% 的前车之鉴;向左看,是同属于吉利麾下的路特斯、极星的股价大幅震荡。

显然,到这一步,极氪想走得不是更险,而是更稳。

01、极氪被低估了?

顶着「车圈富二代」的光环,极氪不负所望,用三年时间,卖出了 24 万台车,坐稳 20 万以上纯电销冠宝座。

资本也对其两次垂青,极氪先后获得了 5 亿美元的 Pre-A 轮融资与 7.5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参投方中既有英特尔资本、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也有宁德时代哔哩哔哩等企业,以及 Mobileye 创始人 Amnon Shashua 教授等投资人。

融资造势下,极氪市场估值一度高达 13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千亿

但在上市前一刻,极氪的市场估值却只停留在 51.3 亿美元的基准线上,估值腰斩式缩水。

如果把极氪与新势力车企蔚小理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直观看到其各指标成绩并不差,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车圈潜力股。

从 2023 年披露的财务数据就能看出,极氪 516.73 亿元的总营收已经超过小鹏,逼近蔚来

而毛利率更是可圈可点,对比蔚来小鹏 5.5%、1.5% 的数据,极氪的 15% 足以进入上位圈。虽然同样陷入新能源车企盈利桎梏,但综合近三年表现,极氪的确在努力收窄亏损。

在 2024 年销量起势向好的状况下,极氪有望用全年 23 万辆的销售目标,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然而,能赚钱,有潜力的极氪,却在市值上光彩暗淡。

即便上市后股价一直走高,但截至今日收盘,极氪 71.9 亿美元的总市值,依然低于理想的 286.47 亿美元、蔚来的 112.91 亿美元与小鹏的 76.43 亿美元。

用 37 个月就登陆一级市场的极氪,市值却排在末尾,似乎显露出了一个事实:极氪被严重低估了。

但某种程度而言,极氪或许想放低姿态,打破众多中概股车企「开盘即巅峰」的诅咒,走出另一条低开高走的路。

02、市场遇冷与补齐智能化

外界将极氪不惜估值对折也急于上市的情形,总结为「流血上市」。

毕竟极氪融资历程也经历了一波三折,2022 年 12 月就已释放出 IPO 信号,2023 年 11 月递交招股书,11 月底上市计划暂缓,今年 1 月又重启上市。

可以确定,「流血上市」背后,极氪在不断地审视自我,也在审视其他。

向内归因,虽然极氪已经算是智能汽车品牌销量第一梯队,但对比蔚来小鹏还有智能化短板需要补齐。

毕竟,在华为、小米入局后,消费者关注的重心已经从电动化转向了智能化。极氪也一直在加足马力,靠近第一梯队。

这里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小鹏 XNGP 已经可以实现无缝连接高速、城市、停车场等场景,完成从起点到终点全程不间断辅助驾驶;问界也已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落地全国。

而极氪目前仍处于大规模落地 NZP 高速领航的阶段。极氪 NZP 去年 7 月推出,仍存在驾驶覆盖城市数量少、更新慢等问题。但据汽车之心得知,极氪的城区 NOA 今年六月很可能会开启公测。

极氪发力智能化还体现在对极氪 007 的系列大动作。

在极氪 007 智驾层面,极氪从 Mobileye 切换到了全自研团队,迈出了一大步。此外在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搭载了自研的 ZEEKR 007 OS 6.0,硬件上也采用了更高端的高通 8295 芯片做系统支持。并且还首次应用了 AI 大模型技术,引入车载人工智能 KR GPT,车机交互体验得到明显优化。

向外归因,是整个行业情绪的转向,从乐观到谨慎。

曾经风光奔赴美股上市的蔚小理,在近三年期间,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股价跳水,市值狂跌的低谷期,小鹏更是经历了累计跌幅 91.7%,最低位 6.18 美元的两年暴跌期,难回历史高点。

曾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美国「蔚小理」Rivian、Lucid 和 Fisker,用三年时间换得了市值均缩水了近 75% 的结果,巨额的亏损与窘迫的现金流暴露在大众面前。被誉为「特斯拉杀手」的 Rivian,今年 2 月被马斯克直接指出,离破产大约只有 6 个季度的时间。

实际上,就连特斯拉本身,今年 4 月也一度陷入全球裁员 10%,市值一夜缩水超 2200 亿元的负面舆情中。

此外,同属于吉利麾下的路特斯、极星的市场表现,也给资本市场泼了一场冷水。路特斯上市 5 天内,股价便在行业瞩目下,一路暴跌,市值蒸发了近 54.21 亿美元。

曾市值高达 276 亿美元的极星,在上市两年内,股价就从 10 美元的发行价跌至 2 美元左右,据了解,极星 2020-2023 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量仅约为 5000 辆,已被市场逐渐边缘化。

显然,新势力车企既未给市场持续带来让人足够兴奋的产品,也未给投资人交付出高预期,高回报的结果。几轮财报披露下来,增收不增利、高成本低效益的弊病愈发突出。

行业的风小了,浪少了,投资者的热情减了,此时极氪入场,似乎不是个好时机。

但挤去泡沫,资本重新用理性视角审视新势力车企,同样营造出一种行业正向发展的好兆头,这倒逼车企们如履薄冰地转型、改革、脱敏,朝正确方向内卷。

03、市值被低估,但极氪价值可以重估

被低估的极氪,还是获得了不错的上市反响。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 34.6%,获得了近 5 倍超额认购,可见资本市场对极氪依然抱有强烈兴趣与长期信心。

这主要缘于三个层面:

一是极氪走出了产品定义创新之路

极氪 001,是极氪向市场交付的第一款产品,定位小众的「猎装车」车型,独特的造型设计、全铝车身的噱头和纯电定位,成功吸引了 30 岁左右的精英人群,一经面世,单月销量过万。

凭借这种小众车型进入大众市场的打法,极氪又瞄准了 MPV 和精品小车这两个潜力市场,先后推出极氪 009、极氪 X。

此后,极氪还盯准了主流的高端纯电轿跑市场,用极具吸引力的性能比故事打造出极氪 007:加速最快、续航最长、充电最速,定价 20.99 万。40 天,订单突破 5 万辆。

除了外观审美在线,极氪也兼具实用主义。从汽车后排空间足够宽敞,座椅角度调节人性化等特点,都可以看出极氪对于舒适度的精细考量。

极氪向市场展现出了它六边形般的竞争优势与高度的资源整合能力,走出了「传统车企+新势力」的第三赛道。

二是核心三电技术足够扎实

首先是吉利斥巨资打造的纯电架构——SEA 浩瀚架构,从系统层、硬件层和生态层三个层面构建的立体化布局,为极氪的技术创新与性能保障都提供有力支撑。

在这套架构应用下,极氪自研了全域 800V 架构,匹配 800V 极充技术,最大充电倍率达到 4.5C,在 10%-80% 快充区间内,可以实现充电 15 分钟续航增加 510 公里。截至 4 月底,极氪自建充电站达 1028 座,是车企自建 800V 超快充桩保有量第一位。

极氪的另一个杀手锏,自研「金砖电池」,该电池不仅具有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最高体积利用率电池、最安全电池等特性,而且还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并且,极氪在安全性打造上也不遗余力,如采用电池和车身结构一体的高强度设计,应用正面碰撞电机下沉保护技术等,至少在「零自燃」记录这块,极氪是有发言权的。

三是极氪是具备与新势力同等的全球化眼光

「汽车产业的特点就是全球化。」在李书福的一手打造下,吉利一直是锚定全球化发展的汽车集团。

在此背景下,极氪同样合理继承了吉利的全球优质供应链资源,把出海放在了一个极高的战略位置。

甚至,在社交媒体和招聘平台上也能感觉到极氪国际化的风向。如果想要去北欧找中国车企相关工作,那么除了蔚来,极氪招聘的岗位也非常多。

同样,极氪在这个关口毅然上市的原因,除了尽快为现金流注血,更深层次,在于通过在美股上市,给全球化业务再添一把火。

从 2023 年起,极氪踏上了欧洲市场拓展的新征程。凭借着精准的高端定位,以及对产品创新的执着追求,迅速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

目前,极氪的两款车型极氪 001 和极氪 X 已在欧洲正式开启预售,定位高端市场。

随着扩张步伐迈进,其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在瑞典和荷兰两个国家正式开启交付,并预计 2024 年增加到 6 个国家,2025 年进入到 8 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并非一腔热血的单向奔赴。在俄罗斯市场,极氪夺得 2023 年俄罗斯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并且,今年 CES,极氪成为了英特尔、英伟达、法雷奥芯片首发技术的「代言人」。

无论如何,极氪用 37 个月时间登陆资本市场,无疑让全球新势力车企行业都为之振奋。

这一刻,极氪在全球舞台的镁光灯下擦亮招牌,再度凸显长期主义的价值。

$极氪(ZK)$ $智能汽车(SZ39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