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得目的是想表达用能繁数据去推测去化程度和猪价都是错误的方法,看看评论里大家还是很难跳出这个逻辑黑洞。
那就说点实际的数据吧
1.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4000万整。对应十个月后猪价不会低,可惜2021年9月猪价10块!
2.2021年3月一头母猪1万块,母猪难求,大型上市公司自曝绯闻损失惨重,牧原淘汰带仔母猪一头8000。
可就在三个月后猪价暴跌,市场又突然发现母猪遍地都是,一头只要1500。
3.从2021年3月到6月,猪价从34跌到16,这显然不是十个月前能繁母猪增量引起来的。
用能繁母猪去推测十个月后的出栏量,这显然是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的错误,忽略了养殖户的主观能动性。
当母猪不足时,可以二次育肥,养大猪,精心照顾仔猪,进口冻肉。
当母猪剩余时,又会烤乳猪,杀带仔母猪,无心关注猪只健康,进口加税。
如果不出意外,某一天猪价开始上涨时,突然发现,市场又非常短缺母猪。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希望(SZ000876)$ $天康生物(SZ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