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札记——浅谈我分析企业的几个步骤

发布于: Android转发:74回复:39喜欢:482

研究企业既是折磨也是享受,那过程有点像侦探,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去寻找真凶,最像的地方就是思维方式和尊重证据,一个好的侦探一定有一个犯罪天才的头脑,每一个好的企业分析师也必须努力靠近企业家的思维境界,幸运的是企业家不但要想到更要做到,而我们实际上只需要判断“好不好”就够了,而判断一个企业好不好?值不值得介入并持有,是需要我们对企业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持续的跟踪的,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分析股票的模式和偏好。

一,先解读公司的财务报表

为什么我优先选择财务报表?因为财务报表相对于我们能收集到的其他的网络上的数据,要真实和全面的多。我喜欢利用财务报表的指标去初步筛查企业,利用财务报表去判断企业的资产状况,给投资排雷。利用财务报表去理解企业的生意模式,股东股权结构。

1,利用市盈率 市销率 市现率 Roe ROA 经营性现金流 净利润,对企业进行筛选

PE太高的企业排除,市现率太高的企业排除,Roe Roa连年持续走低的企业排除。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常年≤0.5的企业排出,经营性现金流经常为负数的企业排除,

2,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进行涉嫌财务造假的排雷。

对一个公司做了初步的筛选之后,要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理清楚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负债率太高或者是融资成本太高的企业,尽量不碰(房地产行业因为会计记账的特殊性要分类研究),应收账款突然加大,一定要理清楚缘由,是生意模式改变了还是给经销商压货了还是涉嫌财务造假了,要去评估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计算存货周转率,去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以及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查清楚公司可以动用的货币资金(包含银行存款的货币资金基长短期理财产品等)可动用资金能理清楚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查看公司的银行存款及利率。用来判别银行存款的货币资金的真实性或者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是否有挪用公司资金的可能。理清楚非经常性收益对于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财务用来排雷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直观的方法。这里面我重点关注的是应收账款 存货 银行存款 经营性现金流 公司高溢价收购产生的商誉 无形资产 错综复杂的子公司及其关联交易

3,利用应收账款 预收款 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去理解生意模式。

先款后货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应收账款极低,或者没有预收款及高的企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模式应收账款和预收款普遍都不高。先货后款的生意模式,应收账款高企预收款几乎没有,而判断完了生意模式之后,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用来判断公司对于应收账款回款的能力。也能体现出公司销售产品净利润当中的利润现金含量。

4,股权结构以及股东人数的变化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大股东或者高管普遍不持股。如果让我买入,我也没有安全感。还有就是,如果股东人数持续增加或得股东人数一直很高(要对比公司的总市值),那也很难让我有长期持有的动力,散户的力量永远是散的

5,利用无形资产,折旧等去判断会计记账方式是保守正常还是激进

财报当中无形资产会有一个分类,查看分类,我们能查看到企业有没有将研发费用利息费用等费用资本化。费用资本化会摊薄未来的利润,提高当期的利润。折旧这块我们要进行同行业的对比,比如说运输工具,很多企业都喜欢用5~8年,有些企业会是10年,也有些企业喜欢4年的。房屋房产大部分企业都是30~50年。保守一点的公司会用20~30年,激进一点的会用50年。通过费用资本化和折旧的年限,我们能判断会计计算方式的保守与激进。

6,查看应付款类目,判断企业在上下游产业连当中的地位

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当中,负债项目类的应付账款常年都高,这类企业很多都是因为有极强的信誉度。在上下游产业链当中有极强的行业地位。这种企业往往极其的强势。格力电器 苏宁易购就是这个类型的。

财务报表的解读是一个全面的,连贯的过程。首先我可能是粗略的看一遍。其次,我会带着问题再去看一遍。再次,我们要把连贯的财务数据给理清楚,才能更详细的解读公司。

二,公司与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

利用财务对公司进行初选 排雷 理清生意模式,不符合的排除之后,对于符合的企业我们在从各个方面,跟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

1,在同行业之间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及估值有没有优势?

2,公司的产品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专利有没有壁垒?品牌优势?

3,公司在行业当中的地位?产品在行业当中的定位 定价,市场占有率?

4,行业的深度与宽度,行业的天花板,产品的可替代性,行业门槛。

对一个行业进行分析,去理解行业的宽度深度天花板,从而去判断市场空间。利用产品 市场占有率 定价 品牌优势去判断公司在行业当中是否能脱颖而出?类比同行业之间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估值确保优中选优。

三,分析公司的劣势,风险因素

任何一笔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拾起的都是概率与赔率。再好的企业它都有弊端。而作为投资者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将公司的风险因素做一个评估。

1,利用三张表再结合市场规律,对财务真实性做一个辨别。

2,从公司的日常公告,财务的计价方式(是否激进?)针对喜欢收购的企业,企业的收购模式是否跨行业或高溢价,对管理层进行一个综合打分。

3,判断行业空间以及公司成长性,是否高确定性

4,在同行业中企业的劣势处在哪里?品牌?管理层?渠道?规模?还是产品性能?

5,公司的资产情况是否会给公司带来风险?

6,行业竞争格局是否趋于垄断,或者是进入白热化状态?

7,行业门槛,如果无行业门槛的行业高毛率必然带来过度竞争。那我们就需要分析公司是否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了。

8,公司管理层的优劣,有无责任感,通过公司过往的一些事情,判断管理层的责任感,还好理解一些。但是管理层的优劣确实是一个高难度事情。管理层,我个人认为只能评估保守 平稳 激进之分。

分析公司是一定要将公司的劣势 缺陷 不足之处给理清楚,因为相对于盈利,资金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四,理清楚公司的优势所在,选择这个企业的原因。

我们选择买入并持有一个企业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低估,要么是高成长,要么就是高确定性。要么就是拥有让我们放心的管理层。要不就是技术拥有垄断地位从而产生行业壁垒,要不就是行业空间极大,且渗透率低。要不就是公司拥有品牌优势从而形成强大的护城河。

1,估值合理或者偏低,再好的企业,高估买入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赚取利润。

2,拥有高确定性,拥有高确定性的企业并不一定能带来高回报,高确定性容易产生估值的高溢价。但我们如果在估值合理或者略微偏高的情况之下介入,同样也能给我们带来资金的高安全性。

(这也是我选择宋城演艺的原因,宋城演艺千古情项目,就是具有高确定性和可复制性)

3,企业行业所在空间要高,竞争的赛道要宽

如果行业空间被锁死了,企业很难从中突围的。A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涨起来的时候容易产生行业轮动。而高天花板的行业也特别容易产生多家优秀的公司。例如消费品行业当中的白酒板块,贵州茅台 五粮液 洋河股份。白色家电的格力电器 美的集团 食品消费领域的涪陵榨菜 海天酱油 医疗行业的恒瑞医药 云南白药 片仔癀 。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这些都是从极高天花板行业当中走出来的成功的案例。

4,企业是否拥有护城河?

狭义的解释护城河可能就是专利,包含绝密配方(例如云南白药 片仔癀)等等,行政垄断(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石油,国有银行)等等,如果以狭义的护城河去理解,我觉得我们会排除绝大多数的股票了,那么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意义就不大了。我更喜欢理解为广义的护城河,例如品牌优势 渠道优势 规模优势 技术优势 拥有护城河的企业在竞争当中往往比较容易脱颖而出,而且竞争对手也很难对这个企业产生本质的动摇。拥有这四大优势,往往决定公司的产品的成本更低,售价更高,在同行业当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5,产品的口碑,公司售出去的产品是否有后续源源不断的服务费?或者产品是重复消费的。

产品的口碑以及产品的重复消费或者是售后拥有源源不断的服务费会决定公司未来的净利润增长,或者现金流的持续流入。产品的质量口碑会决定企业的可持续性。后续的服务费能决定利润的增长以及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例如是视频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产品卖出去能赚一笔钱,后续的云视频储存,每月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而重复消费,能使产品源源不断的售出,这类企业的天花板往往极高,消费板块 医疗板块 食品等等。这些行业都是极易产生大牛股的

6,,管理层的能力 格局 制度 责任感 企业家精神。

行业空间能决定企业的深度,长度,但管理层决定的是企业的高度。

五,低估 确定性 成长性评估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平衡点或者侧重点。

要想在这个市场上找到绝对低估和高确定性高成长性的企业,是几乎不可能的。往往高确定和高成长性的企业,估值都极高。或者估值低的企业,成长性往往不高,或者是确定性不足。聪明的承担风险,研究企业就是为了提高概率与降低赔率。而选择和持有一个企业,必须要找到这三者的平衡点或者是侧重点。在这里我插播一下我个人的偏好。我目前持有和关注的公司有三个。分别是浙江美大宋城演艺再升科技。我选择浙江美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高成长性,同时行业具有宽度和深度。选择宋城演艺的原因,是因为它有高确定性和品牌优势,特别是千古情异地复制的成功的高确定性。选择再升科技的原因,是因为成长的确定性以及行业壁垒。有可能别人会问我为什么都是小盘股或者是中小盘股。其实我不是不喜欢大盘蓝筹股。在16~18年的时候,我的持仓也大部分是以大盘股为主。其中重仓的是恒瑞医药山西汾酒。但行情走到现在,我个人觉得,大盘蓝筹股或者是白马股的估值已经不太适合我这种偏好了,风口迟早会吹向优质小盘股的。

每个人研究股票的方法不尽同。但我相信,研究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在这里我仅仅是分享个人的方法 步骤和偏好,希望不喜勿喷。

$浙江美大(SZ002677)$$再升科技(SH603601)$$宋城演艺(SZ300144)$@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如何分析公司# @无智名2018 @慢跑者397 @杜小东

精彩讨论

无智名20182019-07-14 18:47

读这篇文章,能感受到听大对投资是真爱啊看听大的文章,会引发我许多的共鸣,恰巧今天周末,一则陪家人出去到处逛逛,二则顺便还可以到处看看,草根调研一番。中午吃饭时间回复了一下帖子,下午回来睡了个大懒觉,现在有空好好回复听大的雄文。

关于研究企业就像侦探的过程,这个比喻非常贴切,个人表示高度赞同。在此,我非常乐意引用巴菲特那句话著名的双关语来表达我对投资的一点理解:“我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家,因为我也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因为我也是一个投资家。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策。”
刘建位曾经评论说:大部分人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投资家,只在一方面擅长。而巴菲特既是投资家又是企业家,两手都很硬,这种独有的交叉性经验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巴菲特并非生下来就同时具备这两种才能,他的才能也并非是一下子获得的,而是一步一步逐渐进化的:他先是小企业家,然后成为投资家,再成为既通过股市投资企业又在股市外收购企业的投资家加企业家,而且通过保险业务创造的巨大现金流把股票投资和收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投资策略进化到一个新阶段,他的财富也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最终成就了世界首富的惊人财富传奇。

巴菲特的这句话,真诚又深刻地道出了他成功投资的秘密——就是以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双重眼光来看待企业分析,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是伴随着他的经商与投资一同成长起来的,他自身既是企业家,同时也是投资家,因此对于企业分析,他天然的具有双重的视角——企业家和投资家的眼光如果不是决然不同的、那也是大不相同的,站在企业家的视角看待企业,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长治久安就是企业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对于投资家而言,这笔投资是否安全、是否有利可图则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两者综合,也就构成了投资界鼻祖格雷厄姆先生所著《证券分析》投资的三大基石的其中两大核心:企业原则和市场先生原则,这两大核心共同构建了格雷厄姆多德式投资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基石——安全边际。这三大原则共同构建了价值投资这座宏伟投资体系大厦的基石!
听大的这篇雄文也一样,强调投资首先是作为一位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宏观分析师,也不是趋势分析师,更不是什么股票分析师,我们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看待企业,尽管我们本身并不实际经营这家企业,但是我们设身处地的尽量站在老板的角度,最少也要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经营管理,看待企业经营的过程和结果,尽量全面而客观,如此我们起码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陷入老板或者管理层本就想方设法想避开的难题。
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显然要比企业老板、管理层更自由和超然,我们可以静静地站在旁观仔细观察,等待好球的出现再出手打击,投资者拥有绝对的主动性优势,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永远不会被三震出局的规定所威胁,我们可以耐心的等待好球出现在最佳的击球区再去击打它。
分析企业的思路和方法很多,但是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就是透过收集的各种资料、信息,经过挑选和加工留下一些可靠的资料,然后再进行客观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最终的目的就是透过这些分析,期望通过研究这些数据、资料所展现出来的经营成果来洞察成功企业背后的逻辑,这背后的逻辑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东西,也是最难以客观、可靠的得到的东西,唯有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求索,不断的进化,以求慢慢能够大概率的接近真实。
而这,也仅仅是完成了巴菲特所言投资中两门重要课程中的一半——分析企业而已,另一半,理解市场,也同样至关重要,如非如此,也难以获得相对满意的回报。
回到听大的侦探比喻,分析企业确实如此,他如破案一般“既是折磨也是享受”,步步惊心,却也极度引人入胜

全部讨论

南港湾2020-03-28 12:47

楼主写得很不错

阿Ltcm2020-03-11 08:55

开个组合哟

水处理2020-03-09 06:48

清风乱翻2019-10-12 14:06

“聪明的承担风险,研究企业就是为了提高概率与降低赔率”,“而选择和持有一个企业,必须要找到这三者的平衡点或者是侧重点(低估,确定性,成长性)”,很好的见解。我想再加一条:构建组合时不仅考虑“我喜欢”,还要考虑“市场(将来)喜欢”。

专注极致12019-07-22 15:55

企业框架

遇见黑天鹅2019-07-19 18:40

狼和羊,在于故事讲的不同罢了

Amtf阿弥陀佛2019-07-18 06:53

我选企业的标准:伊利、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龙头医药股!

阳光aaaa2019-07-18 00:12

不错

太阳花ysc2019-07-17 07:54

透彻

正好投资2019-07-17 05:02

研究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收益,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