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比上月,5月获批新药进展颇丰。欣慰之余,企业还要考虑这些新药的下一步落脚点——如何成功实现药品商业化?
亿帆医药选择布局治疗由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长效G-CSF。为快速打开在中国的市场,亿帆医药还将借助正大天晴在肿瘤领域强有力的商业化...
编译丨不器
编辑丨于靖
辉瑞针对COVID的mRNA疫苗,重新点燃了我们将核糖核酸(RNA)作为治疗目标的热情。然而,用小分子来靶向RNA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首先,RNA只有四个构建模块: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尿嘧啶(U),后者取代...
撰写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比上月,5月获批新药进展颇丰。欣慰之余,企业还要考虑这些新药的下一步落脚点——如何成功实现药品商业化?
亿帆医药选择布局治疗由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长效G-CSF。为快速打开在中国的市场,亿帆医药还将借助正大天晴在肿瘤领域强有力的商业化...
整理丨不器
编辑丨于靖
应同写意邀请,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李香玉在“网页链接
撰文|medium
编辑|于靖
距离去年12月感染高峰期,已有近半年。抗体开始衰减,叠加XBB等新毒株的免疫突破影响,近期“二阳”人数大幅增加。如以放开更早的海外为参照,不难发现他们仍然持续经历新冠感染周期——“三阳”“四阳”的病例时有报告。
新冠疫情已经呈现出流感化的趋势。目...
5月FDA批准新药:艾伯维双抗抢滩DLBCL;辉瑞Paxlovid“尚能饭否”?
撰稿|Daisy
编辑|于靖
尽管新冠在5月被WHO宣布为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流行的终结。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新冠持续造成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亡,药物和疫苗仍是亟需。
5月,FDA正式批准Paxlovid的上市,某种程度可看作是对上述现实的回应。在此之前,Pa...
药闻周刊丨科伦三款药物获批上市;替雷利珠单抗拿到第11项适应症
盘点|苗三岁
编辑|于靖
国内PD-1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马太效应。作为第一梯队的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本周成功获批第11项适应症注册批件,这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HER2赛道,正大天晴开发的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搅动着该细分市场。
尽管抗肿瘤仍旧火热,但...
撰稿|medium
编辑|于靖
5月22日,赛诺菲公布了与再生元共同开发的重磅炸弹药物Dupixent(dupilumab)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适应症的最新III期临床结果。
研究结果振奋了市场——迄今为止,Dupixent是首个也是唯一一款将COPD中重度恶化率降低30%的生物制品,阿斯利康和GSK都曾折...
撰文丨Daisy
编辑丨于靖
鉴于专利保护的时间相对固定,我们大体可以认为,一款药物的营收空间上限,通常由它从概念到市场的开发速度决定的。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药企之间的“较劲”往往不遗余力,抓人眼球。而近期,双抗赛道正上演着此类博弈。
2014年以来,抗体药物呈现爆发式增长,...
整理丨不器
编辑丨于靖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冠疫情过后,行业对此显然有了更多共识——生物医药的“新基建”不仅必要,而且急迫。
我国生物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原料、技...
撰写|medium
编辑|于靖
有人说,第一三共的Enhertu救了ADC——2019年起,全球ADC市场开始异常火爆,进入了高速增长周期。
2020年始,国内ADC也逐渐获批上市,与国外的时间差由最初的7-9年逐渐缩短至2年。作为当下发展最好的创新药赛道,ADC的技术发展和盈利潜力令人遐想,最重要的一...
Aducanumab评审亲历者王亚宁:为什么FDA应批准这款近二十年来的AD新药?
编译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毫无疑问,Aducanumab的问世,行业对其褒贬不一。
自2021年FDA批准Aducanumab以来,发生了许多“联动反应”,包括两名Aducanumab咨询委员会成员辞职,进而导致两项联邦调查启动。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决定,医疗保险将只覆盖FDA或美国国立卫生研...
药闻周刊丨本土CGT涌向国际市场;三价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
盘点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本周,全球细胞和基因疗法(CGT)领域迎来蓬勃发展。
多家公司就CGT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基因编辑公司Scribe Therapeutics宣布,与礼来全资子公司Prevail Therapeutics达成战略合作,前者将其CRISPR X-Editing(XE)技术的独家权利授予后者,用于开发直接针对...
撰文丨Daisy
编辑丨于靖
这个5月,吉利德格外偏爱炎症。
先是在上旬,吉利德宣布收购私营生物技术公司XinThera的所有流通股,补充包括炎症/免疫学MK2小分子抑制剂在内的早期管线资产;中旬,吉利德又将此前与Arcus达成的肿瘤学研究合作扩大至炎症领域。
近年来,吉利德聚焦新疗法...
MNC、Biotech杀入自免赛道,诺华“新战略”能否招架?
撰文丨Daisy
编辑丨于靖
如果说当前的治疗市场哪最火热,除了肿瘤之外,大概再无其他能出自身免疫疾病之右。
根据统计,去年20家跨国药企进行的22笔并购中,5项涉及自免领域;论金额,也正是安进对专注于自免等疾病的Horizon的278亿美元交易,创下医药赛道年度最大规模收购记录。
...
撰写丨苗三岁
编辑丨于靖
珐博进想用罗沙司他(roxadustat)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适应症再次打开美国市场大门的梦想破灭了。 可以说,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的出现为肾性贫血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目前,全球共有5款HIF-PHI获批上市。其中,首款上市的罗沙司...
整理丨不器
编辑丨于靖
细胞培养是生物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0年代提出至今,细胞培养基行业走过半个多世纪,极大地推动了抗体、疫苗等行业的发展。
从规模上看,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细胞培养基总规模46.5亿美元,在2028年将达82....
药闻周刊丨出海、临床、报上市,本土ADC大爆发;信达PD-1进军耐药NSCLC
盘点|苗三岁
编辑|于靖
2023年,国内HER2 ADC市场的变化风云莫测。
随着德曲妥珠单抗登陆国内市场,T-DM1也紧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赶上ADC浪潮的本土药物也纷纷冲刺上市。
本周四,科伦博泰的HER2 ADC注射用A166申报上市获受理,用于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抗HER2 治疗失败的HER2...
药闻周刊丨恒瑞减肥新药获批临床;百济BTKi海外市场营收翻倍
盘点|苗三岁
编辑|于靖
5月4日,百济神州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百济神州全球收入持续攀升,一季度实现总营收30.66亿元,同比增长57.4%。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8.08亿元,同比增长69%。除了百济神州的明星产品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全球收入增速稳健。
值得一...
撰文|苗三岁
编辑|于靖
或许为了追求业绩的攀升,剥离低迷的仿制药等非重点业务,近年已成为制药行业的潮流,就连许多MNC也亲自下场。
2021年,默沙东分拆其生物仿制药业务与女性健康及成熟药品业务,成立Organon;强生也表示,将致力于分离其消费者业务,加速进军创新药市场。去年...
撰文|苗三岁
编辑|于靖
过去一年,生物医药行业的股权风险溢价(ERP)创下10年来新高,创新药板块整体估值回到合理偏低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创新药正值布局良机。
问题是,如何选择管线方向?可行的出路,或许还在差异化——要么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新赛道,要么就再选一片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