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化工 怎么能搞到成本为负数:收购员工股权激励股,价格3.57元,历年分红,适度T。中泰化学比较差,没有搞过股权激励$中泰化学(SZ002092)$
2019 年中国占全球纯碱产能 46%,纯碱市场以区域市场为主。2019 年全球纯碱产能在 7200 万吨附近,其中中国产能 3287 万吨,占比 45.6%,为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地区,其他主要的产能区域包括美国 1360 万吨、土耳其 570 万吨。
历史上纯碱价格在 1200-2500 元/吨之间波动,多数时间集中在 1400-2000 元/吨,单吨产品的价值有限,纯碱产品销售半径基本在 500 公里以内,因此纯碱市场以区域市场为主,过去几年我国纯碱进口量不到 30 万吨,占消费量比例 1%左右。
下游玻璃需求约占国内纯碱需求量 70%左右。全球及国内纯碱下游最大需求均为玻璃,其中国内纯碱下游需求玻璃合计占比约为 70%,包括浮法玻璃 40%、玻璃包装容器 13%、日用玻璃制品 5%、光伏玻璃 5%、玻璃纤维 2%,其他下游还包括泡花碱 5%、小苏打 4%、味精 3%等。
浮法玻璃下游 70%用于房地产,20%用于汽车,因此地产开工竣工和汽车销量是浮法玻璃需求主要推动力,每吨玻璃消耗纯碱 0.2 吨。光伏玻璃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面板,由于目前国内光伏玻璃供应短缺,在建产能众多,光伏玻璃是今后两年纯碱需求增量的重要推动力。
纯碱需求中浮法玻璃平稳增长,光伏玻璃增速最高,重质纯碱下游增速高于轻质纯碱。我国纯碱整体需求平稳增长,但下游各产品需求增速分化。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2019年我国纯碱主要下游产品中,占比最大的浮法玻璃平稳增长,过去 5 年复合增速 2.9%,光伏玻璃增速最高,复合增速接近 12%。
此外,重质纯碱需求高于轻质纯碱,部分轻质纯碱下游出现同比下降,包括洗衣粉、三聚磷酸钠等,味精、小苏打等产品保持 6%-7%稳定增长。
地产竣工及汽车销量复苏预计将继续推动明年纯碱需求。2018-2019 年,我国地产竣工与新开工同比增速存在明显差异,预计后续有竣工跟进的需求。2020 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国内地产开工竣工均受到冲击,但后续疫情可控后恢复迅速,我国房屋竣工面积累积同比增速从年初-22.9%恢复至 11 月-7.3%。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地产组观点,预计 2021年我国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 2% 和 6%,明年地产竣工有望同比正增长,浮法玻璃需求提升将推动上游原料纯碱需求。
我国汽车销量经历过去两年同比下降,2020 年 4 月份以来乘用车销量同比恢复增长,行业持续复苏。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组观点,预计 2021 年我国乘用车同比销量增速将在 15%,预计将推升车用玻璃需求复苏。
光伏玻璃需求增长将是今后两年纯碱行业重要增量。伴随全球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日趋提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成为市场热点,我国及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提升。光伏发电需求快速增长,推升上游光伏玻璃等需求提升,近期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近期行业内出现用超白浮法玻璃替代超白压延玻璃的需求,进一步推升玻璃产品价格涨至历史高位。
预计 2021 年光伏玻璃及浮法玻璃对纯碱需求增量在 190 万吨附近,较 2020 年需求量增速约 7.3%。
纯碱其他下游需求占比较小,增长部分和下降部分对冲,仅考虑平板玻璃对纯碱需求增量,预计 2021 年行业需求增速在 7.3%附近。此外,由于主要增量为玻璃贡献,原料为重质纯碱,预计行业内重质纯碱好于轻质纯碱的情况明年将维持。
目前国内纯碱行业氨碱法和联碱法是主流,约占国内供应量 94%。目前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其中氨碱法和联碱法属合成法制碱。在美国等天然碱富集的国家主要以天然碱法生产纯碱,而在中国、印度等天然碱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纯碱生产以合成法为主。联碱法和氨碱法产能占比不相上下,天然碱法由于受到矿产资源的影响,在国内占比份额较小。具体来看 2019 年国内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生产工艺比重大致分别为 46.5%、47.6%和 5.9%。
★竞争格局
纯碱行业供应端较为分散,共 41 家企业,100 万吨以上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 55%。目前国内纯碱行业生产企业较为分散,2019 年我国纯碱企业总计 41 家,其中产能大于 100万吨的企业共 11 家,合计产能 1805 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 54.9%。
国内供给侧改革之后,纯碱行业准入门槛提升,行业开工率处于高位。过去 10 年我国纯碱行业呈现周期性运行特征,2012 年行业产能过剩局面逐步显现,行业平均开工率一度下降至 70%以下,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出现亏损。2014 年纯碱行业开始淘汰落后产能。2015 年国内供给侧改革之后,我国纯碱行业产能减少 275 万吨,4 年来首次扭亏为盈,去产能成效初显,产能利用率较上年提高 8.5 个百分点至 89.9%。近三年,国内纯碱产能变动较小,平均产能利用率在 87%上下,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19 年我国纯碱行业开工率在 88%附近。
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冲击影响,预计 2020 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至在 82%附近。
未来 2 年预计我国纯碱规划产能 180 万吨,产能增量 5.4%,预计行业维持供需偏紧。未来纯碱行业产能增速将放缓,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联碱法副产氯化铵进入下行周期,联碱法产能降负荷。第二,按《纯碱行业准入条件》限制,扩产门槛较高,产能扩张受限。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未来 2 年国内纯碱行业规划新建产能 180 万吨,两年合计产能增速仅5.4%。远期远兴能源有约 800 万吨天然碱规划产能,其中一期 360 万吨预计 2023 年投产,在此之前预计国内纯碱行业将维持供需偏紧格局。
玻璃-纯碱价差高位,纯碱库存回落,行业景气再次回升。今年在玻璃行业旺盛需求下,玻璃价格一路走高,目前玻璃-纯碱价差达到 650 元/吨附近,为过去 5 年最高水平,推动纯碱行业需求提升。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纯碱行业库存高位,最高水平接近 170 万吨,年中在玻璃需求推动下,行业库存降低至 50 万吨附近,9 月份之后由于行业开工率提升及轻质纯碱需求一般,纯碱行业再次累库。12 月上旬以来,在光伏玻璃等旺盛需求推升下,纯碱行业再次进入景气回升阶段。
★三友在行业内情况
公司纯碱制造费用稳定,成本受原料成本影响。过去 3 年公司纯碱成本在 940-1010元/吨之间窄幅波动,其中人工成本在 50元/吨附近,制造费用 210-230元/吨,主要变动来自原材料价格变动。每吨纯碱需要消耗 1.5 吨原盐,公司纯碱材料成本与原盐价格正相关。
公司纯碱成本在合成碱中略有优势。在我国纯碱行业供给中,天然碱由于资源禀赋特点具有天然的低成本优势,但由于我国天然碱矿相对有限,目前国内天然碱产量占比仅约为 6%,国内纯碱供应大头仍为合成碱法。
三友化工在合成碱同行业公司中略具有成本优势。依托“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及浓海水综合利用等优势,三友成本优势明显;产品散装化率、重质化率以及低盐化率三项指标均居行业第一位,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三友”牌纯碱为中国驰名商标。以 2019 年数据为例,三友化工纯碱平均成本 1000 元/吨,主要同行业公司山东海化 1163 元/吨,金晶科技 981 元/吨,和邦生物 1002 元/吨,双环科技 1228 元/吨(和邦生物、双环科技联碱法成本将副产氯化铵扣除)。公司成本为几家同行业公司中成本较低,仅略高于金晶科技,后者由于具备纯碱-玻璃一体化布局,产业链协同降低部分成本。
公司当前拥有纯碱产能 340 万吨(权益 286 万吨),产品市场占有率约 12%,国内规模行业领先。纯碱产品价格每上涨100 元/吨,预计贡献公司业绩增量 2.1 亿元,对应 EPS 为 0.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