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2023投资炼金季# #雪球星计划#

我的新书:

在有赞商城:网页链接


学 习 杂 感

--2023年3月28日

前言:其实我想写类似的总结有一段时间了,一来是觉得自己不懂的太多,太多的书需要看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二来是自己老是想了解更深入更全面,而且要静下心来再写。但是今天和老师沟通以后,我觉得就趁现在吧,最近有一些思绪在脑海里飘荡,应该像老师说的抓住这点感觉,万一哪天没有感觉不想或者写不出来了呢?所以择日不如撞日,就开始写吧。

今天这篇应该才算我学习的一些感想,之所以叫杂感,就是觉得自己看的书比较杂,因为经常是看了一本发现这个不懂,找一些同类的书来看,又发现那个不懂,又找一些书来看,看的很杂。至于感吗,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目前还到不了悟的境界,所以不能叫悟。按1万小理论,自己目前学习价投也就1000小时出头,所以还差十万八千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过好在我乐在其中,一点都不累,或者这个应该是我这一阶段最大的收获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与收入相结合,很能感受老巴跳着踢踏舞上班的心情。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个也是我要教给我女儿们的理念,喜欢的事情做起来不苦,反而很快乐,她们今天的努力也是为了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共勉吧。那天老师写了一篇倒车的事情我深有同感,我还以为只有我这种菜鸟才感觉时间不够用,原来老师也是一样,哈哈。自从学习价投之后感觉时间老是不够用,看书、看资料、看研报,一天到晚都在看,感觉和那两年公司业务繁忙的时候差不多,不过不一样的是现在做的是我感兴趣的事,所以其乐融融,有人打扰我看书了反而不高兴了。

扯了半天,扪心自问,我这1000小时有什么收获吗?

有以下几个收获:底层逻辑、心态、公司分析、建仓思考,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尝试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吧,后期不断完善。

一、底层逻辑

1、价投是什么?价投就是找到优秀的公司在具有性价比的价格买入伴随成长,等待价值回归。哪种是优秀公司?能够持续赚钱的公司,这种公司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商业模式清晰(怎么挣钱必须清楚而且能够理解,高毛利/高周转/高杠杆)、有一定的护城河(资本无法战胜或短时间抹平不了的力量,如产品竞争力、品牌效应、垄断效应)、可持续(5到10年公司还存在)、不错的管理层(长期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过往证明的能力)。关键是性价比:以合理偏低的价格买入,如果价格不合理就继续等,宁愿错过也不能犯错,不过在执行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心理矛盾,这个需要持续的磨练。

2、人永远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或许一时可能会赚,但最终会吐出去。什么是认知?我理解就是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把握。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在认知不明的情况下,只能做自己能理解的事情,就是所谓的能力圈,其实很好理解,在生活中,我们不懂的生意大概率是不会去做的,比如我对房地产销售了解一些,让我去做工程,我肯定做不了。到投资上也是一样,不懂就不碰,什么叫懂?这个就很复杂,以我目前的认知就是:对公司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优劣势、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行业环境、竞争对手等,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深入的理解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进而对公司有了把握。这种情况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看了研报或者别人的分析后,可能会觉得有道理或者部分有道理,但是又有自己的一些疑问,这个时候把疑问搞清楚就很重要,在股价下跌或者上涨的过程中,你会不断的问自己,该不该卖或买,对于公司没有把握的话,这种时候就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要真正对一个公司有把握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很精力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就目前而言我还没有对任何公司有大的把握,只能继续学习;

3、投资的过程就是学习总结—深度研究—实践总结,由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总结能力非常关键,或许思考是提高总结能力的方式之一,不过目前我主要还处在阅读的阶段,希望半年到一年我能够有一些总结能力。

4、投资我的理解就是:好公司、好价格。不过做起相当困难,变量很多。不过如果能守住这两条,确实要亏钱还是有点困难的,最近这个图老是在我脑海里,如下(手画的不好,主要是想把意思表达清楚): 

要想做到这个图一样是非常难的(至少这次我并没有完全做到),要做到有以下两点:

1)是好公司或者优秀公司;

2)进入买点为第一批建仓价格,后期越跌越买,成本持续降低;

二、投资心态

如果说要我说一个投资中最重要的关键,我认为是心态或叫耐性。可以说这次的学习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心态了,追涨杀跌的背后原因就心态的失衡而导致的冲动性交易,恐惧与贪婪的互相转换,我觉得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资金必须是长久资金(5年以上),而且与生活无关,生活的资金另有来源,资金性质第一重要,会减少非常多的被迫损失,或者是活下去的关键之一;

2、心态要平和,如何才能平和呢?往5年或者10年以后看,不要在意短期的得失,这个也最近我的体会,只要公司经营没有问题,5年10年的看肯定会涨,因为公司利润会涨,中国经济会涨,短期当然问题就很多了;

3、看主要矛盾,短期问题很多,我们需要看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短期账面的浮盈或浮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如果是我们要等着股票赚钱买车买房、奢侈品消费,我认为这个是不可取的,因为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短期达到时间一长多的都会吐出去,就像我2015年一样,最近一冲动我就想到2015年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往事还是可以追一下的;

4、一定要克服暴富的心态,当然说起来容易,谁不想暴富呢?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我也想暴富。可是如果想有用的话这个世界就是天堂了(也有可能是地狱),心想事成?那都是美好的愿望(goodwill),现实是残酷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努力工作、拼命于事业,才慢慢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为什么我们到股市就要马上成功呢?这个想法本身就不科学。

5、仓位控制,这个也是我最近的体会。之所以大家追涨杀跌,就是看见股票涨了但自己没买的时候拍大腿,万分后悔;看见跌了,心里恐惧,又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都是悔不当初惹的祸,如果有后悔药的话,股市应该是最好的销售场所,没有之一,我深以为然。有一个良好的仓位就不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如果有能力或许可以像风生水起前辈一样适当的T(当然,我不具备这个能力,估计以后也很难具备)。

总之,心态就是日常说的看淡一点,再淡一点,看远一点,再远一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们要意识到事物都不是走直线的,都是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走直线的很少,因此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以欲速则不达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我自己也很欠缺。我想的技巧就是立即要决定的就深呼吸,不用立即的就等等,不要盲目冲动根据股价做决定(提前计划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好在只要你还在市场永远都有机会,老巴说了,要一直等到球非常近的时候才挥棒,其他时间可以看书、打球、陪孩子、发呆、追剧、旅游、玩手机、睡觉等等,随便你没人管,自己高兴就好。

三、公司分析

这是一个天大的标题,市面上太多的书都在讲,我只能说自己的理解。我理解的就是定性和定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定性,就是对公司和行业的感性认知,从感觉上是否认可这个公司或行业。比如我就很讨厌中国平安,老是给我打骚扰电话,体验感差的要死,把我搞烦了,还是要选一个自己认可或者喜欢的公司。当然,这里说的感性不是感情,而是基于对这个公司和行业的一些了解,是否看好公司或者行业的发展,当然不是盲目看好,肯定是基于理性深入分析后的结果,如果不看好,后期会影响持股信心,没有了持股信心杀跌的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当然定性有很多的定量的印证,关于公司的各种指标,这个需要结合来分析。

2、定量,就是各种指标的分析:行业成长性、竞争格局、行业天花板等,同行业公司对比、公司成长、公司竞争优势、市占率、毛利率、净利率、ROE、研发投入、人均创收、人均薪酬等一大堆,理论上分析得越细对公司的理解也就越深,当然人无完人,公司更不可能完美,这个时候就抓大放小,抓住主要问题就是了。

3、生意分三种:高毛利、高周转、高杠杆。个人而言,喜欢高毛利、高净利、高ROE的公司,盈利性能够长期保持的。如果这三高都有,说明公司有很强的竞争壁垒,护城河应该很宽,当然要看的时间长(7-10年)。当然这种公司可能大家都喜欢,所以不便宜,这个时候就只有等了,等市场先生送礼,所以这个时候耐性和仓位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四、建仓思考

最近我开始建仓了,所以很有必要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总结一下。

1、仓位控制。这个是前期最困扰我的地方,反复思考最近有了明确的想法,这也是最近开始建仓的关键。总的来说的,我的仓位控制是这样考虑的:

备注:

1)市场情况无法预判,所以这里的市场情况是自己认为的大概率事件(黑天鹅上帝也没办法),比如今年,个人感觉应该是震荡向上;

2)第一性买入原则:到买点才能开始买,我认为这个是核心中的核心。只有坚持了第一性买入原则,长期来看,胜率才会大。写到这里我应该反思了,或许我应该再等等,不要那么急迫的建仓宋城,但是鉴于我目前的仓位情况又有很大踏空的可能性,或许是连续踏空海康和同花顺让我心态有了变化,我需要冷静的思考一下;

3)各批次加仓间隔也是依据自己对公司的理解和走势而定,比如公司质地优良加上震荡幅度不大,则批次间隔可以缩小(比如股价跌3、4个点);公司股性强伸缩性大,可以适当拉开差距(比如股价跌6、7个点),但如果遵守了第一性买入原则,应该不会吃大亏,只是多赚和少赚的区别;

4)仓位控制是核心,控制好了仓位应该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但也有很大可能性踏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偏谨慎一些,毕竟我想在这个市场长期的活下去,不过也不能太谨慎,因此基于目前的市场,我给自己定的是建仓到50%就把要求放严格一些。当然这个是最煎熬的部分,我有什么办法克服煎熬和心态失衡吗?看淡一点吧,随缘吧,机会永远存在,这部分的钱应该叫财运,就像做生意一样,三分靠天命七分靠打拼。不过越努力越幸运,爱拼才会赢,我是相信的,越努力的人成功的概率更大机会更多,这也是我给孩子们一直传递的理念,所以除了继续学习别无他法。

5)总体的股票数量考虑的是4-5只,可能和性格有关系吧,太分散了我觉得没有意思,老巴说宁愿要波澜起伏的15%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深表认同。不过就执行而言还是要控制好度,不要有赌的心态。至于每只股票的具体仓位,有一个初始的分配,最大的不超过40%,也是学习唐朝这些来的。不过我认为这个仓位应该是变化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股价和公司会不断变化,因此有个初始的框架但不应拘泥于框架,如果有一个超级超级超级好的机会,ALL IN 也是有可能的,先写出来,目的是警醒自己,或许这种机会永远不会出现。

2、建仓情况

根据最近的学习和分析,从性价比的角度选了:美的、宋城、东财、腾讯/上机/长电。为什么是这个组合?第一是因为价格,第二是组合配置。价格就不说了,组合配置就像团队,有冲锋的、有后勤托底的,攻守兼备,我的理解美的和腾讯/上机/长电是攻守兼备托底的,占总仓位的40%;宋城、东财(现在可能要观望)是冲锋的,占总仓位的60%,分开来说吧:

1)美的,看了很多美的的分析,这家公司还是很不错的,一半业务是家电,增速5%,一半是其他的新业务(楼宇、储能、新能源配件、机器人),增速10-20%,机器人偏慢,还有些磨合的问题。定性来说:

一是管理层不错,何享健先生是个造钟人,企业文化做的还是挺好的,抓大放小敢于放权,方洪波先生也很优秀;

二是,目前市场定价是以家电企业估值来定的,但实际上我认为美的应该是一个科技企业(至少在向这方面发展给40%科技企业吧,有一定的成功概率),有点低估;

三是机器人赛道迟早要爆发的,不过具体时间没有人说的清楚,3-5年?8-10年?不过我的理解应该是越来越快的,科技本身的发展就是越来越快,世界的变化也是,机器人板块美的有不少的应用优势(商用和消费都有),基于对管理层的信任,我相信假以时日会有一番作为的,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四是基于我个人对房地产的了解,应该说进入缓慢复苏的阶段,房地产只要进入复苏阶段,爆发性增长会很快,由历次周期和房地产的爆发逻辑都可以看出,加速爆发往往就是半年时间,周期就不说了,逻辑就是房地产的供应需要很长时间,从拿地、规划、设计、修建、预售,流程复杂手续繁多,一般的公司都需要半年到一年,号称周转第一的碧桂园说是3个月,其实也很难做到,但房地产需求的爆发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房价开始爆涨观望的人群就一窝蜂的上(和股市差不多)直接买断货,而供应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恢复,因此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看涨的声音越来越多。

基于目前的情况,个人感觉可能下半年房地产会有爆发的可能,因此对家电类的估值会有提升。抛开看涨不说,这几年积压了大量无法交付的房产,近期都在陆续交付,由此产生的家电类需求会有大量的增长,也是有利于美的。至于定量的部分,有很多的分析文章,老师的分析也很精准,就不用说了。

因此,我把美的列为攻守兼备,攻有除家电外50%业务的增长、房地产的复苏,守有家电基本盘,最主要是目前比较便宜,在第一买点,因此我正在按计划进行第一买点的操作,所以目前正在建第一买点25%的仓位,此时此刻我特别理解老巴,我希望我的这些目标能使劲跌,这样我就可以有便宜的筹码了,遗憾的是目前只有美的在第一买点而且也不怎么跌,因此造成我仓位严重不足(没有正式建仓之前只有1%的仓位),所以就引出了宋城和东财;

2)宋城,看了很多的分析之后才对宋城有一定了解,虽然在九寨的时候看过九寨千古情,体验感还是不错的,适合家庭出游看看,毕竟出去玩嘛,就是为了高兴,而且可以填补出游晚上的时光。宋城的分析我看了很多,我理解的就是:

一、疫情对公司的运营能力有了磨练,公司对部分场地进行升级扩容,我看券商研报说扩容两倍,不知真假,反正就是承接能力加强了,这有利于增加宋城高峰期(五一、国庆、寒暑假)的接待能力,收入更高,而且对之前的节目也进行了优化,有利于提高客户体验;

二、新景点的产能释放,有4-5个新景点进入产能释放期(之前因为疫情没有能真正的释放出来),比如西安、上海等,如果公司操作得当应该能够很快产出效益;

三、旅游的爆发性恢复,现在经济弱复苏,但是有一个行业是爆发性复苏、报复性消费,那就是旅游,春节三亚下饺子,到处爆棚,前两天我看新闻泰山排队到山脚,只能说可怜的国人三年憋坏了,必须放肆一下。当然我自己也是,暑假给孩子规划了15到20天的旅游,再看看旁边的人,个个都说要出去,再看各个机场酒店的数据,包括宋城的场次安排,应该说是强于预期的,五一、暑假的引爆,应该是有真金白银的进账;

四、预期差,我看了研报,券商的平均预测今年利润9亿,恢复到2019年75%的水平,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不止,恢复到19年100%甚至更多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旅游的需求爆发,宋城的业绩肯定会有爆发的,叠加前面说的产能释放,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因此可能会出现超越预期的表现。但是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价格有点高,不过我也在慢慢建仓了,希望能跌一些吧,这样我有更多机会。在宋城上面我没有严格执行第一买入性原则,这个是有点问题的,不过我考虑的有两点:一是目前仓位太少(8%不到),前期的海康和小顺都弃我而去,实话说还是有点伤心的;二是宋城的第一买点在12、13的样子,到现在20%的差距,我仔细想了下,在我目前的仓位和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我愿意承担20%的风险,毕竟我后面还有大把补仓的机会。基于以上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我也开始建仓了,是错是对,交给时间吧;

3)东财, 东财是流量变现的典型,这个时代流量是第一重要的,只要有流量就有无限的可能。仔细看了东财的分析,觉得流量变现的模式还是清晰的,不过有一个不好的迹象,公司好像越来越重,这点我不是特别喜欢,我还是喜欢轻资产的公司,这样容错率高一些;东财作为流量和财富管理的龙头,我认为长期向招行看齐是有可能的,虽然业务模式稍有不同,财富管理未来长期会是国人的一大需求,现在大家都有钱了,怎么样保值增值是个问题。之前还有房地产,经过这一波估计投资性房地产需求会极度萎缩,可能也只有股市是最好的选择了,因此我还是长期看好的,不过昨天出的三方引流政策倒是对东财的竞争力有重大影响,仅次于对小顺的影响,好的方面是公司也可以利用外部力量引流,不好的就是公司会遭遇分流,具体严不严重我觉得还是看公司如何应对以及客户的粘性,基于这个新情况我会暂停东财的建仓,等情况明朗了再做判断,之前建仓也是东财勉强能够进入建仓的价格,其他的更贵,没办法,这个时候建仓就必然面对这种情况,谁让我来晚了呢;

4)腾讯/长电/上机,这一组也是我归为攻守兼备型,腾讯最看重的还是流量,庞大的生态系统和自我革新的能力,这种科技类公司我认为自我革新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自己革自己的命,不然就会沦落为诺基亚柯达,微信敢于革QQ的命,目前价格也不是很贵,不过我还需要等,沪港通还有几天才能开通,腾讯分析的文章网上很多,唐朝分析的还是比较到位,我也是吸收了不少才打消了很多疑虑;长电,我也看了很多分析文章,确实公司的垄断地位加上乌、白的注入,国家大的能源战略都是受益最大者之一,不过价格还是高啊,希望最近借增发的事情股价能下来一些,给个上车的机会;上机也非常不错,目前应该说流量恢复还是和预期相符的,我也认为流量反转之后协议就可能会重新签订,不过这都是猜测,主要是现在也不便宜,所以我是排在最后的,最终三选一还是看价格,看哪个给机会就上哪趟车,随缘吧;

原计划公司分析是要长篇大论的,这个指标那个指标的,好像都写成定性的东西了,定量的都是看老师和别人的,也就不写了吧,这些都是我看了别人的分析后自己的一些理解,不过定量分析是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毕竟还是需要自己去分析可能认可度和持股信心更足一些。这几个分析自己很认可,屁股决定了脑袋,一时冲昏了头脑也是可能的,因此我自己也需要冷静的再想想,再看看,不要犯大错误,让自己进入恶性循环就不好了。

好了,这次的学习杂感就这样了,自从学习以来可以说身心愉悦,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兴趣和事业相结合是最好的了,夫复何求。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踏路而行,自有前程。学了一些皮毛,现在进入实践,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是血汗钱,还是必须要慎之又慎啊,不过早晚都会走出这一步,那就坚定的走出去吧。持续学习、持续研究、持续总结,相信自己还是会有收获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加油吧,菜鸟!!!

这是我的一位知识学员@胥军 近半年来的一些学习心得,刚接触胥军,他表示刚进入股市什么都不懂,乱来,乱买,2015年亏了不少,我知道这亏了不少,应该真的亏了很多,因为我知道胥军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闲聊了一下),之后远离股市。在闲聊中他说看了我的文章之后,突然发现原来公司是可以这样分析的,好像顿悟了,并扬言三到四个月左右会写一家分析类文章给我,我很吃惊,像胥军这种的,以前没接触过价值投资,仅仅三到四月就可以分析一家公司,是很让人感到不思议的,现在已经四个月了,胥军没能承诺他的诺言,为了弥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学习杂感》。《学习杂感》这篇文章,我看到了我自己,当你对价值投资有所顿悟的时候,你要捉住这份灵感,不分昼夜,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大量阅读了有关投资方面的各种经典书籍,大量阅读关于投资分析类文章,直到这份灵感有所消化、吸收。这个阶段是学习最高效的阶段,很多时候我都感恩当年的自己,不过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看了大量的书籍,分析类文章,那时真的没时间,就像高考一样,天天泡到图书馆,没日没夜,为了打开那扇窗--通往价值投资之路。有些东西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你的心在引导着你前进的方向,对商业的好奇,理解商业的真相,是我兴趣最大的来源,价值投资只不过是实现它的方式而已,我们做好我们的研究,很多时候,赚钱就变得顺其自然。《学习杂感》这篇文章,胥军只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让我看到,又一名价值投资的诞生,这是我看到最短的一个,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篇文章,从投资理念到仓位控制再到个人的修行,都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看法,实在是不易。所以说价值投资这条路,信,就一分钟,不信,有些人是一辈子,不用强求,只看是否有无缘分。

作者的心里话:为了写一篇高质量的系列文章,我每天花10小时阅读财报、研报,看了大量的文字、数据,一个星期七天,才能对公司有所了解,每创作一个系列共花70小时,目前已经写了五个月,说实在话,有点点累了,这种累体现在阅读效率的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存储不够,十几二十份年报、研报需要反复阅读,目前一个系列花70个小时已经不太够了,现在已经接近100个小时左右(文章质量太差我不敢写,要么写好一点,要么不写,如果我的系列未来更新变慢了,希望、还请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体谅与理解),我是一个笨的、执着而固执的人,今年的目标坚持一个星期一个系列,提供高质量的文章,不推荐股票,授人以“渔”的方式分享给我的读者朋友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知各位读者朋友们对这样的文章是否喜欢,如果喜欢的话,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高抬贵手多点“在看 ”“转发”,无须打赏(每次我只能自己打赏自己,以安慰、鼓励自己,要不断前进),原创不易,高质量的文章更不易,好文章多多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拜托了

注:目前研究的上市公司有:

1、上海家化     2、爱美客     3、顺络电子   4、永新股份   5、汤臣倍健       6、同花顺 7、恩华药业   8、长春高新  9、双箭股份  10、健民集团  11、东阿阿胶  12、志邦家居  13、北新建材  14、海信家电  15、华侨城  16、国检集团  17、洽洽食品  18、分众传媒  19、百润股份  20、上海机场  21、格力电器  22、万科  23、洋河股份  24、春秋航空  25、新城控股  26、美的集团  27、永辉超市 28、宋城演艺  29、万达电影  30、南极电商 31、中国巨石 32、恒瑞医药 33、恒逸石化 34、隆基股份 35、健帆生物  36、中国中免 37、中顺洁柔  38、欧普康视 39、正海生物  40、涪陵榨菜 41、海尔智家 42、福耀玻璃 43、东方雨虹  44、海康威视 45、东方财富  46、生益科技  47、药明康德  48、伊利股份  49、牧原股份   50、贝泰妮   51、公牛集团   52、安井食品 53、天味食品   54、恩捷股份   55、舍得酒业

其他:

1、财报学习课堂     2、ROE系列    3、十倍股的特征    4、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5、资讯大全    6、资产负债表   7、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8、财务报表要点    9、ROA、ROE与ROIC的区别    10、选股器    11、如何研究公司    12、行业分析大全    13、如何投周期股 14、如何选白马股

可以在我的号对话框里输入对应的上市公司名字,系列文章就会跳转出来。

在对话框回复:电子书

有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查理芒格、邓普顿、大卫史文森、约翰鲍格尔、瑞达利欧、吉姆柯林斯、吉姆罗杰斯、霍华德马克斯、约翰涅夫、苏世民、段永平、邱国鹭、李杰、张磊、王兴、李岳、任俊杰、杨天南、陈光明、洪灏、但斌、萧楠、张坤、冯柳,等等。

我的号致力于企业价值研究,希望球友们能够喜欢、关注、转发

以上只是个人投资笔记,不作为投资依据,如有错误,望其指正,不喜勿喷,仅供参考与交流,请多包涵!点关注!多谢大家支持!@今日话题 @上市公司 @雪球创作者中心

作者:财报是一本故事书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2

全部评论

财报是一本故事书03-31 20:38

是的

一页书1803-30 23:00

其实炒股的大多数人很少有像楼主这般认真去系统地学习的,都是耐不住性子,眼里只有盈亏,静不下心来

财报是一本故事书03-30 22:50

是啊,1万小时定律。

一页书1803-30 22:3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财报是一本故事书03-30 22:09

多谢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