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期市场异动——“28风格切换”的看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89回复:434喜欢:351
短期市场还是比较异动的:10月最后一天银行股的突然放量暴动,直接暴力开启了随后几天的28切换行情,权重板块开始轮番上涨,带动指数不断放量上涨。目前上证指数连续放出巨量,接近12年以来的高点,中小板综创下历史新高,深成综指、中证500等个股指数接近历史新高。在这个比较敏感的点位,我觉得有必要写一长文来梳理一下短期市场的逻辑和运行趋势,记录一下自己当前的判断,就当是留作未来打脸也好。

先从沪港通推迟后的大跌说起,虽然当时从10月下旬开始出现一波回调,但通过近期的走势大家也应该都能看出来了,10月27号金融股因为沪港通延期而跳空低开的大缺口,就是人为舆论刻意制造的一个坑。主要目的是让该上车的上车(我也因此顺便捡了一个便宜,刚好把新增多余的资金用来加仓)。

不过虽然一直在强调配置低估值的权重股,但盘面28分化的程度那么快速,力度那么大也我们未能预料的。自两天前银行放出历史天量后,今天机械和建筑的蓝筹股也放出天量。中国建筑、交建、铁建、徐工、中联等半天成交量已经创历史,虽然说随着全流通+放大杠杆,股市的成交量越来越大可以理解,但短期瞬间达到最高成交量的两倍,这意味着什么?市场短期的逻辑又是什么?

基本上我认为市场短期的逻辑有两点:1.大家翘首以盼的指数牛市开始了,巨量资金开始进场抄底。2.融资余额突破7000亿,随着小盘股估值过高(且多不是融资标的),资金自然流到大蓝筹中。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并且我认为当下行情并不可持续。

首先,虽然目前正在提倡放杠杆,但凡事都有一个极限,按现在这样的融资速度搞,只能加速崩盘(2013年5月22日融资余额为2000亿元,到3000亿元用了80个交易日;从3000亿到4000亿用了125个交易日;从4000亿到5000亿用了92个交易日;而从5000亿元到6000亿仅用22个交易日,最终超过7000亿也不过23个交易日)。先不说券商资本金严重短缺融资余额所剩无几的问题,就说盘面上看,为了维持融资盘的稳定,短期必须各种用题材来维持赚钱效应,所以几乎所有题材都已经炒了2遍了,核电、高铁、港口、军工等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都不知道几轮资金进出了。甚至炒作机械、建筑等低价蓝筹股的时候,因为实在拿不出市场聚焦的题材,多方甚至搬出“官方开始推行马歇尔计划”这一题材,也真够扯的,这是假新闻先不说,关于马歇尔计划其实早就提出来过,结果又怎么样呢,这些年我们对外投资的结果是什么?

其次,从市场运行的逻辑上也说不通。权重股几乎不可能独立大势大涨,单独出现牛市,短期几大权重板块的放量暴涨也是不可持续的。就拿上证指数说,目前经过5连阳,指数接近之前几年的高点,而成交量已经连续5日维持在2200亿上了,上一次这种上证这种成交量和权重股连续涨停的局面还要追溯到2010年10月。现在和当时的行情挺像的,只是当时市场是以煤炭等资源类上涨为主,现在换成了高铁等基建类罢了。10年国庆的这波行情最后证实是被外资做起来的,最后外资在“光棍节11.11”当天成功操纵两桶油涨停,顺利完成其他个股的出货。而当下美国QE退出,大宗商品风声鹤唳,美元指数大涨,资金回流美国,一切似曾相识?

再者,我不认为权重股和小盘股估值的巨大差距(我戏称为“冰与火之歌”)会以大蓝筹牛市,小盘股大跌的极端的方式收场。大概率还是主板和权重指数跌少一些(或横盘),而个股开始一轮大熊市。蓝筹股短期的上涨只是市场风险偏好转变的一次反弹(小盘股资金流出),严重点说现在甚至有加速赶顶的迹象了。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也能明白。常年患病的精神病人今天突然正常了,到底是吃了特效药呢,还是回光返照呢?且不说特效药根本没有面世,就是真有特效药,一天就能见效吗?所以淡定淡定。虽然这话从我这个低位早就建完仓的人口中说出来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毕竟我是低位就建好仓了啊,现在追高蓝筹股的人最需要的是冷静思考,不要因为市场大涨而盲目买入,想一想投资低估值蓝筹的关键是什么?是人取我弃,人弃我取,在行情低迷时低位补仓才是王道,而不是反过来做(当然,追不追高蓝筹和蓝筹高不高估完全是两码事)。至于那些小盘股粉丝转到大蓝筹的墙头草,我只能呵呵了。

最后,不管从市场的各项体制建设,还是经济基本面的角度,牛市都没有出现的基础。市场制度建设上:牛市最重要的拼图注册制还遥遥无期,退市制虽然出来了,但效果存疑(小市值壳股票反倒是彻底疯狂了)。沪港通一再推迟,市场法律体系建设也严重落后,各种上市公司造假层出不穷,违法成本极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这几个月经济数据非常差,但市场处在上涨状态,自然会认为GDP低增长是非常健康的“新常态”,甚至一些认为牛市来临的人,认为经济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就在明年了。但事实上,数据无奈的一次又一次的证伪这种猜想,市场却仍在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自己。虽然我也长期看好中国的经济,但不能否认短期的结构调整阵痛难免,观察一下日韩等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他们的经济和股市都经历过长期的低迷(别的国家股市可以低迷20年,为什么我们股市就不可以长期低迷呢?),更别说我们的结构转型才刚刚开始,怎么可能短期内就成功,我们为什么就能那么乐观?难道一切常识规律放在中国都可以不成立,都可以用“中国特色”4个字来解释吗?(PS.关于经济基本面与股市的关系 以及 无风险利率下降等于牛市这个伪命题,详见昨天转发的中信建投研报:网页链接

当然,无论市场会以哪一种方式运行,都和我没什么关系,牛市也好熊市也好,我会继续一边抱着优质股,手握3成现金等着补仓,一边看大量庄股和妖股好戏上演。

注:或许很多人看到我总是写看空和提示风险的文章,会以为我要不踏空了,要不就是长期熊市思维作祟。首先我想说的是,一直关注我的人应该知道,我仓位一直很高,在国庆前没有新资金注入时,我的仓位一度高达9成多,即便现在也有近7成,而且大部分仓位都是主板的低估值蓝筹,所以根本不存在踏空的说法。至于长期熊市思维,我觉得挺好的。小盘股涨了,我喊风险风险,蓝筹股涨了,我也喊风险风险(虽然现在搞的低PE投资者和成长股市梦率投资者都骂我,我两边不讨好,但又如何?我都不会在意,我还是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多一些怀疑没什么不好的。很多投资大师都强调风险和本金的安全,所以在牛市中保守的他们会跑输市场,更别提那些激进的高杠杆投资者了,但这不妨碍他们长期成为牛逼的投资大师。

最近一本关于交易心理学的书《交易中的心智优势》(Mental Edge in Trading)中说道,希望和自信是交易中最大的敌人。作者杰生•威廉姆斯是交易大师拉瑞•威廉姆斯的儿子。他跟踪访问了50位世界顶级的交易大师后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市场不抱任何希望,同时对自己的头寸(Position)不抱希望,甚至信心不足。同样,在诺夫辛格的《投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一书中,作者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自信与交易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交易的净利润成负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与风险厌恶有关:1.会选风险较高的股票;2.会选分散较低的投资组合。

全部讨论

Elsa20082014-11-04 23:26

湖边微风2014-11-04 23:25

长期控制ipo这么慢的节奏对经济是不利的,二级市场能够兼并重组的好的目标毕竟有限,大部分优质的公司还是愿意ipo,但是放开ipo的控制节奏,创业板的估值必然承受很大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这就需要测试,怎么才能控制住最好的发行节奏,年底前这段时间就是测试过程。我觉得类似房地产市场的降价方式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就是一降到底,年底前宣布明年上半年上市股票的家数,例如300家,给市场吃一个定心丸,这样就能避免创业板,中小板会因为ipo的节奏放开而导致大幅的下跌,造成市场人气的涣散。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25

这文章和判断大盘走势有什么关系?而且谁告诉你价值投资者就不用判断股票趋势了?老祖宗巴菲特不就是一个高抛低吸的高手,忘记了 别人恐惧我贪婪是什么意思了?最后再说一句,我从来没给自己贴过标签,什么价值投资者,都是你这样的人给我贴的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23

哗谁的众,取谁的宠?不就是你这样的人咯~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23

,你对我一定是真爱,只要不是个股研究的文章,您必然出现,吐上两口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21

长文 从不删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21

死就死了,不过要死也是我因为仓位过高跌死的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19

价值at风险2014-11-04 23:19

错了要我是我的事,不是吗?而且我又能有什么风险呢?我又没做空你说呢?

炒股实践2014-11-04 23:18

看好A股未来的最关键逻辑
2014年10月21日 14:55:06 洪榕

每一次熊市或是牛市背后都有其逻辑,我有时也称其为背后的主要矛盾,我创立的”战上海投资哲学”中的第一条就是抓主要矛盾,但这些逻辑或主要矛盾很多是事后去总结人们才恍然大悟。

上轮A股达到6124点的大牛市,事后大家认为最关键的逻辑是: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产业资本做高股价的动力。

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牛市的关键逻辑是: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及允许按揭贷款买房。

历史表明制度变革是催生股市和房市大牛市的关键逻辑和主要矛盾。

这点也算是中国特色。

因为在中国还远做不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制度的桎梏往往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命运。股市可以完全摆脱经济走出7年熊市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要找到中国股市未来走势的关键逻辑,不应该去经济方面找,而应该去制度层面找,这也是我置顶微博所说的,这条置顶微博是我去年底发的,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沪港通是一项制度创新,对A股走牛影响深远,但我认为还不能说是影响股市现在和未来的关键逻辑,只能算是重要因素。

我认为最关键的逻辑是证监会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就类似房地产的按揭买房。

1、融资**增加了买方的购买力,为资金缺乏的A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跃增量资金,目前融资余额已达6700亿;

2、目前仅5大行的按揭余额就超过7万亿,股市融资余额增长空间还非常巨大;

3、券商目前的资本杠杆2倍都不到,而海外券商杠杆均在10倍左右,券商如银行一样赚取无风险巨额利差的时代已经来了,券商的壮大对股市的发展大有裨益,属良性循环;

4、发展融资业务,与国务院要求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非常吻合,发展资本市场与国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战略也非常吻合,所以说政策面还将大力支持券商做强做大;

5、随着股市的走强,赚钱效应的出现,杠杆必将逐步放大,融资与融券的比例也会随着股指的走高发生相应变化,这将**拉长牛市的时间跨度,出现类似美国10年20年的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