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原理很简单,就两句话;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它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
难的从来都是商业本身
Costco 的产品很能击中人性,选品不是一般的厉害
拼多多这种电商生意,实在不敢说自己懂了,不但要看他模式,还要看执行;nicksleep 重仓coatco 和亚马逊12年赚的钱,又被一家英国电商公司亏了将近一半(好像是被shein 卷死了),零售真的是太难了,做也难,投资更难。
回复@阿小达啊: 公司与股东和用户的关系都是类似的,而且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差别很大//@阿小达啊:回复@lucybin:这个从某种程度上和与人交往是相似的
有的公司不明白,光象征性的、出于市值管理回购股票是没有意义;只有你对股东好,把实实在在的利益股东,长期看投资者才会付出更高的溢价来购买你的股份
如果你不是巴菲特阿段这种天才,对公司的理解都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调研),而且是长期的,反复的,各个环节和维度的调研
//@一MAN:呵呵,看你这么说,你很可能还没明白投资回报率是咋回事。
比如茅台,你2008年以200块买入,他当时的净资产是11块。它当时的股东回报率是39%,你以18倍股东权益买进,你的静态回报率只有2%。是不是很贵?
可去年茅台的股东权益已经150多块钱,回报率是30%。你当初200块的一股股权...
//@喜乐君:哈哈之前听@PieroLi李永浩 的播客还提到了在港股要特别小心那种常年没什么股东回报突然大额分红的公司,这两天就看到案例了。
所以说卖茅台的都有问题,之前我说李录和Pabari这个问题上看出深浅了,竟然卖茅台,几个价投的哥们都炸了说你算老几;
但是你拉下这两个人近十年的回报看看呢
回复@史也简: 按这个标准,游戏是相当重资产了//@史也简:回复@汇编室:@宁静的冬日M 曾说过一段关于分辨资产轻重的经典言论:
我有有事没事看报表的恶习,报表看多了,有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思维惯性~比如同样的经营现金流,报表上净资产大的,很容易就认定它是重资产,净资产小的,就认定它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