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022年恒隆地产@陈生致股东的信,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32喜欢:8

记录:2022年恒隆地产@陈生致股东的信,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BEN 本是笨小孩 2023-07-23 21:42 发表于北京

记录:2022年恒隆地产@陈生致股东的信,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恒隆地产在经营层面上,可是与众不同和出类拔萃,我没找出大毛病。假如,国贸大股东也有如此的能力,将会是什么样子?在大方向上,相信陈生的判断:如無意外,2023年應該會是豐收的一年。按既定计划,拿住中国国贸,除非招行AH出现狗头金。

投资恒隆地产,但我却犯错啦:1)高端商办的周期性之长,预估不足。2)高端商办的安全边际,把握不准。如下:

2011年,恒隆地产市值创历史最高值=1708亿,随后持续下跌12年。2022年,最低市值=418亿,创近17年以来最低值,相对变幅-75%。简单讲:下跌12年,腰斩再腰斩,才是狗头金,谁能等12年?相对估值,2022年最低PB=0.31倍,股息率=8.4%。过去30年,恒隆地产年度最高估值的中位数是PB=1倍,账面评估值基本靠谱。简单讲:谁能想象,账面净资产打3折,相当于高端商办按市价3折出让,这才是狗头金?

我的教训是显著的:收租资产,必须做好10年的极度耐心等待。例如:中国国贸,上海机场等。

==== 以下要点 ====

【内地疫情】首兩年保住了其經濟及很多人的性命,成就之大不容否定。坦白說,疫情已不受控。到最後,正是這兩個因素及其衍生的社會後果,使中國不得不在去年底突然重新開放。若沒有及時解封,其社會後果可能相當嚴重。首先,中國採取的抗疫方式足證成本極高。第二個經濟難題與樓市泡沫爆破有關。(注:在我看,这个对疫情的判断很理性。)

【整体经营】六個月前本人主張謹慎,現在看法依然,不過放心了一點,但仍未到可以行動的地步。四方八面的風險仍然太高,本人欲待形勢更明朗才出手。我們的應對措施,主要是收緊內部管控系統,不過度借貸,以及在資本支出方面不犯嚴重錯誤。這便是我們保持謹慎的原因。(注:特别理性和聪明的人。)

一言蔽之, 2023年對我們的內地租賃業務來說,可能是相當好的一年。如無意外,2023年應該會是豐收的一年。(注:如没意外,中国国贸的丰收得多好?我仔细检查下,2023年国贸FFO=20亿,以18倍估值,市值=360亿,股价=35元,股息率=2.2%,没这个价,我不卖?就近期差旅体验,国内消费6月份刚开始,反馈到租金上,至少还得3-6个月。)

【整体策略】20年前已決定只專注高端購物商場業務。大眾商品消費很容易轉移至網購,但奢侈品市場所受的影響小得多。看得到、觸得到、感受得到,甚至親身試穿仍是多數人購買奢侈品的先決條件。「地產業基因」的五項原則,必須位置絕佳、有合理的發展大綱、規模足夠、設計得當和建造精良。所有內地城市都只能容納任何奢侈品牌的一兩家或最多三家分店。龍頭與次位之間的差距通常很大。品牌的檔次越高,能支付的租金就越多,因為這些品牌的邊際利潤率較高比如說我們以最令人嚮往的約25個頂級品牌為例。(注:只专注高端,5大基因+只争龙头+逆向投资(资产优化),策略清晰准确。我也只是听明白部分而已,但在国贸的应用上,很成功。)

辦公樓供過於求的情況嚴重,只有上海和北京稍好。據本人所知,有些非內地投資者因無法在辦公樓市場賺錢而退出市場。因此,在經濟實力雄厚的二線城市打造世界級辦公樓,該會是個可取的方向。(注:但凡主打办公楼资产的企业,完全回避,例如:soho中国陆家嘴,春泉信托,中海地产等等。万科和华润置地的办公楼,基本也没戏。)

【内地商场】與2021年相比,我們十座購物商場的顧客總數減少了21%,但租戶銷售總額僅下降9%。次高端購物商場的客流量和銷售額分別下降了34%和19%。以人民幣計算,我們七座高端購物商場的收入僅下降1%。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客流量減少對高端購物商場銷售額的負面影響較小。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如此。儘管如此,其(恒隆广场)租賃邊際利潤率仍穩守90%。(注:客流量减少对国贸商城的影响小?次等级的,没客流,当即就不行了?)

【内地办公】正如之前的報告所述,辦公樓已成為我們重要而穩定的收入來源。若將八座辦公樓視為一個組別,其佔我們集團整體內地租賃收入的比例僅次於上海恒隆廣場。自2021年起,我們在內地的辦公樓租賃收入已超越了香港。

【香港政治经济】則表示外在環境必將與二戰後75年的有天壤之別。現象是去全球化。香港一直好好扮演的中間人角色勢將調整。第一,香港必須重回主要作為經濟城市的本源。第二個先決條件是,香港人必須學會認同中國及內地同胞。有兩個顯而易見的方向:內地和科技。我們最近增持機場附近的東薈城的股權,便是此決定之明證。(注:香港还能投资收租股嘛?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可行,但便宜是硬道理。)

【香港商业物业】香港經濟可能高峰已過,未來多年或未能再創輝煌。不久將來,就我們的香港商業物業租賃業務而言,本人相信最壞的情況應已過去。現在香港市場只佔我們租賃收入的三分之一。由於整體市場已頗為成熟,而地段理想的優質大廈都已集中在數家公司手裏。(注:没有辉煌,活得不错,是可以的?假如,领展在6倍FFO的价格呐?但特别警惕,不可以用历史数据是估值,差好多。)

【香港楼市】現在有更多內地人想移居香港。在這情況下,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絕不會太差。表現最好的應該是豪宅市場,其規模不大,但若管理得當,利潤可以很豐厚。土地短缺問題不久會成為過去,樓價必然會因而受控。房屋會變得商品化。(注:豪宅,豪宅,豪宅。普通商品房,一旦有效供给充分,就躺下啦。)

【内地房地产行业】听明白陈生的话:民营房企实质性破产,旅游+养老+文化+物业,绝对回避。有效供给不足,导致2-3年的短期回升?这个周期性波动也太快,该如何利用?

一言蔽之,這場災禍不但使許多私人發展商及其承包商和供應商實質上破產,而且令不少置業人士飽受財務和情緒困擾。不能再玩只重規模和速度的遊戲了。原有的經營模式讓很多企業的規模(例如以年度銷售額或售出面積計算)激增至無法估量的地步。許多內地發展商喜歡涉足他們所謂的旅遊地產、文化地產和養老地產。(注:民营房企实质性破产?是这样的。但凡涉及此类业务的房企,绝对回避,例如:融创华侨城等等,还有谁?万科有一点点,注意观察。)

至於未來的需求會否像過去一樣強勁,則有待觀察。但現時賣地數量不足,新建成的寓所亦因而將會供應短缺,短期內(例如兩三年內)可能會某程度上有助樓價稍為回升。(注:有效供给不足,导致2-3年的短期回升?这个周期性波动也太快。)

(物业管理)這門業務受到發展商及其投資銀行家大力吹捧,曾形成一股熱潮,但這種輔助服務行業的盈利能力根本無法與興建並銷售住宅相比。當時本人已認為,這現象也預示那維持了近30年的開發住宅項目大週期即將完結,而這已應驗了。(注:还是陈生看得准,物业管理公司?跑个长跑,再看看。30年大周期?应该指的是,黄金10年的阶段。)

龍湖集團屬於極少數成功轉型的例子之一。龍湖所建立的零售租賃物業組合雖算不上高端,但仍有利可圖。發展高端購物商場,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雄厚的資金。再者,要獲得專業知識,必須具備某種長遠目光。(注:在陈生看来,万科+华润置地,没转型成功?)

【中美关系】一直以來,中國都儘量避免與美國衝突。中國領導人都知道,惹惱美國的都沒有好下場。雙方首次會面便劍拔弩張,北京知道希望盡數落空。沒有甚麼能阻止美國,所以中國最好作最壞打算。

【互联网平台及垄断】繼而是對互聯網平台公司(如螞蟻金服)以及教育機構施加限制。據本人所見,政府出手干預的理據是穩當而合理的,只是執行政策的方式還有待改善。只要是負責任的政府,一旦發現形勢不對便都會採取反壟斷措施。可記得美國上世紀的標準石油公司和AT&T這些例子。

【陈生犯错】如沈阳皇城恒隆广场,在开业前设计希望其对标上海港汇广场,但开工之后又将其定位升级为上海恒隆的对标。再如天津恒隆广场,虽然也存在定位、设计等的原因,但更重要因素是公司对于天津消费市场的错判。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在开业初期也经历了一些失误。 对于该广场公司错估了形势,并容让竞争对手的购物中心(沈阳万象城)早于其 1 年半落成,由于重奢市场的卡位属性,市府项目长期只能位居市场第二。(注:做生意,都得犯错,别犯大错就好。希慎的投资上,就可能犯大错:上海利园和香港大浦住宅。)

==== 以下摘要 ====

全部讨论

网页链接
陈启宗:改变了的世界、中国与地产 | 博鳌演讲
观点网•2023-08-08 10:18
陈生的脑子是清楚的,眼光也够远的,可惜,我没听明白。在万科h上,犯啦严重的错误。
最后一句话,行业绝对会存在,问题是你跟我还存不存在。我去年说了一句非常不好听的话,允许我再说一次,改行不是一个羞耻的事,改行就改行,有什么大不了呢。我不是鼓励你们改行,但是从今以后房地产不再是一个特高盈利率的行业,它就是一个商品化的东西,赚大钱的机会远远不如以往这20多年,以往这个趋势一直在进行,越来越逼你往薄利多销的方向去走。人都有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我薄利多销就多借钱,觉得政府又不会让你破产,结果很多人破产得很惨。
如果明年在这里又少了一些朋友,不要紧,我在香港,你来香港我可以请你吃饭。
这看法,其实跟郁亮,差不太多的。

兄弟不踩踩陆家嘴,脚会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