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系列(二)订单能回来吗?续一些细节争论整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1

作为《特斯拉系列(二)订单能回来吗?网页链接》的一些短中期争论热点的一些细节个人观点的补充吧。可能个人习惯和对特斯拉的了解更喜欢写一些中长期偏宏观层级格局的东西,一些接地气的短期的热点聊的少,就把一些看到的热门观点也蹭个热度,扯扯自己的看法吧。

1、特斯拉车型少/老化了

    这个貌似是争论第一多的看空逻辑,静态看非常完美,各种数据也支持,特斯拉的3/Y是走量款。出来很久了,新势力和传统转型的车企,都把它俩当作标杆进行车型开发,开始逐步研发新车。

    从静态看,其实这个论点忽视了几点:1、特斯拉这两款虽然被针对,但实质是这两款太标杆了,绕不过。换言之,是跟随替代,而无力颠覆,特斯拉以前是全包,现在是特斯拉吃肉,其他人想喝汤。战略上这种开发新车思路就注定只能跟随,不能颠覆。如各种安卓机仿苹果的套路。2、既然是跟随就只能被动等待特斯拉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是被动的,比如这次特斯拉的降价,简单粗暴,却战略主动。3、之所以能被针对,出来时间长车型老是弱势,但反过来也说明特斯拉这两块车从产线折旧摊销到供应链管理已经做了很久,成本领先很明显,新车没这么大量的背景下,无法主动掀起波澜。就如同当年京东方追随三星,差良率的背景下处处被压制,知道产能和良率在后代线领先后,才翻身,制造业这个规模领先成本领先是个俗气,但非常管用的杀手锏。

    静态分析,并没那么吃亏,而动态看则可以更乐观。

    首先,特斯拉3/Y没有大改款,但小改不断,否则成本毛利率也不会持续向上,从电池升级到一体化浇筑都是小改款,单一车型的战略优势就是单车爆量降成本-降价-促销量的套路,特斯拉没玩坏。竞品标着静态特斯拉的性价比打的时候,一旦特斯拉再降价,这个性价比的参数可能就变了。

    其次,特斯拉车型少不是管理层看不到的硬伤,而是之前压力小,竞品弱,不需要放在优先事项中处理。特斯拉几乎就是2款车打天下,但不是没有后备价格带的车型,从多年前一直传闻的MODLE2 到最近代号HIGHLAND车型、都跳票N年的cybertruck。这些车型都被各种报道过,只不过都没出来,为啥,就是对手太弱,先把好赚的钱拿到手呗。开发一款车型从研发到产能提升到供应链优化替代看3的爬坡就知道很费精力,特斯拉的马斯克不就是最近精力乱放了吗,就是飘了,自己作死。但真的压力回来了,特斯拉和马斯克并不是没有后手和后悔的机会吧。

     换言之,拿车型老化和车型少来看空特斯拉的静态上看似完美,但动态上确实巨大风险,因为正是有这些静态的硬伤才爆发的本次危机,才把特斯拉又打回来3500亿市值。   

     虽然本系列第一篇发文的时间,非常巧合的正好是特斯拉近3年来的最低点101,且发文这两天已经回到了120,本系列也是本人要逐步抄底想做多特斯拉的记录。但本人从来不是个择时、短线高手,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也不认为特斯拉静态这种基本面能反转,更多的是交流特斯拉有没有反转的可能,把握多大,难度如何。所以就车型角度看,稍微拉长点时间,本年度内个人感觉新车型OR大改款就能出来,且并非仓促应对的那种车型,从产能爬坡到最终销售的时间应该较短。

2、特斯拉毛利率崩了

    2022Q4,2023Q1的毛利率肯定有压力,这点我非常认同,没这种情况特斯拉也不会给出这个市场价格,但回归正常的订单后,或者说特斯拉在软件收入加成前,我个人预计其追求的毛利率控制范围应该在25-30%区间,如果数年后软件收入上来了,综合毛利率估计也是30%左右,那时候制造毛利率即使到0,可能特斯拉也干。

    作为从MODLE3开始就贯彻的成本杀手的公司战略,放眼全市场有人比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和降成本创新做的更好吗?我宁可相信特斯拉FSD和电池技术不是最好的,也不相信成本控制创新有人比特斯拉强,相较于已经有数十上百年的生产历史和产业链管理的传统车企,特斯拉都能拿下了空前的毛利率就是验证。中国制造确实有成本优势,但都比中国工厂的成本控制,国内车企比过了吗?

    相较于特斯拉到底什么时候出新车型OR大改款,反而毛利率下行两季度后回升,反而是我最不担心的问题。毕竟新车型和新产能的爬坡也是先杀毛利率再升毛利率的。

3、特斯拉的品牌定位乱了

    特斯拉就4个车型,X/S 百万级小众, 3/Y走量尽力平民。从特斯拉开发出这四个车型的时候就是这个定位,不知道何来定位乱了的说法。如果说降价就降定位的话,那真的有人愿意买一款国产后,还卖进口价格的豪车吗?

    特斯拉的高端品牌一直是XS,从来不是3Y啊,再发一次特斯拉国产后的价格变化,3Y因为22年的通胀提价扰动看起来价格下滑严重,但抛去扰动的一年后,价格是一只小幅度下滑的。投资就算不能看的很5-10年那么长远,看两三年的价格趋势,不要只看几个季度的价格波动总应该做到吧。

4、特斯拉和BYD(新势力)火拼了

    最无奈的一个论点。由于大部分国内新势力和新厂还不具备出海的产能和能力,我们就拿国内市场来看数据吧,且中国市场已经是电动车竞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场了。正好昨天乘联会出了2022年全年数据,数据如下:

    1-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年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27.6%,较2021年的14.8%的渗透率提升12.8个pct

    一个行业增速90%(纯电没这么高),渗透率才27.6%(已经是汽车主流市场最高的渗透率)的时候,哪里来的火拼?蛋糕还在疯狂做大的时候,用那么辛苦吗?如同指数上涨50%的时候,能有正α当然更好,就算没有,你说这是存量博弈行情?

文尾彩蛋:最近文章开始有些戾气了,主要还是修炼不够。特斯拉抄底的首波仓位100区域的没有成交,就差1块钱给自己气的。道理都懂,其实长周期投资的不差这几个点,但投资不就是各种反人性吗。

全部讨论

2023-01-28 12:18

最为X多年用户,基本每两周一次各种系统升级功能提升也算小型使用优化吧!特斯拉可不光是硬件

2023-01-12 07:36

我之前一直隐隐觉得自媒体说特斯拉车型老、毛利率大降、品牌拉低的说法不太对,但又想的不太明白,你这文章讲的真透彻

2023-01-11 21:50

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