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尓瑞斯

希尓瑞斯

他的全部讨论

巴菲特和段永平的天赋和履历都太难得了,他们的方法和成就都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如果基础不那么扎实去学这套方法,大概率是南辕北辙,所以作为普通人尽可能去选择勤奋就有收获的方法吧。

案例

对于有学习能力的人来说枯燥学习方法往往是效率最高的。对于学习能力偏弱和学习兴趣偏弱的群体来说,「生动」就变得重要,「生动」又是一个绝妙的筛选器,可以精准的筛选出客户群体,这种建立在人性上套路(我不愿称其为生意模式)真的是屡试不爽&层出不穷。

二季度单均接近1.5元利润算不敢赚钱吗?其次滴滴是不敢赚钱吗,是交通整个行业处于国家补贴的状态,这个环境下滴滴是缺乏提价能力的,而海外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萌动了一个念头,想分享一下商业产品桂冠上的明珠——会员。大概是5年前在上一家公司的一系列关于会员的资料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之后一段工作经历上也在会员产品上有一定的实践,这些输入、实践和思考对我来说收获极大,是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去理解每个生意模式的一把钥匙。但是这些资料素材应...

外卖1亿单·1块钱利润、到店 25% CAGR 40%OPM故事没讲吗?//@走马财经: 回复@潜心求索道和德: 对啊,你看美团从来不讲故事,不给不切实际的承诺。//@潜心求索道和德:回复@走马财经:起码说明股价没泡沫,持续时间越久加仓机会越多,现在入职的拿期权的员工也很占便宜

回复@雨枫: 嗯,做判断的时候对自己狠一点,就假设理想原地等。但现实的情况是,品类的开创者是更懂用户需求的,一次产品创新领先并非是偶然,而是长期组织文化和能力的体现。//@雨枫:回复@希尓瑞斯:关键问题是,理想本身也并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拼命的在烧钱砸研发……很多人以为理想是停在原地等...

之前我一直很顾虑没有技术壁垒,光凭借产品定义/定位的优势是否能长期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现在看这个红利期是2-3年,至少领先对手1代车,同时作为细分品类的开创者,这2-3年足够建立品牌认知了。//@雨枫: MEGA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倒不是说一定能成,但是但是但是……如果它真的做起来了,那么它...

坦率地讲,当当融资能力跟京东完全比不了,从这一刻就输了,术层面的玩出花都没什么用。与当当境遇类似的有两场战争我认为是更成功的,一个是去哪儿,一个是饿了么,这俩公司都是超级懂融资懂竞争,组织效率也超高,所以最后庄辰超和张旭豪都是超级赢家,略显不足的是他俩相比最后的胜者来说不是那...

我爱港股,港股让我舒坦,不足之处就是港股期权太便宜了。

「说的太好了」这就是判断鱼儿上钩的金标准。

所以说要珍惜与木头姐一起赚钱的日子 网页链接

单列的沉浸式是搞时长的一把好手,但沉浸式太强了,导致抖音其他的入口都变得不那么可见,一些新的拓展就得想办法变成短视频或者直播去TL里面获得曝光,此外一些业务或业务的细分是不够适合短视频和直播的,这些业务在抖音获流量就有了屏障,双列不再要求内容是短视频/直播,对不适合短视频/直播的...

抖音开始在timeline里面尝试双列模式了,如果这个试成功,对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乃至小红书产生新的影响。

周鸿祎职业生涯似乎就从没顾及过他的脸面

宏观层面上国内政策已经处于回暖的周期了,但中美利差&汇率,以及中美关系这些因素还看不到缓和的迹象,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外资的去留。值得欣慰的是,看到国内企业基本面都开始走向正轨。//@希尓瑞斯: 最近恶心人的故事当属xx管理处罚法,还叠加各种关闭china基金的新闻,每次一边抽流动性一边...

昨天这贴说当下市场风格适合个人投资者,说的有点宽泛,而且结论上也有点莽撞。重新组织下语言,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这个阶段相较以往对于「基于远期模糊的正确」投资方法来说,市场给出了赔率甚至一部分标的给出了安全边际,容错性还算不错。但当下市场风格重视近期的业绩表现,专业机构投资者在信息...

现在正好是1136亿人民币市值,融资前的PB高达7倍,权益价值毁灭型选手。

这个调研数据上似乎有一些问题: 比如7、8月单量增长情况和9月订单情况算出的Q3单量,Q4单量持平,算出来与年210亿有巨大缺口,更别说230亿了。

现在的市场的风格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是相对以往来说更容易做出正确的投资抉择的,因为当下市场对基本面有瑕疵的、亏损的新业务都给了比较充分负定价,而对于长期的基本面也是基本上只看半年到一年,这样的定价风格在买贵这件事情上给了足够的容错空间,甚至一些长期潜在有较大成长空间的资产上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