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爆发前夜的的维亚生物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6喜欢:19

这里发表的文章属于本人投资理论学习心得和投资实践中的体会,是个人投资途中的足迹,不构成投资建议,他人勿据此入市。


疫情期间,医药股表现抢眼,其中CRO板块更是涨势喜人,但同属CRO板块的维亚生物股价却不瘟不火,不仅与同板块的其它股反差很大,与其自身业绩也很不相称。那么,维亚生物股价不涨究竟为何?它还有没有投资价值?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我眼里维亚生物属于三好生:好行业,好公司,好股票。

         背景


CRO发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同第三方检测一样,CRO的兴起是效率革命的产物。新药研发最初是药厂干的活,但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成功率很低,大约0.01%~0.02%,并且存在专利时限,往往药品生产企业化巨资研发成功一款新药,尚未收回成本,便己到专利时限,受到一批仿制药的围攻。CRO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加快药品上市速度,减轻药品生产企业负担,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未,CR0经历了一轮发展,并购,扩张,从而走出现了一批全球化的行业大块头。

   药物研发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而且是高精尖人才集密型,即便因CR0的存在效率大大提高,但人工开支仍十分巨大。于是行业巨头开始世界范围内积极寻求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劳动力低廉和受试人口充足是发展中国家CRO兴起的缘由。
    

      国内CR0起步较迟,1996年国内出现第一家外资(美国)投资建立的CRO公司,1997年跨国CRO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同年,国内首家合资 CRO 机构——北京凯维斯成立;2000-2014 年处于爆发阶段,跨国制药企业在国内陆续成立研发中心,国内CRO企业陆续设立;2017年至今出现一波上市潮。


相比欧美,囯内药品研发基础薄弱,到目前为止,仍以仿制药为主。国内CRO行业的上市企业是以服务欧美药企成长起来的,眼下的业务重心仍放在欧美地区,特别是美国。不过变化正在发生,  2015年CFDA出台的药效一致性评价政策,2019年医保局的4+7集采政策,都对国内药品研发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好行业,新蓝海

一、CR0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2017 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支出总额为 1651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收入比例为 13.7%,预计2022年将达到2024亿美元。
         与美国相比,国内药品研发费用占药品销售总额的6.8%,是美国的15.2的一半不到;其绝对值143亿美元,是美国704亿美元的五分之一。两者差距巨大,这也反应了国内市场潜力大。


   二、国内CRO市场被激发,正在加速发展
       政策对国内药企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两个节点,一是2015年CFDA出台的药效一致性评价政策,二是2019年医保局的4+7集采政策。前一事项对药效临床评价类CR0有积极提升作用,而后者则推动药企更加重视创新药,对CRO全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三、国内CRO行业集中度低 优质企业
盈利高

        国内CRO行业有500多家,TPO10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仅 40%,集中度较低,排名前3的企业分别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6.4%、6.1%、4.4%。收入规模位于10亿以上、1000万-5000万之间、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分别为0.38%、22%、65%。按2017年维亚生的营业额推算,市场占有份额连1%都不到。


2017年国内已上市的25家CRO企业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10亿、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22%。平均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3%、16%。其中金斯瑞毛利率接近70%,药石科技昭衍新药、中美冠科和凯莱英等企业的毛利率也超过 50%,处于较高水平。

五、细分赛道高速发展,收益率高

      2017 年,国内CRO市场规模约42亿美元,其中,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分别为36亿、6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分别达110亿美元、35亿美元。国内整个CRO市场规模将近150亿美元,年化增速28%,明显高于全球增速 11%;其中国内生物药物增速 42%,大幅领先化学药物增速25%。

好公司,好生意

一,公司属于中小企业,有发展潜力
二,生意模式好,不存在压货,赊账,公司现金流良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三、创新管理模式,以服务换股权发展模式前景光明。公司运营实行双轮驱动,即CFS(服务换现金)+EFS(服务换股权)。在外人眼里,EFS属于风险投资,所以股价上不去。但在管理层眼里,服务换股权是公司经营创新,是竞争优势。药品研发投入大,成功率低,把许多缺乏资金的个人研发者挡在门外,而EFS恰好击中这个痛点。所以在我眼里,EFS是竞争优势,不是缺点。
四、风险投资领域有先发优势。药品研发周期长,成功率很低,外行进入这个领域风险很大,即使行业内对这个模式也有分歧。新药研发周期为3-5年,以服务换股权模式从尝试到取得成功,也需要3-5年时间,所以当这个模式取得成功,为人模仿时,时间已过去6-10年,因此,维亚生物在这方面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
三,领导层有野心,做大做强的冲动
。公司管理层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进行收并购,进来外延式扩张。董事长毛晨还表示,要利用上游优势,顺流而下。公司除了上海总部,还在嘉兴、成都、杭州设立了孵化中心,并正与台州的一家制药厂洽谈合作。


四,在结构发现领域有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维亚生物拥有4大核心技术:SBDD平台(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FBDD平台(基于片段的药物研发)、ASMS筛选平台(基于纯化靶蛋白的亲和力选择质谱筛选技术)及膜蛋白靶向药物研发平台四个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维亚生物为专注于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的世界顶级品牌临床前阶段药物发现服务供应商之一。

        位于上海张江高科的上海辐射光源(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检测高分子生物药蛋白结构的锐器, 维亚生物自2016年至2018年在上海光源使用了超过67%的平均工业光束时间,研究过超过1,000个独立药物靶标,向客户交付约9,500个独立蛋白结构。显示在中国药物靶蛋白结构研究的领先地位。

五,业内口碑良好,
     集团已为全球十大制药公司(按2018年收益计)中的九家以及全球数百家生物科技公司及研究院所(包括名列「FierceBiotech Top 15 Promising Biotechs」的23家公司)提供药物发现服务。


2019“未来医疗100强”大会,维亚生物荣获澎橙奖“年度企业领袖TOP10(”由动脉网, 蛋壳研究院主办)

CRO创新科技TOP10。
动脉澎橙奖“年度企业领袖”


六、客户忠诚度高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为107名、117名及152名客户提供服务,而自回头客户所得的收益占于该等期间总收益分别69.6%、88.5%及81.0%,说明老客户对维亚服务的认可。


七、现金流、负债和商誉
    公司2019年9月份刚上市,目前手里握有大把上市筹集的资金,今年二月刚发了1.8亿美元可转债,因此公司现金流充沛。除可转债外,公司没有其它负债。公司有扩张并购打算,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动作。

好价格

维亚生物当前股价4.64港币,市盈率24,(截止发稿,维亚生物当日涨幅逾5%)。



不足

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二方面:
一是体量太小(73亿港币),在资本市场容易受到冲击。
二是公司EFS(服务换股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有待验证,这是阻挡投资者脚的一道坎。

总结:在整个国内CRO行业,维亚生物只是一个小个子,但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却是老资格,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生物创新药领域是一片蓝海,在今后5--10年,该领域内的企业都有希望活得很好。从当下看,维亚生物下跌空间很小,上升空间很大,是一只确实性很大的标的,值得下重注。


文献引用

1、港股解码:行业整合者如何担当火车头重任
2、尊嘉金融:新股申购分析:来自上海的领先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维亚生物
3、港股解码: 如何看成长型CRO维亚生物的核心竞争力(论及细分行业竞争格局)    
4、财经豹社:分析国内医药生物CRO行业情况,寻求行业投资机会
5、 亿欧大健康(作者:王艳莹):弱冠之年CRO的新挑战

全部讨论

BenYe20192020-07-07 15:28

写得挺好的啊,今天才关注到这个公司,很有意思的模式

股市配置资源2020-06-26 07:37

维亚生物

投知逻辑2020-05-13 16:56

$维亚生物(01873)$ 尾牙开启双击之旅。

长阳岛主2020-05-12 23:33

efs是双刃剑吧,如果一级市场下行,那么整体压力还是蛮大的。

当然主业订单很好

远山d9r2020-05-12 18:55

关键是不了解EFS的服务对象是如何筛选的,或者说这些对象是怎样的。我猜想这部分对象与CFS或许不同,CFS的对象可能只需要提出要求,比如想要一个作用于某个靶点的药物,然后CRO就从候选库里选一个出来,再进行优化。而EFS对象手里可能有一个先导物,苦于没资金进行优化l,同时又缺乏经验对产品能开发成功缺乏信心需要寻求外部帮助。

投知逻辑2020-05-12 15:09

$维亚生物(01873)$ 我认为EFS具有可持续性,而且能够拓展战略视野。但是这需要一段时间来获得市场的认可,只要尾牙业绩稳定成长,爆发的到来也不会太久。