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红利赢麻了,港股红利能复制吗?# 红利低波策略这几年在A股非常热,最根本还是在于其策略有效性,红利和低波双重因子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投资体验,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都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比较适合作为投资者的底仓。至于港股,这几年港股表现得不太理想,2021年2月至今(截至...
科创100于2023年8月7日发布,该指数作为科创板块中的中盘股,他们当中的很多股票均为各新兴行业中的黑马和潜力之星,成长性及股价弹性均要明显优于大盘股,其上市后得到了非常多投资者的关注。目前跟踪科创100的7只ETF合计规模...
#A股红利赢麻了,港股红利能复制吗?# 红利低波策略这几年在A股非常热,最根本还是在于其策略有效性,红利和低波双重因子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投资体验,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都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比较适合作为投资者的底仓。至于港股,这几年港股表现得不太理想,2021年2月至今(截至...
跌宕起伏的2023年行将结束,回望过去,大马哈投资自2020年6月底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已经陆陆续续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在这些发表过的文章中,有自己特别满意的,以至让我至今回味不穷;也有一些自己不那么满意,写过就忘的凑数文章。
过去几年我很少对之前写过的文章进行梳理,而这些年又有很...
回复@妙伦大师: 本身有一定贡献,频繁调仓也有贡献,频繁调仓背后其实是暴露在反转因子上面,任何因子都有失效的时候,我觉得//@妙伦大师:回复@大马哈投资:微盘赚的是频繁调仓的钱和公司基本面没有任何关系
回复@点拾投资: 多谢您的分享~//@点拾投资:回复@就叫姜诚:我简单帮姜老板展开一下,不一定对。记得芒格投资方法中,会遇到一次灭顶之灾,就是美国73-74年漂亮50泡沫破灭。那时候芒格大幅加杠杆,最后因为过度投机破产。所以芒格之后一直说,人不要富两次。因为他就富过两次。而巴菲特却在1969年清...
近期关于微盘股的讨论非常多,看好的有之,看空的有之,看着不断调低的微盘基金申购限额,看多的人应该还是要多于看空的人。
尽管我很早就看好小盘股,但对于微盘的爆火,我其实是感到有点出乎意料的。看好小盘的逻辑我一直觉得很通畅(现在我同样这么认为);但看好那些几乎没有任何基本面的...
这篇文章发布到现在五年了,现在似乎可以更好对这篇文章做出一些评价了,大家不妨讨论讨论?作为业余人士,我先抛个砖:
(1)确实腾讯后面不怎么的好,但在一票互联网公司中算是比较坚挺的了。这个表现我觉得更多的是大环境使然,个人觉得很难说腾讯做错了多少事情,腾讯守住了社交这个核心阵...
回复@魏胖冬: 我觉得,你要质疑一个事情,你先要弄明白一个事情。基金经理介绍他们的策略,你不相信;股票披露财务报表,你也不相信。。。这个也不信,那个也不信,那就只能把钱放银行了//@魏胖冬:回复@大马哈投资:他们可以这样说,你信不?趋势一旦形成,他的量化策略有多大用处?量化不就是要用...
回复@持有封基: 是的,主要是量化跟指数的偏离很小,主动跟指数的偏离可以很大,然后超额收益很高的那一阵子就会受到很多关注与追捧。看今年$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发起式A(F014319)$ 和$西部利得CES芯片指数增强A(F014418)$ 今年的业绩差异就很明显了//@持有封基:回复@大马哈投资:“近几年我们看到非...
近一两年,与主动权益基金受到投资者抛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指数增强和量化等基金产品的走红。然而相对于主动投资,大家对于指数增强及量化基金相对比较陌生,也容易在日常交流中产生一些误解,进而误导我们的投资决策。由于指数增强与量化经常成对出现,因此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指数增强,它跟量...
回复@幸存者之路: 是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大多数人只告诉你现在这个有机会那个有机会,但很少有人告诉你这个机会不好那个机会不好。这些年投顾也发展起来了,但产品太多,业绩不一,选择也很困难。说到底,投资还是一件非常依赖自己的事情,很难假手于人。//@幸存者之路:回复@大马哈投资:真诚交...
说到公募行业人人都在做的投资者教育,要做好并取得投资者的认可并非易事。
大家的投教创意要么受限于严格的合规要求而变得千篇一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泛滥,让投资者累觉不爱;要么因公司的规模扩张诉求,把投教做成产品宣传,过早的“原形毕露”使得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做基金投教...
回复@ETF玩家: 多谢分享,看这个市值分布,$A股ETF(SH563330)$ 关注的$中证A股(CSI930903)$ 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平均三四百亿市值的中盘股指数。这个指数500亿市值以上的股票权重占比45%,50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权重占比55%,这个指数在大小盘上不偏不倚,这几年表现比沪深300好,19-20表现比沪深300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