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8喜欢:1
$碧桂园(02007)$
关于碧桂园最近债务展期和媒体报道资金只够保交楼的一些看法。
债务展期有助于企业暂缓支出,避免突然死亡,核心仍然去销售的支撑力度。
2022年年报的货币资金1470,对应预售面积8300(还需要2000/平支出盖完),加上今年上半年的预售面积约1800万,预售资金约1300亿。合并计算账上资金约2800亿,预售约10000万平。
10000万平需要资金8300*2000+1800*3000=约2200亿。
整体看碧桂园已预售的不可能出现全国大规模的烂尾(这也是一年多保交楼的成果),少部分楼盘因为去化一般导致开发进度慢是可能的(按开发支出3000,销售均价7500,大概测算去化40%的楼盘可以完成整个楼盘的完工。)
未来核心还是看销售的下跌速度,下跌速度取决于供需两方面。需求端取决于全国经济的回暖,金融利率政策,城市化政策;供给端取决于碧桂园手中剩余资金的腾挪,是用于新开工到接近现房状态推盘销售还是还债。
民企地产股整体后续只有超跌反弹机会了,既要观察行业销售的边际好转、也要能看到已展期企业的逐渐复活案例,鉴于碧桂园的三四线销售好转难度更大,展期企业中负债率最低财务状态最好,可以作为民企地产整体股价走势的风向标。

全部讨论

2023-08-22 16:52

碧桂园之所以今年资金压力大:1、融资性现金流持续为负;2、今年要支付去年大量应付工程款、材料款。3、资金监管严格,合营、联营企业占用资金回款慢。但你可以换个维度看,碧2022年,应收加其他应收3800亿、应付加其他应付4400亿,差额只有600亿,加上去年1400亿现金压力应不是很大。为什么会形成大量其他应收,我向万科财务同行了解过,兴个例子:碧与万在某市共同设立合营企业A公司,资本金各出5000万。后面拿了一块地10个亿,双方需各从母公司调拨4.5亿,其他应收款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预售资金监管不严A公司很快会归还其他应收款。

年报中物业建筑工程施工已投入3900亿,不需要2000/平支出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